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乌藨连

乌藨连

《中药大辞典》:乌藨连

药材名称乌藨连

拼音Wū Pāo Lián

别名乌泡连、山羊臭、如意草、母犁头菜(《贵州民间药物》)。

出处《贵州民间药物》

来源为堇菜科植物全草、根茎。秋后采收。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根茎粗大,倾斜,多节。有褐色的托叶,叶由根茎上丛生,具长叶柄;叶片广心脏形,先端尖,边缘有钝锯齿。花茎腋生,与叶柄等长;花单生,大形,白色或淡紫色;花萼5,基部延伸成耳状;花瓣5,下方1片基脚有距,距短而圆;雄蕊短,5枚,下方2雄蕊的基部具有蜜腺的附属物,伸入距内。子房上位,有钝头.蒴果椭圆形,有褐色腺点。花期4~5月。

生境分部生于林下、溪旁阴湿处。分布四川、云南、贵州、湖北、湖南、江西、浙江、广东、广西等地。

性味《贵州民间药物》:"寒,微甘,无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活血,止血。治乳痈,肿毒刀伤,咳血。

①《贵州民间药物》:"消瘀血,活血,解毒。"

②《贵州草药》:"清热,解毒,止血。"

用法用量外用:捣烂敷。内服:浸酒。

复方①治乳房红肿硬痛:乌藨连、黄瓜香、拦路虎。捣烂拌酒糟或酒炒热外敷。

②治无名肿毒:乌泡连捣烂,敷患处。

③治刀伤:乌藨连鲜草捣烂敷伤口。化脓者加锯木条叶。

④治咳血:乌泡连根茎一两。泡酒服。(选方出《贵州民间药物》)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乌藨连

药材名称乌藨连

拼音Wū Pāo Lián

英文名Herb of Vaginate Violet

别名细辛、乌泡连、山羊臭、如意草、母犁头菜,鸡心七白三百棒,红三百棒,茹叶细辛

出处出自《贵州民间药物》

来源药材基源:为勤菜科植萱的全草或根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Viola moupinensis Franch.[V.palustris L.var. moupinensis Franch.; V.uaginata acut. Non Maxim.]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无地上茎,有时具长达30cm的匍匐枝。根茎粗大,垂直或有时斜生,节间短而密。叶基生:叶柄长4-10cm,花后长达25cm;托叶离生,卵形,淡褐色或上半部色较浅;叶片心形或肾状心形,花后增大呈肾形,长约9cm,宽约10cm,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弯缺或宽三角形,边缘有具腺体的印锯齿。花较大,淡紫色或白色,具紫色条纹;花梗长不超出叶;萼片披针形或狭卵形,基部附属物短,花瓣长圆状倒卵形;距囊状,较粗,雄蕊短,5枚,下方2枚雄蕊基部具有蜜腺的附属物,伸入距内;子房无毛,柱头平截。蒴果椭圆形,长约1.5cm,无毛,有褐色腺点。花期4-6月,果期5-7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林缘旷地或灌丛中、溪旁及草坡等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陕西、甘肃、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广西、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多皱缩成团。湿润展开后,根茎较粗大,主根明显,直径可达1cm,长可达14cm,并可见匍匐茎。基生叶心形,先端渐尖,边缘有钝锯齿。花淡棕紫色,具条纹。果较大,有的已开裂。气微,味微苦。

性味味微甘;涩;性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活血止痛;止血。主疮痈肿毒;乳房硬肿;麻疹热毒;头痛;牙痛跌扑损伤;开放性骨折;咳血;刀伤出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或泡酒。外用:适量,捣敷。

各家论述1.《贵州民间药物》:消瘀血,活血,解毒。

2.《贵州草药》:清热,解毒,止血。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地锦槭

    药材名称地锦槭拼音Dì Jǐn Qì别名红枫叶、色木、五龙皮。来源药材基源:为槭树科植物色木槭的枝、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cer mono Maxim.[A.pictum Thunb.]采收和储藏

  • 白子菜

    药材名称白子菜拼音Bái Zǐ Cài别名白背三七、白东枫、玉枇杷、三百棒、厚面皮、鸡菜、大肥牛、白番苋、白红菜、疔拔来源菊科土三七属植物白子菜Gynura divaricata

  • 栘依果

    药材名称栘依果拼音Yí Yī Guǒ出处《云南中草药选》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栘依的果实。秋末冬初采收。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栘依"条。功能主治舒筋活血。治风湿性关节炎。用法用量内

  • 山莲藕

    药材名称山莲藕拼音Shān Lián ǒu别名大力牛、大口唇、扮山虎(《生草药性备要》),牛大力、扒山虎(《岭南采药录》),坡莲藕(《陆川本草》),地藕(《南宁市药物志》),血藤、大莲藕(《

  • 新疆一支蒿

    药材名称新疆一支蒿别名一支蒿[新疆]来源菊科艾属植物岩蒿Artemisia rupestris L.,以全草入药。夏秋采全草,晒干。性味辛,微温。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用于胃痛,胃胀,痛经;外用治痔疮出血

  • 兔子毛

    药材名称兔子毛拼音Tù Zi Máo出处《内辈古中草药》来源为菊科植物西伯利亚艾菊的全草。夏、秋采收,阴干。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20~50厘米。茎直立,上部分枝,基部具多数残留的干

  • 莳萝苗

    药材名称莳萝苗拼音Shí Luó Miáo英文名seedling of Dill出处出自《本草纲目》来源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莳萝的嫩茎叶或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nethum graveolen

  • 糠油

    药材名称糠油拼音Kānɡ Yóu出处《验方新编》来源为从米皮糠中提取的脂肪油。制法用大碗一只,以纸紧糊碗口(纸上用针刺若干细孔),上堆细米糠成尖塔状,引火缓缓燃烧米糠,烧至离纸三分许时(不可

  • 蒟蒻薯叶

    药材名称蒟蒻薯叶拼音Jǔ Ruò Shǔ Yè别名老虎须叶、来源药材基源:为蒟蒻薯科植物箭根薯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acca chantrieri Andre[T. minor Ridl.;T.

  • 刷把草根

    药材名称刷把草根拼音Shuā Bǎ Cǎo Gēn英文名Epeilbium roylea-num Hausskn.别名怀胎草根来源药材基源:为柳叶菜科植物滇藏柳叶菜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pil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