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岗梅根

岗梅根

《中药大辞典》:岗梅根

药材名称岗梅根

拼音Gǎnɡ Méi Gēn

别名百解(《广西中兽医药植》),土甘草、秤杆根、盆包银(《南宁市药物志》),点秤根(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天星根(《广西中草药》),七星蔃、山梅根(《南方主要有毒植物》)。

出处《生草药性备要》

来源为冬青科植物梅叶冬青。秋、冬采挖,晒干,或切片晒干。

原形态梅叶冬青,又名:岗梅、槽楼星(《生草药性备要》),假青梅、秤星木、白点秤、满天星、假甘草、天星木。

落叶灌木,高1~2米。枝条秃净,嫩时被短毛,紫色。叶互生,卵形、倒卵形或椭圆形,长2.5~8厘米,宽1.5~3厘米,纸质,先端急尖至渐尖,边缘具小锯齿,基部广楔形至浑圆形,上面秃净或略被短毛,下面无毛,主脉隆起;叶柄长6~10毫米。花白色,雌雄异株,雄花2~3朵簇生或单生于叶腋或鳞片腋内,花柄长5~10毫米;4~5数,萼卵形,边缘有睫毛,雄蕊长约3.5毫米,花丝短;雌花单生于叶腋,4~6数,有长达2.5厘米的纤细的花梗,雌蕊1,花柱短,柱头浅裂。果球形,直径约6毫米,成熟时黑色。分核4~6颗。花期4~5月。果期7~8月。

生境分部生于荒山坡地疏林下或灌木丛中。分布广西、广东、湖南、江西等地。

药理作用用离体豚鼠心脏灌流岗梅注射液有增加冠脉流量、加强心收缩力的作用;在家兔以垂体后叶素引起的急性心肌缺血的心电图上,对T波的改变(高耸)有保护作用,S-T段偏移及节律紊乱亦有一定减少。

性味苦甘.寒。

①《岭南采药录》:"味苦。"

②《陆川本草》:"甘,寒。"

③《南宁市药物志》:"甘,平,无毒。"

功能主治清热,生津,活血,解毒。治感冒,头痛眩晕,热病燥渴,痧气,热泻,肺痈,咳血,喉痛,痔血,淋病,痈毒,跌打损伤。

①《生草药性备要》:"杀螆,理跌打损伤。"

②《岭南采药录》:"清热毒。煎凉茶多用之。又治疥虫。"

③《陆川本草》:"清凉解毒,生津止泻。治热病口燥渴,热泻,一般喉疾。"

④《南宁市药物志》:"清热解毒.润肺止渴。治喉痛口渴,咳血,痧气。"

⑤《实用中草药》:"治急性扁桃体炎,咽喉炎,肺脓肿,感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2两。外用:捣敷。

复方①治肺痈:岗梅根半斤至一斤。水煎,连服数次。

②治痔疮出血:岗梅根八两。去皮切碎,煮猪肉食。

③治双单喉蛾:岗梅根一两,竹蜂四只,陈皮二钱,细辛一钱。水煎服。(①方以下出《岭南草药志》)

④治淋病:岗梅根二两。水煎服。

⑤治妇人乳痈:岗梅根一两,青壳鸭蛋一个。炖服。

⑥治跌打损伤:岗梅根鲜者二两(切片酒炒),鸡一只。水酒各半炖服。(④方以下出福建)

⑦治流感,感冒高热,急性扁桃体炎,咽喉炎:岗梅干根五钱至一两,或鲜根一至二两。水煎服。(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⑧治偏正头痛:岗梅鲜根三两,鸡矢藤二两,鸭蛋二个。水煎,服蛋和汤。

⑨治头目眩晕:岗梅鲜根二两,臭牡丹根一两。水煎服。

⑩治小儿百日咳:岗梅根一两,白茅根一两。水煎酌加蜂蜜兑服。

⑾治食野菌或砒霜中毒:㈠岗梅鲜根四两,鲜金银花凤尾草各二两。煎水服。㈡岗梅根加水在锈铁上磨汁内服。(⑧方以下出江西《草药手册》)

临床应用防治各种感染:将岗梅根制成100%注射液,每次2毫升,每天2~3次,肌肉注射。使用于171例各种大小手术后,均束发现术后感染及感染扩散情况;使用于外伤骨折、烧伤、泌尿系结石、肠梗阻、脑血管意外等50例,亦未发现继发感染;治疗胆道感染、肺部感染、子宫内膜及附件炎症等多种感染性疾病84例,有效率在95%上下。据部分病例统计,用药后平均退热(20例)3.5天,白细胞下降至正常(13例)4.5天,肺部罗音消失7.5天。用药过程中一般无严重副作用,但注射局部较疼痛,并发现两例支气管哮喘患者注射后有畏寒、呼吸困难等类似过敏反应,可能与患者的过敏体质有关,临床应予注意。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岗梅根

药材名称岗梅根

拼音Gǎnɡ Méi Gēn

英文名Roughhaired Holly Root

别名糟楼星、金包银、上甘草、点秤根、天星根、七星蔃、山梅根、乌皮柴、西解柴。

出处出自《生草药性备要》。

来源药材基源:为冬青科植物梅叶冬青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Ilex asprella (Hook.f.et Arn.)Champ.ex Benth.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挖根部,洗去泥土,晒干。

原形态梅叶冬青 落叶灌木,高3m。小枝无毛,绿色,干后褐色,长枝纤细,均是明显的白色皮孔。叶互生;叶柄长3-8mm;叶片膜质,卵形或卵状椭圆形,长3-7cm,宽1.5-3cm,先端渐尖成尾状,基部宽楔形,边缘具钝锯齿,中脉上面稍凹下,侧脉6-8对,网脉不明显,上面或仅脉上有微毛,下面无毛。花白色,雌雄异株;雄花2-3朵簇生或单生叶腋,花4-5数,花萼直径2.5-3mm,无毛,裂片阔三角形或圆形,基部结合;雌花单生叶眼,花梗长2-2.5cm,果时可长达3cm,无毛,4-6数,花萼直径2.5-3mm,花瓣基部结合,子房球状卵形,直径约1.5mm,花柱明显,柱头盘状。果球形,熟时黑紫色,直径5-6mm,果梗长2-3cm,分核4-6颗,背部有深沟,内果皮石质。花期4-5月,果期7-8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常生于海拔400-1000m的山谷路旁灌丛中或阔叶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西、福建、台湾、湖南、广东、广西等地。

栽培生物学特性 喜温暖湿润的气候。对土壤要求不严,除盐碱地和渍水地外,在肥沃或瘦瘠的地方均可生长,但需要荫蔽,适宜在疏松、排水良好的砂质壤上上栽培。

栽培技术 用种子繁殖。秋季来收成熟果实,晾干后放布袋贮藏。翌年春条播,按30cm的行距开浅沟,播后,覆细土,盖草,浇水保湿。当苗高30-35cm时,按行株距150cm×150cm开坑种植。

性状性状鉴别 根略呈圆柱形,稍弯曲,有分枝;长30-50cm,直径1.5-3cm。表面灰黄色至灰褐色,有纵皱纹及须根痕。质坚硬,不易折断。气微,味先苦后甜。商品为近圆形片或段,皮部较薄,木部较宽广,浅黄色,可见放射状纹理及多数不规则环纹。

显微鉴别 根横切面:木栓层为10余列木栓细胞。中柱鞘为多数石细胞,断续排列成环,石细胞呈长圆形或类方形,直径20-50μm,壁较厚,有壁孔。韧皮部狭窄。束内形成层明显。木质部导管呈单行或2-3个排列,直径40-70μm;木纤维发达;射线宽2-10数列细胞,径向延长,有壁孔;整个木质部可见由1-2列扁平细胞形成的生长轮。薄壁细胞中含淀粉粒。

药理作用用离体豚鼠心脏灌流岗梅注射液(以乙醇、NaHSO3处理后之水溶液)有增加冠脉流量、加强心收缩力的作用;在家兔以垂体后叶素引起的急性心肌缺血的心电图上,对T波的改变(高耸)有保护作用,S-T段偏移及节律紊乱亦有一定减少。

鉴别理化鉴别 (1)取本品细粉0.5g,加50%乙醇10ml,回流提取30min,滤过,滤液蒸干,残渣用冰醋酸1ml和醋酐1ml溶解,再滴加浓硫酸,立即变为紫色,4h后也不褪色。(检查三萜皂甙)(2)取本品水煎液1ml,加5%a-萘酚乙醇溶液2-3滴,摇匀,沿试管壁缓缓加入适量浓硫酸,在试液及浓硫酸的交界处,很快形成紫色环。(检查糖)(3)取本品细粉O.5g,加乙醇10ml,回流提取30min,滤液蒸干,加稀盐酸10ml溶解残渣,滤过。取滤液加碘化铁钾试液,发生棕红色沉淀;加碘化汞钾试液,发生黄色沉淀;加硅钨酸试液,发生浅黄色沉淀。(检查生物碱)

性味苦;甘;寒

归经肺;肝;大肠经

功能主治清热;生津;散瘀;解毒。主感冒;头痛;眩晕;热病烦渴;痧气;热泻;肺痈;百日咳;咽喉肿痛;痔血;淋病;疔疮肿毒;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0-60g。外用:适量,捣敷。

注意脾胃虚寒者慎用;孕妇慎用。

各家论述1.《生草药性备要》:杀虫,理跌打损伤。

2.《岭南采药录》:清热毒。煎凉茶多用之。又治疥虫。

3.《陆川本草》:清凉解毒,生津止泻。治热病口燥渴,热泻,一般喉疾。

4.《南宁市药物志》:清热解毒,润肺止渴。治喉痛口渴,咳血,痧气。

5.《实用中草药》:治急性扁桃体炎,咽喉炎,肺脓肿,感冒。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蜂糖罐

    药材名称蜂糖罐拼音Fēnɡ Tánɡ Guàn别名蜜糖罐、蜂糖花、蜜桶花、猫花来源玄参科来江藤属植物来江藤Brandisia hancei Hook. f.,以全株入药。全年可采,

  • 鼹鼠

    《全国中草药汇编》:鼹鼠药材名称鼹鼠拼音Yǎn Shǔ别名缺齿鼹来源食虫目鼹鼠科缺齿鼹Mogera robusta Nehring,以全体入药。生境分部东北。功能主治解毒,理气。主治疔肿,痔疮,淋病,

  • 长瓣马铃苣苔

    《全国中草药汇编》:长瓣马铃苣苔药材名称长瓣马铃苣苔来源苦苣苔科马铃苣苔属植物长瓣马铃苣苔Oreocharis acericula (S. Moore) Clarke,以全草入药。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

  • 蜈蚣旗根

    《中药大辞典》:蜈蚣旗根药材名称蜈蚣旗根拼音Wú Gōnɡ Qí Gēn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来源为岩蕨科植物耳羽岩蕨的根茎。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15~35厘米。根茎短而直立,密

  • 接骨草

    《中药大辞典》:接骨草药材名称接骨草拼音Jiē Gǔ Cǎo别名红母鸡药(《南宁市药物志》),红毛母鸡、壮阳草(《广西药植名录》)。出处《南宁市药物志》来源为豆科植物舞草的枝叶。全年可采。原形态舞草(

  • 九莲灯

    药材名称九莲灯拼音Jiǔ Lián Dēnɡ英文名Plicate Twayblade别名石梅、石杨梅、石仙桃、石虾、鬼子头、七仙桃、穿线草、疳肿药、烂疮薯、叶上果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来源药材基

  • 长管香茶菜

    药材名称长管香茶菜别名铁菱角、四角薄荷、溪薄荷、铁拳头来源唇形科长管香茶菜Rabdosia longituba (Miq.) Hara [Plectranthus longitubus Miq.],以

  • 糯米条

    药材名称糯米条拼音Nuò Mǐ Tiáo英文名Chinese Abelia别名茶条树、小榆蜡叶、小垛鸡、山柳树、毛蜡叶子树、水蜡、白花树出处始载于《植物名实图考》。来源药材基源:为忍冬科植物糯米条的茎

  • 山李子

    药材名称山李子拼音Shān Lǐ Zi英文名Root or bark of Turbestan Barberry别名刺黄柏、则热克出处出自《新疆中草药手册》。新疆农村、牧区用黑果小檗的果(山李子),治

  • 尖叶川黄瑞木

    药材名称尖叶川黄瑞木拼音Jiān Yè Chuān Huánɡ Ruì Mù来源药材基源:为山茶科植物尖叶川黄瑞木的全株。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dinandra bockiana Pritz.ex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