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地菍果

地菍果

药材名称地菍果

拼音Dì Rěn Guǒ

来源药材基源:为野牡丹科植物地菍的果实。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elastoma dodecandrum Lour.

采收和储藏:7-9月果实成熟时分批采摘采收,晒干。

原形态矮小灌木,高10-30cm。茎匍匐上升,逐节生根,分枝多,披散,地上各部被糙伏毛。叶对生;叶柄长2-6mm;叶片坚纸质,卵形或椭圆形,长1-4cm,宽0.8-3cm,先端急尖,基部广楔形,全缘或具密浅细锯齿;基出脉3-5条。聚伞花序顶生,有花1-3朵,基部有叶状总苞2;花梗2-10mm;花5数,花萼管长约5mm,被糙伏毛,毛基部膨大呈圆锥状,有时2-3簇生,裂片披针形,长2-3mm,边缘具刺毛状缘毛,裂片间具1小裂片;花瓣淡紫色至紫红色,鞭状倒卵形,上部略偏斜,长1.2-2cm,宽1-1.5cm,先端有1束刺毛,被疏缘毛;雄蕊5长5短,长者药隔基部延伸,弯曲,末端具2小瘤;短者药隔不伸延,药隔基部具2小瘤;子下位,先端具刺毛。蒴果坛状球形,平截,近先端略缢缩,内质,不开裂,长7-9mm,直径约7mm,宿存萼被糙伏毛。花期5-7月,果期7-9月。

化学成分果实含鞣质2.02%。

性味味甘;性温

归经归肾;肝;脾经

功能主治补肾养血;止血安胎。主肾虚精专;腰膝酸软;血虚萎黄;气虚乏力;经多;崩漏;胎动不安;阴挺;脱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30g;或浸酒。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犀牛皮

    药材名称犀牛皮拼音Xī Niú Pí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犀科动物印度犀等的皮。原形态动物形态详"犀角"条。炮制将原药洗净,烘熟切片,晒干。功能主治①《物理小识

  • 芋梗

    《中药大辞典》:芋梗药材名称芋梗拼音Yù Gěnɡ别名芋荷杆(《民间常用草药汇编》),芋茎(《湖南药物志》)。出处《本草衍义》来源为天南星科植物芋的叶柄。7~8月间采取。原形态植物形态详&q

  • 猬胆

    药材名称猬胆拼音Wèi Dǎn出处《本草衍义》来源为刺猬科动物刺猬或短刺猬的胆汁。原形态动物形态详"刺猬皮"条。功能主治《纲目》:"点目止泪;化水涂痔疮。&qu

  • 八月瓜

    药材名称八月瓜拼音Bá Yuè Guā别名牛腰子果、六月瓜、小八瓜、哪瓜、黄狗肾、木王瓜、八月果、野人瓜、刺藤果、牛懒袋果。来源药材基源:为木通科植物五风藤、宽叶八月瓜和小花八月瓜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

  • 川黔鸭脚木

    药材名称川黔鸭脚木拼音Chuān Qián Yā Jiǎo Mù来源药材基源:为五加科植物短序鹅掌柴的茎皮和根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chefflera bodinieri(Levl.)Rehd,[

  • 华风车子根

    药材名称华风车子根拼音Huá Fēnɡ Chē Zi Gēn来源药材基源:为使君子科植物风车子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ombretum alfredii Hance采收和储藏:秋后采收,切片晒干。

  • 大散血

    药材名称大散血拼音Dà Sàn Xuè来源药材基源:为报春花科植物小前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ysimachia japonica Thunb.原形态多年生草本。全株被灰褐色多细胞柔毛。茎细弱,

  • 豆渣树

    药材名称豆渣树拼音Dòu Zhā Shù别名冬瓜木、红皮岭麻、鹿食、白花盏、高山望、白苍木来源药材基源:为安息香科植物赤杨叶的根和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lniphyllum fortunei (H

  • 雀脑

    《中药大辞典》:雀脑药材名称雀脑拼音Què Nǎo出处《别录》来源为文鸟科动物麻雀的脑髓。性味《别录》:"平。"归经《滇南本草》:"入肾。"功能主治治

  • 慈竹根

    《中药大辞典》:慈竹根药材名称慈竹根拼音Cí Zhú Gēn出处《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来源为禾本科植物慈竹的根茎。性味下乳。功能主治内服:炖肉或煎汤,鲜者1~4两。摘录《中药大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