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多裂独活

多裂独活

药材名称多裂独活

拼音Duō Liè Dú Huó

英文名root of Cowparsnip

出处始载于《四川植物志》。

来源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多裂独活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eracleum dissectifolium K.T.Fu

采收和储藏:春季或秋季采挖,去其茎叶,洗净,切片晒干备用。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0.6-1m。根长圆锥形,淡棕色。全株有毛,茎有棱槽,中空,上部多分枝。基生叶有柄,柄长3.5-7cm,基部有长而宽的叶鞘;叶片长达20cm,一至二回羽状全裂,一回裂片3-4对,斜卵形,下部的有短柄;小裂片卵状披针形,最下一对全裂,边缘有不整齐的锯齿,背面有柔毛;茎生叶三回三出式羽状深裂,无柄,上部叶逐渐简化。复伞形花序顶生和侧生;无总苞片;伞辐不等长,具细毛;小总苞片线形,有细毛;萼齿细小;花瓣白色,二型;花柱近直立。果实椭圆形或近圆形,光滑,背部有4棱槽,每棱槽有油管1,其长度国分生果的一半,合生面油管2。花期8-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900-3200m的谷灌丛下或山地草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甘肃;四川等地。

性味味辛;苦;性微温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消肿止痛。主治风寒湿痹;腰膝酸痛;四肢拘挛;跌打肿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外用:适量,煎汤洗。

各家论述《青海常用草药》:用于血热出血证。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野香橼花

    药材名称野香橼花拼音Yě Xiānɡ Yuán Huā别名小毛毛花、青刺尖、刺珠、猫胡子花、叶上花。出处野香橼花始载于《植物名实图考》,曰:"野香橼花,一名小毛毛花,生云南五华山麓,树高近寻,长叶如夹

  • 大叶蛇泡簕

    药材名称大叶蛇泡簕拼音Dà Yè Shé Pào Lè别名狗头泡、老虎泡、八月泡来源蔷薇科悬钩子属植物粗叶悬钩子Rubus alceaefolius

  • 大发汗

    《全国中草药汇编》:大发汗药材名称大发汗拼音Dà Fā Hàn别名白花藤、大毛豆、断肠叶来源为豆科崖豆藤属植物滇桂崖豆藤Millettia bonatiana Pamp.,以根和藤入药。夏、秋采挖,洗

  • 马鬃蛇

    药材名称马鬃蛇拼音Mǎ Zōnɡ Shé别名树蜥、雷公蜥、琉球攀蜥来源有鳞目飞蜥科琉球攀蜥Japalura polygonata (Hall.),以除去内脏的全体入药。生境分部广西。功能主治

  • 金樱花

    《中药大辞典》:金樱花药材名称金樱花拼音Jīn Yīnɡ Huā出处《日华子本草》来源为蔷薇科植物金樱子的花朵。性味酸,平。①《日华子本草》:"平。"②《纲目》:"酸涩,

  • 花脸细辛

    《中药大辞典》:花脸细辛药材名称花脸细辛拼音Huā Liǎn Xì Xīn别名花叶细辛、花脸猫、翻天印(《四川中药志》),水马蹄(《中国药植图鉴》),土细辛(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马

  • 浙江七叶树

    药材名称浙江七叶树别名浙江天师栗来源七叶树科浙江七叶树Aesculus chekiangensis Hu et Fang,以果实入药。生境分部浙江。性味甘,温。功能主治宽中,下气,杀虫。主治胃寒作痛,

  • 对叶林

    《全国中草药汇编》:对叶林药材名称对叶林拼音Duì Yè Lín别名西藏吊灯花来源萝藦科对叶林Ceropegia pubescens Wall.,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贵州

  • 单鞭

    药材名称单鞭拼音Dān Biān别名三两根。来源药材基源:为黄杨科植物东方野扇花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arcococca orientalis C.Y.Wu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挖,洗净,鲜用或

  • 黄茄花根

    药材名称黄茄花根拼音Huánɡ Qié Huā Gēn出处《四川常用中草药》来源为锦葵科植物格纹叶木槿的根。秋、冬采收。性味淡,平。功能主治补脾,化痞,通经,消食。治胸腹胀满,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