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三叶罗伞

三叶罗伞

药材名称三叶罗伞

拼音Sān Yè Luó Sǎn

来源药材基源:为五加科植物三叶柏那参的茎或茎皮。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rassaiopsis tripteris (Levl.)Rehd.[Heptapleurum tripteris Levl.]

采收和储藏:全年或秋、冬季采茎、亦可剥取茎皮,洗净,切片,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有刺矮灌木,高约1m。掌状复叶;叶柄长8-11cm,无毛或有刚毛;托叶与叶柄基部合生,先端分离为2裂片,渐尖头;小叶3,稀2或4,纸质,倒卵状长圆形,长8-16cm,宽2.8-6cm,先端渐尖,基部渐狭,两侧的歪斜,边缘有刺状细锯齿,两面无毛;侧脉5-6对,两面时显,网脉不显着。圆锥花序小,顶生,花序轴疏生白色柔毛,近基部被刚伏毛;伞形花序直径约2cm,总花梗长2.5cm,疏被白色柔毛;苞片卵状三角形,先端渐尖成刺状;小苞片线形,长约2mm;小花梗长5-8mm,纤细,疏被白色,柔毛,基部丛生白色长柔毛;花萼无毛或疏被白色短柔毛,5齿,齿三角形;花瓣5,反折,无毛;雄蕊5;子房2室,花柱合生为短柱状;花盘隆起成半球形。花期11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密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贵州、云南。

性味微苦;性温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止痛。主风湿痹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瓣蕊唐松草

    《中药大辞典》:瓣蕊唐松草药材名称瓣蕊唐松草拼音Bàn Ruǐ Tánɡ Sōnɡ Cǎo别名花唐松草、马尾黄连、肾叶唐松草(《河北中药手册》)出处《河北中药手册》来源为毛茛科植物

  • 地胆

    《全国中草药汇编》:地胆药材名称地胆拼音Dì Dǎn别名圆胸地胆来源昆虫纲鞘翅目芫菁科圆胸地胆芫菁Meloe corvinus Marseul,以全虫入药。生境分部东北。性味辛,热;有大毒。

  • 银箔

    《中药大辞典》:银箔药材名称银箔拼音Yín Bó别名银薄(《药性论》)。出处《本草蒙筌》来源为用自然银锤成的纸状薄片。原形态自然银,又名:生银(《开宝本草》)。等轴晶系。晶体呈八面

  • 川木香

    《中国药典》:川木香药材名称川木香英文名RADIX VLADIMIRIAE别名木香、铁杆木香、槽子木香来源本品为菊科植物川木香Vladimiria souliei (Franch.) Ling或灰毛川

  • 棕榈根

    药材名称棕榈根拼音Zōnɡ Lǘ Gēn别名棕树根来源药材基源:为棕榈科植物棕榈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rachycarpusfortunei(Hook.)H.Wendl.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挖

  • 大蓟

    《全国中草药汇编》:大蓟药材名称大蓟拼音Dà Jì别名大刺儿菜、大刺盖、老虎脷、山萝卜、刺萝卜、牛喳口、鸡母刺、大恶鸡婆、山老鼠簕来源为菊科蓟属植物大蓟Cirsium japonicum DC.,以全

  • 凤眼果壳

    《中药大辞典》:凤眼果壳药材名称凤眼果壳拼音Fènɡ Yǎn Guǒ Ké英文名风眼果荚(《岭南采药录》),苹婆壳(《广东中药》Ⅱ)。出处《广东中药》Ⅱ来源为梧桐科植物苹婆的果壳。

  • 旋花根

    《中药大辞典》:旋花根药材名称旋花根拼音Xuán Huā Gēn别名筋根(《本经》),续筋根(《本草图经》),旋蒚草根(《救急方》)。出处《本经》来源为旋花科植物篱天剑的根。3月或9月采,晒

  • 五色梅花

    《中药大辞典》:五色梅花药材名称五色梅花拼音Wǔ Sè Méi Huā出处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来源为马鞭草科植物马缨丹的花。全年可采。晒干或鲜用。原形态植物形态详"

  • 假酸浆

    《中药大辞典》:假酸浆药材名称假酸浆拼音Jiǎ Suān Jiānɡ别名水晶凉粉(《贵州草药》),蓝花天仙子、大千生(《云南中草药》),冰粉(《云南中草药选》),鞭打绣球、草本酸木瓜(《昆明民间常用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