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檀根

檀根

《中药大辞典》:檀根

药材名称檀根

拼音Tán Gēn

出处《本草拾遗》

来源为豆科植物黄檀根皮

原形态黄檀,又名:檀、水檀(《本草拾遗》),望水檀(《群芳谱》)。

乔木,高7~20米。树皮暗灰色,粗糙而成薄片剥落;小枝绿灰色,平滑无毛.有皮孔。单数羽状复叶,互生;小叶7~13,总叶柄圆筒状,平滑无毛;小叶倒卵形,长4厘米左右,宽2厘米许,先端微凹,基部圆形,表面暗绿色,有光泽,背面带蓝绿色,有网脉,两面平滑无毛,具有短柄。花黄色,很小,成顶生或腋生的圆锥花序;萼钟状,5裂,被有绢状灰色短柔毛;花冠蝶形,旗瓣圆形,先端微缺;雄蕊10,下部连合为一体,花丝上部分离;子房平滑无毛,具有短柄,胚珠3颗,花柱甚短,柱头头状。荚果带状扁平,先端微尖,长达8厘米,宽1厘米以上,平滑无毛,内含肾形种子1~3颗。花期7月。果期8~9月。

生境分部生长于山坡、溪边及山沟旁边的林地。分布江西、河南、江苏、安徽、浙江、福建、山东、四川等地。

性味①《本草拾遗》:"有小毒。"

②《纲目》:"辛,平,有小毒。";

功能主治《本草拾遗》:"主疮疥,杀虫。"

用法用量外用:研末调敷。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檀根

药材名称檀根

拼音Tán Gēn

英文名Root-bark of Hupeh Rosewood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拾遗》。

1.《本草拾遗》:檀树,取其皮和榆皮食之可断谷。又有一种,叶如檀,高五、六尺,生高原,花四月开,色正紫,亦名檀,根如葛。

2.《本草图经》:檀木,生江淮及河朔山中。其木作斧柯中者。

来源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黄檀的根或根皮。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albergia hupeana Hance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挖,洗净,切碎晒干。

原形态黄檀 乔木,高10-17m。树皮灰色。奇数羽状复叶,互生,长15-25cm,叶轴及小叶柄有疏柔毛;托叶早落,小叶片9-11,长圆形或宽椭圆形,长3.5-5.5cm,宽1.5-3cm,先端钝,微缺,基部圆形。圆锥花序顶生或生在上部叶腋间;花梗有锈色疏毛;花萼钟状,萼齿5,不等长,最下面一个披针形,较长,上面2个宽卵形,连合,两侧2个卵形,较短,有锈色柔毛;花冠淡紫色或白色,瓣片基部有长爪,旗瓣圆形,先端微缺,雄蕊10个,为二体,(5)﹢(5);子房有柄,柱头头状。荚果长圆形,扁平,长3-7cm,有种子1-3颗。花期7月,果期8-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多石的山坡灌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华东、西南及湖北、湖南、广东、广西等地。

化学成分黄檀树皮含黄酮类化合物:右旋来欧卡品(leiocarpin),左旋来欧辛(leiocin),芹菜素(apigenin),异鼠李素(isorhamnetin),三萜糖甙:3β,22β-二羟基-12-齐墩果烯-29-酸-3-O-α-L-吡喃鼠李糖基-(1→2)-β-D-吡喃半乳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醛酸甙[3β,22β-dihydroxyolean-12-en-29-oic acid-3-O-α-L-rhamnopyranosyl-(1→2)-β-D-galactopyranosyl-(1→2)-β-D-glucuronopyranosiduronic acid],3β,21β,22β-三羟基12-齐墩果烯-29-酸-3-O-α-L-吡喃鼠李糖基-(1→2)-β-D-吡喃半乳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醛酸甙[3β,21β,22β-trihydroxyolean-12-en-29-oic acid-3-O-α-L-rhamnopyranosyl-(1→2)-β-D-galactopyranosyl-(1→2)-β-D-glucuronopyranosiduronic acid]及槐花皂甙Ⅲ(kaikasaponinⅢ)。

性味辛苦;平;有小毒

归经心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止血消肿。主疮疖疔毒,毒蛇咬伤,细菌性痢疾,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外用:适量,研末调敷。

各家论述《本草拾遗》:主疮疥,系虫。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新疆卫矛

    《全国中草药汇编》:新疆卫矛药材名称新疆卫矛别名鬼箭羽来源卫矛科新疆卫矛Euonymus semenovii Regel et Herb.,以带翅的嫩枝、根入药。生境分部新疆。功能主治破血消瘀,活血止

  • 滨旋花

    药材名称滨旋花拼音Bīn Xuán Huā别名马鞍藤、肾叶天剑来源旋花科打碗花属植物肾叶打碗花Calystegia soldanella (L.)R. Brown,以全草及根状茎入药。秋冬采

  • 海狗油

    药材名称海狗油拼音Hǎi Gǒu Yóu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海豹科动物海豹的脂肪油。取海豹的脂肪,入锅熬炼,滤取净曲。原形态参见"海狗肾"条性味性热。功能主治善消利。治

  • 小龙胆草

    药材名称小龙胆草拼音Xiǎo Lónɡ Dǎn Cǎo别名青鱼胆草、雪里梅、小内消、细龙胆、凤凰花、小雪里梅、寒风草、小青鱼胆、小酒药花根、星秀花、血龙胆、青鱼胆、疔药、小龙胆、傍雪开、龙胆草、胆草、

  • 钗子股

    《全国中草药汇编》:钗子股药材名称钗子股拼音Chāi Zǐ Gǔ别名牛角兰、寄生兰、鹿角草、吊竹来源为兰科钗子兰属植物钗子股Luisia hancockii Rolfe.,以全草入药。功能主治散风祛痰

  • 蓍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蓍草药材名称蓍草拼音Shī Cǎo别名一支蒿、蜈蚣草、蜈蚣蒿、飞天蜈蚣、锯草来源菊科蓍属植物蓍草Achillea alpina L.、千叶蓍A. millefolium L.和西南

  • 福建胡颓子叶

    药材名称福建胡颓子叶拼音Fú Jiàn Hú Tuí Zǐ Yè出处厦门《新疗法与中草药选编》来源为胡颓子科植物福建胡颓子的叶片。原形态植物形态详&q

  • 牛耳枫子

    《中药大辞典》:牛耳枫子药材名称牛耳枫子拼音Niú ěr Fēnɡ Zǐ别名土鸦胆子(《广西中药志》),羊屎子(《中药材手册》)。出处《南宁市药物志》来源为交让木科植物牛耳枫的果实。秋后果实

  • 石老虎

    药材名称石老虎别名石参、岩五加、石丁香来源茜草科石老虎Hymenopogon parasiticus Wall. var. longiflorus How,以根、全草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微苦、涩,

  • 油棕根

    药材名称油棕根拼音Yóu Zōnɡ Gēn来源药材基源:为棕榈科植物油棕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taeis guineensis Jacq.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挖,洗净,切段,晒干。原形态油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