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丁香枝

丁香枝

《中药大辞典》:丁香枝

药材名称丁香枝

拼音Dīnɡ Xiānɡ Zhī

出处《纲目》

来源桃金娘科植物丁香

功能主治《纲目》:"治一切冷气,心腹胀满,恶心,泄泻虚滑,水谷不消。"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2钱;或入丸、散。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丁香枝

药材名称丁香枝

拼音Dīnɡ Xiānɡ Zhī

英文名Clovetree Twig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

来源药材基源:为桃金娘科植物丁香的树枝。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yzygium aromaticum(L.) Merr.Et Perry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切段,晒干。

原形态丁香,常绿乔木,高达10米。叶对生;叶柄明显;叶片长方卵形或长方倒卵形,长5-10cm,宽2.5-5cm,先端渐尖或急尖,基部狭窄常下展成柄,全缘。花芳香,成顶生聚伞圆锥花序,花径约6mm;花萼肥厚,绿色后转紫色,长管状,先端4裂,裂片三角形;花冠白色,稍带淡紫,短管伏,4裂;雄蕊多数,花药纵裂;子房下位,与萼管合生,花柱粗厚,柱头不明显。浆果红棕色,长方椭圆形,长1-1.5cm,直径5-8mm,先端宿存萼片。种子长方形。

性味味辛;性平

归经归脾;胃经

功能主治理气散寒;温中止泻。主脘腹胀满;恶心;泄泻虚滑;水谷不消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或入丸、散。

各家论述《纲目》:治一切冷气,心腹胀满,恶心,泄泻虚滑,水谷不消。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谷精草

    《中国药典》:谷精草药材名称谷精草拼音Gǔ Jīnɡ Cǎo英文名FLOS ERIOCAULI别名耳朵刷子、挖耳朵草、珍珠草、鼓槌草、衣钮草、谷精珠[头状花序]来源本品为谷精草科植物谷精草Erioca

  • 马尿泡

    《全国中草药汇编》:马尿泡药材名称马尿泡拼音Mǎ Niào Pào别名羊尿泡来源茄科马尿泡属植物马尿泡Przewalskia tangutica Maxim.,以根入药。秋季采挖,

  • 裸茎金腰子

    药材名称裸茎金腰子别名亚吉玛[藏语]来源虎耳草科裸茎金腰子Chrysosplenium nudicaule Bunge,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青海、甘肃、云南、新疆、西藏。性味微苦,寒。功能主治利胆,止

  • 疝气草

    药材名称疝气草拼音Shàn Qì Cǎo别名双肾草、对对参、四块瓦、一面锣来源药材基源:为兰科植物落地金钱的块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abenaria aitchinsonii Reichb.f.[

  • 法罗海

    药材名称法罗海拼音Fǎ Luó Hǎi别名发罗海、法罗梅、土川芎、法落海、法落梅、骚独活、红独活、白独活、小独活、红法罗海、臭法罗海出处法罗海始载于《滇南本草》,云:“产东川。叶似黄莱缚,根有菊花心。

  • 雀瓮

    《全国中草药汇编》:雀瓮药材名称雀瓮拼音Què Wènɡ别名黄刺蛾[成虫名]、枣刺蛾、刺毛虫、洋辣子、天浆子、枣八角来源昆虫纲鳞翅目刺蛾科黄刺蛾Monema flavescens

  • 疳积药

    药材名称疳积药拼音Gān Jī Yào别名食疙瘩(《贵州草药》)出处《昆明药植调查报告》来源为唇形料植物腺花香茶菜的根。秋季挖根。性味涩,温。功能主治健脾利湿,镇吐理气。复方①治上吐下泻:食

  • 水底龙

    药材名称水底龙别名水底蜈蚣、顽纠占[傣]来源天南星科岩角藤属植物岩角藤Rhaphidop hora hongkongensis Shott,以全株入药。全年可采,鲜用或切片晒干。性味淡,凉。功能主治活

  • 甜茶藤

    《全国中草药汇编》:甜茶藤药材名称甜茶藤别名田婆茶来源葡萄科甜茶藤Ampelopsis cantoniensis (Hook. et Arn.) Planch. var. grossedentata

  • 中南星

    药材名称中南星拼音Zhōnɡ Nán Xīnɡ别名土半夏来源天南星科中南星Arisaema intermedium Blume,以块根入药。生境分部西藏察隅、波密等地。性味辛,温。生者有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