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山桂皮

山桂皮

药材名称山桂皮

拼音Shān Guì Pí

别名桂皮、土桂皮

来源药材基源:为樟科植物毛桂的树皮。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innamomum appelianum Schewe[C.appelianum Schewe var.tripartitum Y.C.Yang;C.szechuanense Y.C.Yang;C.trinervatum Y.C.Yang ]

采收和储藏:林全年均可采收,洗净切碎,晒干备用。

原形态常绿小乔木,高4-6m。树皮灰褐色或暗绿色。多分枝,枝条被暗黄色绒毛,后渐脱落无毛。叶互生或近对生;叶柄长4-9mm,密被暗黄包柔毛;叶片卵状披针形、卵形或卵状椭圆形,长4.5-11.5cm,宽1.5-4cm,先端短渐尖,基部楔形或近圆形,全线,上面幼时沿叶脉密被暗黄色柔毛,后渐脱落无毛,下面密被黄褐色柔毛,离基三出脉,侧脉近叶缘一侧有少数支脉,网脉在下面略明显,革质。圆锥花序腋生,长4-6.5cm,被黄褐色柔毛,具5-11朵花;苞片线形式披针形,长2.5-3mm,两面被柔毛,时落;花两性,长3-5mm,白色;花梗长2-3mm,被黄褐色柔毛;花被筒倒锥形,长1-1.5mm,花破裂片宽倒卵形或长圆状卵形,长3-3.5mm,宽约2mm,先端锐尖;能有雄蕊9,长2.5-3.5mm,花丝被疏柔毛,第1、2轮雄蕊花药长圆形,与花丝等长,4室,内向瓣裂,花丝无腺体,第3轮雄蕊花药长圆形,4室,外向瓣裂,花丝小部有1对卵圆形腺体;退化雄蕊3,长约1.3-1.7mm,三角状箭头形,柄被柔毛;子房宽卵球形,长约1.2mm,无毛,花柱较粗,柱头头状,有时具3浅裂。果实椭圆形,长约6mm;果托漏斗状,顶端齿裂。花期4-6月,果期6-8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长于山坡、谷地灌木丛或疏林

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西、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性味味辛;性温

功能主治温中理气;发汗解肌。主虚寒胃痛;泄泻;腰膝冷痛;风寒感冒;月经不调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9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四棱通

    药材名称四棱通别名钩藤、双钩藤、大通气、倒挂金钩、越南钩藤来源茜草科四棱通Uncaria tonkinensis Havil.,以根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涩、甘,微寒。功能主治清热平肝,息风镇痉,活

  • 黑珠芽薯蓣

    药材名称黑珠芽薯蓣拼音Hēi Zhū Yá Shǔ Yù别名野胭脂、毛狗卵来源药材基源:为薯蓣科植物黑珠芽薯蓣的块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ioscorea melanophyma Pramet Bu

  • 鹰不泊薳

    药材名称鹰不泊薳拼音Yīnɡ Bù Bó Yuǎn出处《本草求原》来源为芸香科植物勒欓的嫩叶。原形态植物形态详"鹰不泊"条。化学成分叶含橙皮甙。功能主治①《本草

  • 南瓜蒂

    《中药大辞典》:南瓜蒂药材名称南瓜蒂拼音Nán Guā Dì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葫芦科植物南瓜的瓜蒂。秋季采老熟的南瓜,切取瓜蒂,晒干。生境分部主产于江苏、安徽、浙江等地;其他地

  • 蒙古山萝卜

    《中药大辞典》:蒙古山萝卜药材名称蒙古山萝卜拼音Měnɡ Gǔ Shān Luó Bo出处《内蒙古中草药》来源为川续断科植物蒙古山萝卜的花。夏季采搞,阴干。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20~60厘米

  • 牙刷草

    药材名称牙刷草拼音Yá Shuā Cǎo别名凤尾茶、小山茶、香苏茶、半边红花、云松茶来源唇形科香薷属植物东紫苏Elsholtzia bodinieri Vant.,以全草入药。全年可采,鲜用

  • 蜇虫

    药材名称蜇虫拼音Zhē Chónɡ英文名Ground Beetle别名地鳖、土鳖、过街、簸箕虫、蚵蚾虫、地鳖虫、地蜱虫、地乌龟、土元、土鳖虫、臭虫母、盖子虫、土虫、节节虫、蚂蚁虎出处出自《神农本草经》

  • 茴香茎叶

    《中药大辞典》:茴香茎叶药材名称茴香茎叶拼音Huí Xiānɡ Jīnɡ Yè别名茴香菜(《千金·食治》),草蘹香(《本经逢原》),香丝菜(《植物名实图考》)。出处《药性

  • 兔打伞

    药材名称兔打伞拼音Tù Dǎ Sǎn别名望江南、猴巴掌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大头橐吾的根及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igularia japonica (Thunb.) Less. [Arnica

  • 小果千金榆

    《全国中草药汇编》:小果千金榆药材名称小果千金榆拼音Xiǎo Guǒ Qiān Jīn Yú别名野梅树、大叶马料、华鹅耳杨来源榛科小果千斤榆Carpinus cordata Blume v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