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扛板归根

扛板归根

《中药大辞典》:扛板归根

药材名称扛板归根

拼音Kánɡ Bǎn Guī Gēn

出处《福建民间草药》

来源为蓼科植物扛板归根

化学成分根和根茎含靛甙,并含少量大黄索和大黄酚根皮含鞣质33%。

功能主治治对口疮,痔疮瘘管。

复方①治对口疮:鲜扛板归根二两。水煎服;另取鲜叶捣烂敷患处。(《福建中草药》)

②治痔疮瘘管:扛板归鲜根八钱至一两二钱(干品六至八钱)。炒焦,放冷后,和红薯烧酒十两至一斤炖一小时,饭前服,日服一次。或取根和瘦猪肉四至六两,红薯烧酒十至十二两,炖两小时,饭前服,日服一次。(《福建民间草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扛板归根

药材名称扛板归根

拼音Kánɡ Bǎn Guī Gēn

别名杠板归根、河白草

出处出自《福建民间草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蓼科植物扛板归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olygonum perfoliatum L.

采收和储藏:夏季采挖根部,除净泥土,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蔓生草本,长1-2m。全株无毛;茎有棱,棱上有倒钩刺。叶互生;叶柄盾状着生,凡与叶片等长;托叶鞘叶状,圆形或卵形,抱茎,直径2-3cm;叶片近三角形,长、宽均为2-5cm,淡绿色,下面叶脉疏生钩刺,有时叶缘也散生钩刺。短穗状花序项生或生于上部叶腋,两性花;花小,多数,具苞,苞片圆形,花被白色或淡红色,5裂,裂片卵形,果时增大,肉质,变为深蓝色;雄蕊8;花柱3叉状。瘦果球形,暗褐色,有光泽。花期6-8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荒芜的沟岸、河边及村庄附近。

资源分布:全国均有分布。

化学成分根和根茎含靛甙(indican),并含少量大黄素(emodin)和大黄酚(chrysophanol)。根皮含鞣质33%[1,2]。

药理作用1. 抗菌作用 本品所含成分大黄素,体外实验表明,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福氏痢疾杆菌、甲型链球菌、肺炎链球菌、流感杆菌、卡他球菌以及白喉杆菌、枯草杆菌、副伤寒杆菌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抑作用。对须发癣菌、大小孢子菌等真对抗作用。能杀灰钩端螺旋体[1]。

2.抗肿瘤作用 本品所含成分大黄素对小鼠B16黑色素瘤(BL)有明显抑制作用,对小鼠乳腺癌和艾氏腹水癌(EAC)也对抑制作用[1]。

3.其他作用大黄素有止咳、解痉、降低血压和利尿作用[1]。

性味酸;苦;性平

功能主治解毒消肿。主对口疮;痔疮;肛瘘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鲜品15-30g。外用:适量,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山香草

    药材名称山香草拼音Shān Xiānɡ Cǎo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唇形科植物山香草的全草。秋季采收。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约60~90厘米。茎直立,方形,带紫色,密被短柔毛。叶对生;有柄;叶片卵形或卵

  • 水皂角

    药材名称水皂角拼音Shuǐ Zào Jiǎo别名关门草、山梅豆(《东北药植志》),金豆子(《贵州民间方药集》),水通(《民间常用草药汇编》),山扁豆(《贵阳民间药草》),山茶叶(《东北常用中

  • 寄马桩

    《全国中草药汇编》:寄马桩药材名称寄马桩拼音Jì Mǎ Zhuānɡ别名鸡麻抓、赫勒尼-努德[蒙名]来源百合科天冬属植物戈壁天门冬Asparagus gobicus N. Iran. ex

  • 通花根

    《中药大辞典》:通花根药材名称通花根拼音Tōnɡ Huā Gēn出处《木草便方》来源为五加科植物通脱木的根。10~11月采挖。原形态植物形态详"通草"条。性味①《草木便方》:&qu

  • 木防己花

    药材名称木防己花拼音Mù Fánɡ Jǐ Huā来源药材基源:为防己科植物木防己Cocculus orbiculatus(L.)DC.的花。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occulus orbiculatus

  • 尖尾风根

    《中药大辞典》:尖尾风根药材名称尖尾风根拼音Jiān Wěi Fēnɡ Gēn出处《本草求原》来源为马鞭草科植物尖尾风的根。性味辛苦,温。①《生草药性备要》:"味辛,性温。"②《本

  • 狐四足

    《中药大辞典》:狐四足药材名称狐四足拼音Hú Sì Zú出处《纲目》来源为犬科动物狐的足。功能主治《纲目》:"治痔漏下血。"复方治痔漏反花泻血者:狐四

  • 毛枝卷柏

    药材名称毛枝卷柏拼音Máo Zhī Juǎn Bǎi别名拨云丹、岩白草、土柏子来源药材基源:为卷柏科植物毛枝卷柏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elaginella braunii Bak.采收和储藏:

  • 紫茎棱子芹

    药材名称紫茎棱子芹来源伞形科紫茎棱子芹Pleurospermum hookeri C. B. Clarke,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西藏。性味辛,温。功能主治理气活血,止痛。主治月经不调,瘀滞腹痛。用法用

  • 鸡排骨草

    药材名称鸡排骨草别名刺蕊草、牛虱麻、高脚流明草来源唇形科鸡排骨草Pogostemon glaber Benth.,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云南、贵州、广东。性味苦,凉。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止血。主治肺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