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急本草条。
病名。出《疡医大全》卷十九。即手丫发。见该条。
骨名。即趾骨。左右共28块,较之指骨粗短。
见《鸡峰普济方》卷十八。即石苇散第一方,见石苇散条。
【介绍】:参见徐锦条。
【介绍】:明代医家。字公辅。江苏武进县人。因父病学医。当地疾疫流行时,他不避危险,救治病人,且不取报酬,效果亦好。著有《杏园医案》一书,已佚。
见《上海常用中草药》。为豨莶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五脏水肿病之一。指脾阳虚困,不能运化水湿所致的水肿。《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脾水者,其腹大,四肢苦重,津液不生,但苦少气,小便难。”参见水肿、十水条。
见《中国药用植物图鉴》。为虎杖之别名,详该条。
指血从腘窝(委中穴处)流出。《证治汇补·胸膈门》:“有膝脘后委中穴,搔之血出不止,谓之腘血。此肾与膀胱虚热也。”《杂病源流犀烛·诸血源流》:“有腘中出血不止,乃血虚者,宜十全大补汤。”参见肌衄、毛窍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