通常指相对于耳针、鼻针、头针等局部器官的针刺疗法而言,实即传统的针刺疗法。
①外感之寒邪。因寒邪袭表,阳气不得宣通透泄,出现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身痛、脉浮紧等症。②指体表阳气不足,形寒怕冷的证候。《素问·调经论》:“阳虚则外寒。”
病名。即下搭手。见该条。
见《植物名实图考》。为铁线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本草纲目》。为鼠妇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九疸之一,见《诸病源候论·黄病诸候》。由饮食过度,醉酒劳伤,脾胃有瘀热所致。症见身面发黄,胃热饮水多,治宜秦王散等方。《辨证奇闻》载述肝疸由肝气郁结,湿热不散引起。症见面目四肢尽黄,而以两目为甚
见萧步丹《岭南采药录》。为磨盘草之别名,详该条。
指药物的气味性能之猛烈程度最轻者。《素问·五常政大论》:“小毒治病,十去其八。”
火罐放入水(放在药液中者称药罐)中煮沸应用,故名。使用时,将罐子颠倒用镊子挟出,用折迭毛巾紧扪罐口,吸去水液,趁热吸附于穴位或病痛局部皮表。参见水罐法条。
见《本草正义》。即浙贝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