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卵叶贝母

卵叶贝母

药材名称卵叶贝母

拼音Luǎn Yè Bèi Mǔ

别名有瓜石斛、卜谢恣罗玛切瓦(藏名)

出处《西藏常用中草药》

来源为兰科植物卵叶贝母兰全草。7~9月采收。

原形态多年生附生草本。根状茎匍匐,长15~50厘米,具节,有鳞片,具稀疏的假鳞茎。假鳞茎狭倒卵形,绿黄色,光滑,顶端具2叶片,基部具3~4条须根。叶片卵形,具短柄,革质,先端短渐尖,边缘折曲。花序顶生,花2~3朵;花大,白色,具紫红色脉,唇瓣中部有3块褐黄色斑块。

生境分部生于岩边、林下、路旁的阴湿处。

性味甘淡,凉。

功能主治滋阴养胃,生津,除烦,止渴。治热病伤津,病后虚弱,结核病潮热,盗汗,慢性胃炎,胃酸缺乏,食欲不振,遗精,腰酸无力,痔疮。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3钱。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路边姜

    《全国中草药汇编》:路边姜药材名称路边姜拼音Lù Biān Jiānɡ别名姜花、土姜活、山姜活来源姜科姜花属植物姜花Hedychium coronarium Koen.,以根状茎、果入药。冬

  • 猫头

    药材名称猫头拼音Māo Tóu出处《纲目》来源为猫科动物猫的头或头骨。性味①《纲目》:"甘,温,无毒。"②《陆川本草》:"甘酸,微温。"功能主治治瘰疬

  • 候风藤

    药材名称候风藤拼音Hòu Fēnɡ Ténɡ出处候风藤始见于《植物名实图考》蔓草类:"候风藤,南康(在今江西省南部地区南康县境内)山田膛上多有之。长茎丛生,高三四尺,不作藤蔓。叶如木樨叶,面青绿,背黄

  • 猪胆粉

    药材名称猪胆粉拼音Zhū Dǎn Fěn来源本品为猪科动物猪Sus scrofa dommestica Brisson.胆汁的干燥品。性状本品为黄色、灰黄色粉末。气微腥,味苦,易吸潮。鉴别照薄层色谱法

  • 云南小阴地蕨

    药材名称云南小阴地蕨拼音Yún Nán Xiǎo Yīn Dì Jué别名蕨叶一枝蒿来源药材基源:为阴地蕨科植物云南假阴地蕨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otrypus yunnanensis(Chi

  • 鹿髓

    《中药大辞典》:鹿髓药材名称鹿髓拼音Lù Suǐ出处《别录》来源为鹿科动物梅花鹿或马鹿的骨髓或脊髓。性味《别录》:"味甘,温。"功能主治补阳益阴,生精润燥。治虚劳羸弱,肺

  • 奇蒿

    药材名称奇蒿拼音Qí Hāo别名刘寄奴[江苏、上海]、南刘寄奴、千粒米、六月霜来源菊科艾属植物奇蒿Artemisia anomala S. Moore,以带花全草入药。8~9月花期采收,连根

  • 鸡冠草

    《中药大辞典》:鸡冠草药材名称鸡冠草拼音Jī Guān Cǎo别名二裂翻白草、二裂委陵菜(《宁夏中草药手册》),痔疮草(《陕西草药》),黄瓜绿草(《陕甘宁青中草药选》)。出处《宁夏中草药手册》来源为蔷

  • 球果藤

    药材名称球果藤拼音Qiú Guǒ Ténɡ英文名root of Berry-bearing Aspidocarya别名表藤、淮通、汉防已、土防已。出处始载于《中国种子植物科属辞典》。来源药材基源:为防

  • 孩儿茶

    《中药大辞典》:孩儿茶药材名称孩儿茶拼音Hái ér Chá别名乌爹泥、乌垒泥、乌丁泥(《纲目》),西谢(《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出处《饮膳正要》来源为豆科植物儿茶的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