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干檀香根

干檀香根

药材名称干檀香根

拼音Gān Tán Xiānɡ Gēn

来源药材基源:为檀香科植物沙针的根或根皮。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syris wightiana Wall.exWight2.Osyris wightianaWall.ex Wightvar.rotun-difolia(Tam)Tam

采收和储藏:秋、冬季采挖根,除去须根、杂质,洗净,晒干;或剥取根皮,洗净,晒干。

原形态1.灌木或小乔木,高2-5m。枝细长,嫩时呈三棱形。叶片薄革质,灰绿色,椭圆状披针形或椭圆状倒卵形,长2.5-6cm,宽0.6-2cm,先端尖,有短尖头,基部渐狭,下延而成短柄。花小;雄花2-4朵集成小聚伞花序;花梗长4-8mm;花被直径约4mm,裂片3;花盘肉质,弯缺;雄蕊3,花丝很短,不育子房呈微小的突起,位于花盘中央;雌花单生,偶4或3朵聚生;苞片2枚;花梗顶部膨大;花盘、雄蕊如同雄花,但雄蕊不育;两性花外形似雌花,但具发育的雄蕊;胚珠通常3枚,柱头3裂。核果近球形,先端有圆形花盘残痕,成熟时橙黄色至红色,干后浅黑色,直径8-10mm。花期4-5月,果期10月。

2.本变种的叶厚革质,近圆形至阔倒卵形,长12-15mm,宽9-10mm,先端钝或近圆形,基部钝,两面粗糙,密布明显腺体,侧脉不明显;叶柄长1-2mm或近无柄;果直径4.5mm。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1.生于山坡灌丛中或石崖边。

2.生于多石的向阳山坡。

资源分布:1.分布于广西、四川、云南、西藏等地。

2.分布于四川西南部。

性味辛;微苦;性凉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活血止痛。主风湿痹痛;阴虚咳嗽;月经不调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水线草

    药材名称水线草拼音Shuǐ Xiàn Cǎo出处《植物名实图考》来源为茜草科植物水线草的全草。夏、秋采收,鲜用或晒干。原形态水线草,又名:伞房花耳草。一年生、披散、纤弱草本,高15~50厘米

  • 峨山草乌

    《全国中草药汇编》:峨山草乌药材名称峨山草乌拼音é Shān Cǎo Wū来源毛茛科飞燕草属植物卷距飞燕草Delphinium fargesii Franch.,以根入药。初春或秋季采挖,除

  • 红毛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红毛草药材名称红毛草拼音Hónɡ Máo Cǎo别名竹叶草、百日晒、肉草、七日一枝花、鸭舌头、小号鸡舌癀、细竹壳菜、血见愁[广西]来源鸭跖草科水竹草属植物裸花水

  • 鹰爪莲

    《全国中草药汇编》:鹰爪莲药材名称鹰爪莲别名多头风毛菊、蒿枝黑药、鸡冠参、小蓟草[峨山]来源菊科鹰爪莲Saussurea heguensis C. B. Clarke [S. phyllocephal

  • 大良姜

    药材名称大良姜拼音Dà Liánɡ Jiānɡ别名山姜、良姜(《广西中草药》)。出处《广西中药志》来源为姜科植物大高良姜的根茎。2~3月采挖根茎,洗净、晒干。或切片晒干。原形态大高

  • 奴柘刺

    《中药大辞典》:奴柘刺药材名称奴柘刺拼音Nú Zhè Cì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桑种植物小柘树的棘刺。性味《本草拾遗》:"味苦,小温,无毒。"功能主治

  • 麦冬

    《中国药典》:麦冬药材名称麦冬拼音Mài Dōnɡ英文名RADIX OPHIOPOGONIS别名麦门冬、沿阶草来源本品为百合科植物麦冬(沿阶草)Ophiopogon japonicus (T

  • 涩梨

    药材名称涩梨拼音Sè Lí别名山楂、山楂果、台湾苹果、山仙查来源药材基源:为蔷薇科植物台湾林檎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alus doumeri(Bois)Chev.[Pirus doumeri

  • 小灰包

    药材名称小灰包别名小马勃、小马庇包、小药包来源真菌类担子菌纲灰包目灰包科小灰包Lycoperdon pusillum Batsch ex Pers.,以子实体入药。生境分部夏、秋雨后,产生在草地上。分

  • 木馒头

    《中药大辞典》:木馒头药材名称木馒头拼音Mù Mán Tou别名木莲(《本草拾遗》),水馒头(《岭外代答》),鬼馒头(《纲目》),蔓头萝(《生草药性备要》),凉粉果、木铎,桔杷、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