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十三年花

十三年花

《全国中草药汇编》:十三年花

药材名称十三年花

别名铜色毛紫云菜

来源爵床十三年花Strobilanthes aenobarbus W. W. Smith,以入药。

生境分部云南。

性味淡、微苦,平。

功能主治活血调经,清肝热。主治眼结膜炎,月经不调,产后腹痛黄疸型肝炎。本品还可治疟疾,心悸,哮喘。

用法用量3~5钱。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十三年花

药材名称十三年花

拼音Shí Sān Nián Huā

英文名root and leaf of Affined Conehead

别名铜色紫云菜、铜色毛紫云菜

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

来源药材基源:为爵床科植物铜毛紫云菜的根和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trobilanthes aehobarbus W. W. Smith

采收和储藏:根、叶全年均可采,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铜毛紫云菜多年生灌木状草本,高约1m。茎直立,多分枝,上部四棱形,节膨大,扁平,密被棕黄色短毛,杂有白色长柔毛,尤以嫩枝叶毛密。单叶对生;有柄;叶片卵圆形或卵形,先端渐尖,基部略不对称,钝圆或心形,边具疏钝锯齿,上面昱绿色,下面暗紫色,两面被棕黄色短毛和白色长毛,枝叶上毛如擦脱后呈蓝色。穗状花序顶生或腋生;苞片叶状;萼5裂;花紫色;花冠筒状,先端5裂,二唇形;雄蕊4,二强,花丝基部有江膜质相连,花冠内面有2行短毛。蒴果。有种子4颗。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较阴湿的肖边或山坡灌木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云南南部。

性味味淡;微苦;性平

归经心;肺;肝经

功能主治清肝利湿;活血散瘀。主湿热黄疸;目赤肿痛;月经不调;产后腹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外用:鲜叶适量,捣汁滴眼。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根叶、味淡、微苦,性平。有活血调经、清肝热功能。用于眼结膜炎,月经不调,产后腹痛,黄疸型肝炎,疟疾,心悸,哮喘,避孕。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野漆树根

    《中药大辞典》:野漆树根药材名称野漆树根拼音Yě Qī Shù Gēn出处《福建民间草药》来源为漆树科植物野漆树的根。原形态植物形态详"野漆树叶"条。性味《闽东本草》:&

  • 刺楸树根

    《中药大辞典》:刺楸树根药材名称刺楸树根拼音Cì Qiū Shù Gēn别名刺五加(《贵州民间药物》)出处《四川中药志》来源为五加科植物刺楸的根或根皮。夏末秋初采挖,洗净晒干。化学

  • 台湾榕

    《全国中草药汇编》:台湾榕药材名称台湾榕别名长叶牛奶树来源桑科台湾榕Ficus taiwanensis Maxim., epith. mut.,以全株入药。生境分部台湾、长江中、下游和以南各省。性味甘

  • 蓍实

    《中药大辞典》:蓍实药材名称蓍实拼音Shī Shí出处《本经》来源为菊科植物蓍的果实。9~10月,果熟时采收,晒干。性味①《本经》:"苦,平。"②《别录》:"酸

  • 滇丹参

    药材名称滇丹参拼音Diān Dān Shēn别名丹参、小丹参、紫丹参、小红参、小红草乌、小红丹参、山槟榔、云南丹参、石山丹参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云南鼠尾草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alvia

  • 川桂皮

    药材名称川桂皮拼音Chuān Guì Pí来源药材基源:为樟科植物银叶桂的树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innamomum mairei Lévl.[C.argenteum Gamble]

  • 罗汉果

    《中国药典》:罗汉果药材名称罗汉果拼音Luó Hàn Guǒ英文名FRUCTUS MOMORDICAE来源本品为葫芦科植物罗汉果Momordica grosvenori Swing

  • 苔菜

    药材名称苔菜别名干苔、海苔、苔干、苔干菜、浒苔来源藻类绿藻门苔菜Enteromorpha Linza (L.) Ag.,以全体入药。功能主治用于淋巴腺肿及痔疮,并作菜蔬用。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蜀葵子

    《中药大辞典》:蜀葵子药材名称蜀葵子拼音Shǔ Kuí Zǐ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锦葵科植物蜀葵的种子。原形态植物形态详"蜀葵花"条。化学成分果含脂肪油。油中含不饱和游离

  • 蛇白蔹

    药材名称蛇白蔹拼音Shé Bái Liǎn别名山胡烂、见毒消。来源药材基源:为葡萄科植物东北蛇葡萄的根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mpelopsis brevipedunculata(Maxim.)T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