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人乳汁

人乳汁

《中药大辞典》:人乳汁

药材名称人乳汁

拼音Rén Rǔ Zhī

别名奶汁(《纲目》)

出处《别录》

化学成分每100克人乳汁含水分88克、蛋白质1.5克、脂肪3.7克、碳水化物6.4克、灰分0.3克、钙34毫克、磷15毫克、铁0.1毫克、维生素A250国际单位、硫胺素0.01毫克、核黄素0.04毫克、尼克酸0.1毫克、抗坏血酸6毫克。

性味甘咸,平。

①《千金·食治》:"甘,平,无毒。"

②《纲目》:"甘咸,平,无毒。"

归经入心,肺、胃经。

①《雷公炮制药性解》:"入心,肝、脾三经。"

②《本草经疏》:"入心、肾、脾。"

③《本革新编》:"入肺、胃、牌,肾。"

功能主治补血,润燥。治虚劳羸瘦,虚风瘫痪,消渴,噎膈,大便燥结,血虚经闭,日赤眼昏。

①《别录》:"补五脏,疗目赤痛多泪"。

②《韩氏医通》:"大能益心气,补脑,治消渴症,风火症。"

③《本草通玄》:"补真阴。"

④《本草再新》:"补心益智,润肺养阴,除烦止渴,清热利水,止虚劳咳嗽,治眼目昏红。"

⑤《随息居饮食谱》:"补血,充液,填精,化气,生肌,安神,益智,长筋骨,利机关,壮胃养脾,聪耳明目。"

用法用量内服:取新鲜者乘热饮。外用:点眼。

注意《本草经疏》:"脏气虚寒,滑泄不禁及胃弱不思食,脾虚不磨食,并不宜服。"

复方①治男妇气血衰弱,痰火上升,虚损之症,左瘫右痪,中风不语,手足臂体疼痛,动履不便,饮食少进:人乳二酒盏,香甜白者为佳,以好梨汁一酒盏,炖滚热,每日五更后一服,能消痰,补虚,生血。(《摄生众妙方》接命丹)

②治卒中风不语,舌根强硬:人乳汁五合,陈酱五合(三年者妙)。相和研,以生布绞取汁,不计时候,少少与服。(《圣惠方》)

③治消渴:人乳汁、黄连末、天花粉末、藕汁、生地黄汁。上后二味汁为膏,入前三味搜和,佐以姜汁和蜜为膏,徐徐留舌上,以白汤少许送下。(《丹溪心法》)

④治肝热眼赤痛:人乳汁半合,古字钱十枚。上以乳汁于铜器中,磨钱令变色,煎稀稠成煎即住,磁瓶盛,每取少许点目眦头,日三、五度。(《圣惠方》乳汁煎)

⑤治臁胫生疮:人乳、桐油等分。和匀,以鹅翎扫涂。(《摘元方》)

临床应用用于治疗电旋旋旋旋光性眼炎:将新鲜人乳直接挤入消毒的器皿或无菌滴眼瓶内,点入两眼外眦部球结膜上。每隔5~16分钟1次,每侧2~9滴,滴后闭眼片刻。一般自觉症状可在3~15分钟减轻或基本消除,他觉症状在8~16小时完全消失。无副作用及不快感。其疗效机理,可能与人乳中所含浓度较高的激素有关。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人乳汁

药材名称人乳汁

拼音Rén Rǔ Zhī

英文名Milk

别名奶汁

出处出自《名医别录》。

来源药材基源:为人们健康哺乳期妇女的乳汁。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acto

采收和储藏:取健康产妇乳汁,以乳色洁白而稠者佳。

性状以妇人初产男孩,子母俱健之奶液为佳。

化学成分每100g人乳汁含水分88g、蛋白质1.5g、脂肪3.7g、碳水化物6.4g、灰分0.3g、钙34mg、磷15mg、铁0.1mg、维生素A250u、硫胺素(thiamine)0.01mg。核黄素(riboflavin)0.04mg、烟酸(micotinic acid)0.1mg。抗坏血酸(ascorbic acid)6mg。

人乳汁中还含有以下少量成分: ①50多种单分枝和多分支脂肪酸,其中多数可能是来自从肠内吸收的肠菌代谢产物;②各种寡糖。

人乳汁中的溶菌酶是由129个氨基酸组成的一条肽链,其一级结构与白血病病人尿中的溶菌酶相同。

药理作用有营养作用,增强消化功能;抑菌,消炎作用

炮制取健康产妇乳汁,鲜用,或以曝晒成粉入药,或经蒸焙药品。

性味味甘;咸;性平

归经心;肺;胃经

功能主治补阴养血;润燥止渴。主虚劳赢瘦;虚风瘫痪;噎膈;消渴;血虚经闭;大便燥结;目赤昏暗

用法用量内服:新鲜乳乘热饮,适量。外用:适量,点眼。

注意1.《本草经疏》:“脏乞虚寒,滑泄不禁,及胃弱不思食,脾虚不磨食,并不宜服。”2.《本经逢原》:“脾虚易泻者勿食。”

复方1.治男妇气血衰弱,痰火上升,虚损之症,左瘫右痪,中风不语,手足臂体疼痛,动履不便,饮食少进:人乳二酒盏,香甜白者为佳,以好梨汁一酒盏,炖滚热,每日五更后一服,能消痰,补虚,生血。(《摄生众妙方》接命丹)2.治卒中风不语,舌根强硬:人乳汁五合,陈酱五合(三年者妙)。相和研,以生布绞取汁,不计时候,少少与服。(《圣惠方》)3.治消渴:人乳汁、黄连末、天花粉末、藕汁、生地黄汁。上后二味汁为膏,入前三味搜和,佐以姜汁和蜜为膏,徐徐留舌上,以白汤少许送下。(《丹溪心法》)4.治肝热眼赤痛:人乳汁半合,古字钱十枚。上以乳汁于铜器中,磨钱令变色,煎稀稠成煎即住,磁瓶盛,每取少许点目眦头,日三、五度。(《圣惠方》乳汁煎)5.治臁胫生疮:人乳、桐油等分。和匀,以鹅翎扫涂。(《摘元方》)

各家论述1.《本草经疏》:乳属阴,其性凉而滋润,血虚有热,燥渴枯涸者宜之。

2.《玉揪药解》:乳汁,清肺除烦,滋肝润燥。暖服不热,冷饮则凉,润肺滋肝,是其长耳,抑阴扶阳。非所能也。至酥、酪之类,冷食寒饮,极损中气,阳亏土湿,切当远之。

3.《随息居饮食谱》:乳汁,气血所化,初生借以长成强壮,小儿周岁即宜断乳,必以谷食,始可培植后天。故大人饮乳,仅能得其滋阴养血,助液濡枯,补胃充肌而已。设脾弱气虚,膏梁湿盛者饮之,反有滑泻、酿痰、减餐、痞闷之虞。

3.《别录》:补五脏,疗目赤痛多泪。

4.《韩氏医通》:大能益心气,补脑,治消渴症,风火症。

5.《本草通玄》:补真阴。

6.《本草再新》:补心益智,润肺养阴,除烦止渴,清热利水,止虚劳咳嗽,治眼目昏红。

7.《随息居饮食谱》:补血,充液,填精,化气,生肌,安神,益智,长筋骨,利机关,壮胃养脾,聪耳明目。

8.《纲目》:乳乃阴血所化、生于脾胃,摄于冲任。凡入药并取无病妇人之乳,白而稠者佳,若色黄赤,清而腥秽如涎者,并不可用。若曝晒为粉,入药尤佳。

临床应用用于治疗电旋旋旋旋光性眼炎。将新鲜人乳直接挤入消毒的器皿或无菌滴眼瓶内,点入两眼外眦部球结膜上。每隔5-15分钟1次,每侧2-3滴,滴后闭眼片刻。一般自觉症状可在3-15分钟减轻或基本消除,他觉症状在8-16小时完全消失。无副作用及不快感。其疗效机理,可能与人乳中所含浓度较高的激素有关。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柑核

    《中药大辞典》:柑核药材名称柑核拼音Gān Hé出处《本草图经》来源为芸香科植物茶枝柑或瓯柑等多种柑类的种子。性味苦,温,无毒。归经入心、肝。功能主治主肾疰腰痛,膀胱气痛,小肠疝气,卵肿偏坠

  • 毛赤车

    药材名称毛赤车别名羊眼草、石解骨、蔓赤车、坑兰、坑冷来源荨麻科毛赤车Pellionia scabra Benth.,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浙江、福建、台湾、江西、广东、广西、贵州、云南。性味甘、淡,凉。

  • 白石脂

    《全国中草药汇编》:白石脂药材名称白石脂拼音Bái Shí Zhī来源矿物硅酸盐的白陶土(Kaolin),与赤石脂类同,惟色白或带淡红、淡黄色。成分在比例上稍与赤石脂相异。一般认为

  • 狗骨

    《全国中草药汇编》:狗骨药材名称狗骨拼音Gǒu Gǔ别名犬骨来源犬科动物犬Canis familiaris L.的骨骼。药用以四肢骨为佳,四季可收,悬挂当风处晾干。性状质坚实,不甚沉重,白色或微黄色(

  • 浆果苋

    药材名称浆果苋别名九层风、地灵苋来源藜科浆果苋Deeringia amaranthoides (Lam.) Merr.,以全株入药。生境分部台湾、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性味淡,平。功能主治祛风利湿。

  • 白蔹

    《中国药典》:白蔹药材名称白蔹拼音Bái Liǎn英文名RADIX AMPELOPSIS别名山地瓜、野红薯、山葡萄秧、白根、五爪藤来源本品为葡萄科植物白蔹Ampelopsis japonic

  • 赶山鞭

    《全国中草药汇编》:赶山鞭药材名称赶山鞭拼音Gǎn Shān Biān来源金丝桃科金丝桃属植物野金丝桃Hypericum attenuatum Choisy.,以全草入药。秋季采集,晒干。性味苦,平。

  • 紫靛

    《全国中草药汇编》:紫靛药材名称紫靛别名假杜鹃、吐红草、地狗胆、蓝花草、刺牛膝、白牛膝[四川西昌]来源爵床科紫靛Barleria cristata L.,以全株入药。生境分部广东、广西、四川。性味甘、

  • 长筒马先蒿

    《中药大辞典》:长筒马先蒿药材名称长筒马先蒿拼音Chánɡ Tǒnɡ Mǎ Xiān Hāo别名露茹色尔布(藏名)出处《西藏常用中草》来源为玄参科植物长筒马先蒿的花。5~10月采收。原形态低

  • 小年药

    药材名称小年药拼音Xiǎo Nián Yào别名拔毒散出处《滇南本草》来源为海桐花科植物云南海桐的叶片。原形态云南海桐,又名:多花海桐花。常绿小乔木。叶互生,革质,披针形,长达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