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兴安白头翁

兴安白头翁

药材名称兴安白头翁

拼音Xìnɡ ān Bái Tóu Wēnɡ

英文名Dahurian Pulsatilla Root

来源毛茛科植物兴安白头翁pulsatill dahurica(Fisch.)Spreng.的。夏、秋季采挖,除去泥沙,干燥。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10~45cm。基生叶多数,叶柄基部较宽,叶片长圆状卵形,三出羽状分裂,顶裂片具柄,柄长约2cm,广卵形,3深裂,裂片再2~3中裂至浅裂,侧裂片通常无柄,不等2深裂,裂片再2~3中裂至浅裂;最终裂片狭长圆形至线状披针形,全缘或具疏锯齿,叶表面无毛,背面被疏毛。花葶在开花时顶部梢弯曲或下垂,疏被白色柔毛;总苞叶掌状深裂,裂片线形至线状披针形,不分裂,2~3浅裂或羽状分裂,外面被长柔毛,里面无毛;花蓝紫色,通常不开展;萼片6枚,长约2cm,宽0.5~1cm,先端不反卷,外面密被长柔毛,里面无毛。瘦果长圆形,宿存花柱细长,长达5.5cm,稍弯曲,密被白色羽状毛,近顶部羽状毛渐稀疏。花期5~6月,果期6~7月。

生境分部生于石砾地、林间空地。主产东北。

性状根类圆柱形,扭曲,长8~25cm,直径0.5~2cm。表面黄棕色,具纵皱纹,皮部易脱落,有的有网状裂纹。根头部稍膨大,有白色绒毛,可见鞘状叶柄残基。质硬脆,断面皮部黄白色,木部淡黄色。气微,味微苦涩。

化学成分含原白头翁素、三萜皂甙。

性味性寒,味苦。

功能主治白头翁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玉芙蓉

    《中药大辞典》:玉芙蓉药材名称玉芙蓉拼音Yù Fú Rónɡ出处《植物名实图考》来源为仙人掌科植物仙人掌的肉质茎中流出的浆汁凝结物。4~8月,当仙人掌汁液充盈时,选择生长

  • 红雪柳

    药材名称红雪柳别名红色大雪柳、大雪柳、雪柳、大理山梗菜来源桔梗科红雪柳Lobelia taliensis Diels,以根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辛,凉。有小毒。功能主治消炎止痛,杀菌,解毒。主治疟疾

  • 沼地马先蒿

    药材名称沼地马先蒿来源玄参科沼地马先蒿Pedicularis palustris L.,以地上部分入药。生境分部东北。功能主治利水通淋。主治石淋,膀胱结气,排尿困难,并治疟疾寒热,中风湿痹,妇女带下等

  • 冷饭果叶

    药材名称冷饭果叶拼音Lěnɡ Fàn Guǒ Yè来源药材基源:为忍冬处植物荚蒾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Viburnum foetidrm Wall.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集,鲜用或晒干。原形态臭荚

  • 西红柿

    《中药大辞典》:西红柿药材名称西红柿拼音Fān Qié别名西红柿、番李子(《广州植物志》),金橘(《陆川本草》)。出处《陆川本草》来源为茄科植物西红柿的新鲜果实。原形态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高

  • 花拐藤根

    《中药大辞典》:花拐藤根药材名称花拐藤根拼音Huā Guǎi Ténɡ Gēn出处《泉州本草》来源为夹竹桃科植物帘子藤的根。随时可乘,洗净,切段晒干。原形态帘子藤,又名:花拐藤。常绿攀援藤本

  • 山菠萝根

    药材名称山菠萝根拼音Shān Bō Luó Gēn别名山芋头(《云南中草药》)。出处《云南中草药》来源为百合科植物荞麦叶大百合的鳞茎。夏、秋采挖鳞茎。原形态多年生高大草本,高约1米以上。具鳞

  • 蝙蝠草

    药材名称蝙蝠草拼音Biān Fú Cǎo别名蝴蝶草、飞锡草、月见罗藟草来源豆科蝙蝠草Christia vespertilionis (L. f.)Bahn. f. [Lourea vespe

  • 诃子叶

    《中药大辞典》:诃子叶药材名称诃子叶拼音Hē Zǐ Yè出处《纲目》来源为使君子科植物诃子的叶片。化学成分含莽草酸、去氢莽草酸、奎宁酸、阿拉伯糖、果糖、葡萄糖、蔗糖等。还含鞣质约10%。功能

  • 大叶接骨藤

    药材名称大叶接骨藤拼音Dà Yè Jiē Gǔ Ténɡ来源药材基源:为木犀科植物银花素馨的藤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Jasminum nintooides Rehd。采收和储藏:全年或夏、秋季采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