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橙子皮

橙子皮

《中药大辞典》:橙子皮

药材名称橙子皮

拼音Chénɡ Zi Pí

出处《开宝本草》

来源芸香科植物香橙果皮

化学成分果皮含橙皮甙、挥发油、果胶、胡萝卜素等。挥发油中主要为牻牛儿醛、柠檬烯等;还分离到大牻牛儿烯B、大牻牛儿烯D和双环大牻牛儿烯。

性味苫辛,温,

①《食疗本草》:"温。"

②《开宝本草》:"味苦辛,温。"

③《随息居饮食谱》:"甘辛。"

功能主治化痰,利膈,消食,止呕,杀鱼、蟹毒。

①《食疗本草》:"去恶心胃风,取其皮和盐贮之。"

②《开宝本草》:"散肠胃恶气,消食,去胃中浮风气。"

③《纲目》:"糖作橙丁,甘美,消痰下气,利膈宽中,解酒。"

④《随患居饮食谱》:"止呕醒胃,杀鱼、蟹毒。"

用法用量内服:盐腌、糖渍或捣饼研末。

复方①宽中、快气、消酒:橙子大者三斤(破去核,切作片于,连皮用),生姜五两(去皮,切片,焙干)。上件于净砂盆内烂研如泥,入炙甘草末二两,檀香末半两,并搜和捏作饼子,焙干为细末,每服一钱,入盐少许,沸汤点服。(《杨氏家藏方》香橙汤)

②生津舒郁,辟臭解酲,化浊痰,御岚瘴,调和肝胃,定痛止呕:橙皮二斤(切片),白沙糖四两,乌梅肉二两。同研烂,入甘草末一两,檀香末五钱,捣成小讲,收干藏之。汤瀹代茶或噙化。(《随息居饮食谱》香橙饼)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橙子皮

药材名称橙子皮

拼音Chénɡ Zi Pí

英文名Pell of Sweet Orange

别名橙皮

出处出自《开宝本草》

来源药材基源:为芸香科植物香橙Citurs junos Tanaka的果皮。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itrus junos Tanaka

采收和储藏:秋季剥取成熟果实的果皮,切片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香橙 常绿小乔木,高可达6m。枝细而短,有棘刺。叶互生,单身更叶;叶柄长1-2.5 cm,有阔翼;叶片长卵形或椭圆形,长3-6cm,宽1.5-3.5cm,无端渐尖微凹,基部圆形或圆楔形,全缘或有波状齿,表面绿色,背面黄绿色,侧脉密。花白色,单生或簇生于叶腋;萼片5,裂片三角形;花瓣5,倒卵状长椭圆形;雄蕊14-22,基部连合;花柱短于雄蕊,柱头长圆形。果实扁圆形,横径5-6cm,果皮多皱,油胞凹入,瓤囊9-11瓣,排列不整齐,味极酸。种子20-25颗,长约1.4cm,浅棕色,多胚,子叶白色。花期5月,果熟期10月下旬。

生境分部陕西、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贵州、云南等地有栽培。

化学成分果皮含橙皮甙(hesperidin),挥发油,果胶(pectin),胡萝卜素。挥发油中主要为牻牛儿醛(geranial),柠檬烯(limonene)等;还分离到大牻牛儿烯(germacrene)B、D和双环大牻牛儿烯(bicyclogermacrene)。还含辛弗林(synephrine),N-甲基酪胺(N-methyltyramine),2,6-二甲基-6-羟基-7-辛烯-4-酮(2,6-dimethyl-6-hydroxyoct-7-en-4-one),2,6-二甲基-6-羟基-2,7-辛二烯-4-酮(2,6-dimethyl-6-hydroxyocta-2,7-dien-4-one),(-)-顺式-3,5,7-三羟基-3’-甲氧基黄烷酮-7-(2-O-a-鼠李糖基-β-葡萄糖甙)[(-)-cis-3,5,7-trihydroxy-3'-methoxyfla-vanone 7-(2-O-a-rhamnosyl-β-glucoside)],柚皮素 7-[(a-鼠李糖基(l→2)]-[a-鼠李糖基(1→)-β-葡萄糖甙{naringenin 7-[a-rhamnosyl(1→2)-[a-rhamnosyl(1→6)]-β-glucoside}。

性味苦;辛;温

归经脾;肺经

功能主治快气利隔;化痰降逆;消食和胃;解酲;杀鱼蟹毒。主胸膈气滞;咳嗽痰多;饮食不消;恶心呕吐;醉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或盐腌、糖渍;或作饼研末。

复方1)宽中、快气、消酒:橙子大者三斤(破去核,切作片子,连皮用),生姜五 两 (去皮,切片,焙干)。上件于净砂盆内烂研如泥,入炙甘草末二两 ,檀香末半两,并 搜和捏作饼子,焙干为细末,每服一钱,入盐少许,沸汤点服。(《杨氏家藏方》香橙汤)(2)生津舒郁,辟臭解酲,化浊痰,御岚瘴,调和肝胃,定痛止呕:橙皮二斤(切

各家论述1.《食疗本草》:去恶心胃风,取其皮和盐贮之。

2.《开宝本草》:散肠胃恶气,消食 ,去胃中浮风气。

3.《纲目》:糖作橙丁,甘美,消痰下气,利膈宽中,解酒。

4.《随息居饮食谱》:止呕醒胃,杀鱼、蟹毒。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公英叶风毛菊

    药材名称公英叶风毛菊拼音Gōnɡ Yīnɡ Yè Fēnɡ Máo Jú英文名dandelion Saussurea出处始载于《青藏高原药物图鉴》。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蒲公英叶风毛菊的全草。拉丁植

  • 胡黄连

    《中国药典》:胡黄连药材名称胡黄连拼音Hú Huánɡ Lián英文名RHIZOMA PICRORHIZAE别名假黄连来源本品为玄参科植物胡黄连Picrorhiza sc

  • 鹅肉

    《中药大辞典》:鹅肉药材名称鹅肉拼音é Ròu出处《别录》来源为鸭科动物鹅的肉。原形态鹅(《尔雅》),又名:舒雁(《尔雅》),家雁(《纲目》)。体长约60厘米。嘴扁阔,前额有肉瘤,

  • 鹿骨

    《中药大辞典》:鹿骨药材名称鹿骨拼音Lù Gǔ出处《别录》来源为鹿科动物梅花鹿或马鹿的骨骼。性味《药性论》;"味甘,微热,无毒。"功能主治补虚羸,强筋骨。①《别录》:&q

  • 荩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荩草药材名称荩草拼音Jìn Cǎo别名绿竹、马耳草、马耳朵草、中亚荩草来源禾本科荩草Arthraxon hispidus (Thunb.)Makino var. cent

  • 水蜈蚣

    《全国中草药汇编》:水蜈蚣药材名称水蜈蚣拼音Shuǐ Wú Gōnɡ别名金钮草、三荚草、散寒草[四川]、球子草、疟疾草、金牛草来源为莎草科水蜈蚣属植物短叶水蜈蚣Kyllinga brevif

  • 鸭脚艾

    《全国中草药汇编》:鸭脚艾药材名称鸭脚艾拼音Yā Jiǎo ài别名四季菜、真珠菜、珍珠菊、肺痨草、鸭脚菜、甜菜子、刘寄奴[广西]来源菊科艾属植物白苞蒿Artemisia lactiflor

  • 斑茅

    《中药大辞典》:斑茅药材名称斑茅拼音Bān Máo别名大密(《岭南科学》),芭茅(江西《草药手册》)。出处江西《草药手册》来源为禾本科植物斑茅的根。夏、秋采收。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2~4米或

  • 唢呐花

    《全国中草药汇编》:唢呐花药材名称唢呐花拼音Suǒ Nà Huā别名炮胀花、炮胀筒、金鸡豇豆、两头毛、麻叶子、羊胡子草、羊奶子、燕山红、岩喇叭花来源紫葳科角蒿属植物毛子草Incarville

  • 赤铜屑

    《中药大辞典》:赤铜屑药材名称赤铜屑拼音Chì Tónɡ Xiè别名热铜末(《圣惠方》),铜末(《朝野佥载》),铜落、铜花、铜粉、铜砂(《纲目》),红铜未(《本草汇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