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沙苑子

沙苑子

《中国药典》:沙苑子

药材名称沙苑子

拼音Shā Yuàn Zǐ

英文名SEMEN ASTRAGALI COMPLANATI

别名蒺藜、蔓黄芪、夏黄草、沙苑蒺藜

来源本品为豆科植物扁茎黄芪Astragalus complanatus R.Brown.的干燥成熟种子。秋末冬初果实成熟尚未开裂时采割植株,晒干,打下种子,除去杂质,晒干。

性状本品略呈肾形而稍扁,长2~2.5mm,宽1.5~2mm,厚约1mm。表面光滑,褐绿色或灰褐色,边缘一侧微凹处具圆形种脐。质坚硬,不易破碎。子叶2,淡黄色,胚根弯曲,长约1mm。无臭,味淡,嚼之有豆腥味。

鉴别取本品1g,捣碎,加乙醚10ml,置温水浴上回流10分钟,滤过,弃去醚液。残渣挥尽乙醚,加甲醇5ml,加热回流10分钟,滤过。取滤液1 滴,点于色谱滤纸上,置紫外光灯(365nm)下观察,显紫红色荧光,再加甲醇2 滴使斑点扩散,紫红色环内有一亮黄色环。

炮制沙苑子:除去杂质,洗净,干燥。盐沙苑子:取净沙苑子,用盐水拌匀,放锅内炒干,晾凉(每100斤加盐2斤用开水化开)。

性味甘,温。

归经归肝、肾经。

功能主治温补肝肾,固精,缩尿,明目。用于肾虚腰痛,遗精早泄,白浊带下,小便余沥,眩晕目昏。

用法用量9~15g。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

摘录《中国药典》

《中药大辞典》:沙苑子

药材名称沙苑子

拼音Shā Yuàn Zǐ

别名沙苑蒺藜、同州白蒺藜、沙苑白蒺藜(《本草图经》),沙苑蒺藜子(《本草求原》),潼蒺藜(《本草便读》),沙蒺藜(《增订伪药条辨》),夏黄草(《吉林中草药》)。

出处临证指南医案

来源为豆科植物扁茎黄芪黄芪种子。秋末冬初,果实成熟而尚未开裂时连茎割下,晒干后打下种子,去净杂质,再晒干。

原形态①扁茎黄芪又名:蔓黄芪

多年生高大草本,高可达1米以上,全体被短硬毛。主根粗长,茎略扁,偃卧。单数羽状复叶,互生,具短柄;托叶小,披针形;叶柄短,叶片椭圆形,长6~14毫米,宽3~7毫米,先端钝或微缺,有细尖,基部钝形至钝圆形,全缘,上面绿色,无毛,下面灰绿色。总状花序腋生;总花梗细长;小花3~9朵,小花梗基部有1线状披针形的小苞片;花萼钟形,绿色,先端5裂,外侧被黑色短硬毛,萼筒基部有2枚卵形的小苞片,外侧密被短硬毛;花冠蝶形,黄色,旗瓣近圆形,先端微凹,基部有爪,长约10毫米,宽约8毫米,翼瓣稍短,龙骨瓣与旗瓣等长;雄蕊10,9枚合生,1枚分离;雌蕊超出雄蕊之外,子房上位.密被白色柔毛,有子房柄,花柱无毛,柱头有画笔状白色髯毛。荚果纺锤形,长3~4厘米,先端有较长的尖喙,腹背稍扁,被黑色短硬毛,内含种子20~30粒。种子圆肾形。花期8~9月。果期9~10月。

生于山野。分布辽宁、吉林、河北、陕西、甘肃、山西、内蒙古等地。

②华黄芪

多年生草本,高20~100厘米。茎直立,有条棱,近无毛。单数羽状复叶,长8~12厘米;小叶21~31,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长1.5~2厘米,宽5~9毫米,先端钝,有短尖,基部圆形或渐狭,上面无毛,下面疏生短柔毛。总状花序腋生;花多数;萼钟状,膜质,萼齿三角披针形,近无毛;花冠黄色,长约1.5厘米,翼瓣长为龙骨瓣的2/3;子房有长柄。荚果椭圆形,长1~1.5厘米,宽8~10毫米,革质,膨胀,密生横纹,成熟后开裂。种子10~12,肾形,种脐凹陷较深,黄褐色。

生山坡、路旁、砂地、河边。分布河北、河南、山东、内蒙古以及东北等地。

同属植物直立黄芪,多年生草本,高20~30厘米。叶互生,单数羽状复叶,小叶7~23,椭圆形或长椭圆形。总状花序,花密,多数;翼瓣比旗瓣短,花冠蓝紫色或紫红色。花期7~8月。分布吉林、辽宁、内蒙古、甘肃、宁夏、新疆。其种子亦同等入药。

性状①扁茎黄芪的干燥种子呈肾脏形而稍扁,长约2毫米,宽约1.5毫米,厚不足1毫米。表面灰褐色或绿褐色,光滑。一边微向内凹陷。在凹入处有明显的种脐。质坚硬不易破碎。子叶2枚淡黄色,略为椭圆形,胚根弯曲。无臭,味淡,嚼之有豆腥气。以饱满、均匀者为佳。

主产陕西、山西等地.

②华黄芪的干燥种子呈较规则的肾形,颗粒饱满,长2~2.8毫米,宽1.8~2毫米。表面暗绿色或棕绿色,光滑。腹面中央微凹陷处有种脐。质坚硬,不易破碎。气微,味淡。

主产河北。

炮制沙苑子:拣去杂质,漂净泥沙,捞出,晒干。盐沙苑子:取拣净的沙苑子,用盐水喷拌均匀,置锅内,文火微妙至于燥,取出放凉。(每沙苑子100斤,用盐2斤,加适量开水化开澄清)

性味甘,温。

①《纲目》:"甘,温,无毒。"

②《本草汇言》:"味甘兼苦。"

归经入肝、肾经。

①《本草通玄》:"走肾、肝二经。"

②《本草再新》:"入心、肾二经。"

功能主治补肝,益肾,明目,固精。治肝肾不足,腰膝酸痛,目昏,遗精早泄,小便频数,遗尿,尿血,白带。

①《本草衍义》:"补肾。"

②《纲目》:"补肾,治腰痛泄精,虚损劳乏。"

③《本草从新》:"补肾,强阴,益精,明目。治带下,痔漏,阴癀。性能固精。"

④《医林纂要》:"坚肾水,泻邪湿,去症瘕痔瘘。"

⑤《会约医镜》:"止遗沥,尿血,缩小便。"

⑥《本草求原》:"治肺痿,肾冷,尿多,遗溺,明目,长肌肉。亦治肝肾风毒攻注。"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3钱;或入丸、散。

注意相火炽盛,阳强易举者忌服。

本经逢原》:"肾与膀胱偏于热者禁用。"

复方①治精滑不禁:沙苑蒺藜(炒)、芡实(蒸)、莲须各二两,龙骨(酥炙)、牡蛎(盐水煮一日一夜,煅粉)各一两。共为末,莲子粉糊为丸,盐汤下。(《医方集解》金锁固精丸)

②治肾虚腰疼:沙苑子一两。水煎,日服二次。(《吉林中草药》)

③治脾胃虚,饮食不消,湿热成臌胀者:沙苑蒺藜二两(酒拌炒),苍术八两(米泔水浸一日,晒干,炒)。共研为末。每服三钱,米汤调服。(《本草汇言》)

④治目昏不明:沙苑子三钱,茺蔚子二钱,青葙子三钱。共研细末。每次一钱,日报二次。(《吉林中草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壶卢子

    《中药大辞典》:壶卢子药材名称壶卢子拼音Hú Lú Zǐ出处《纲目》来源为葫芦科植物瓢瓜的种子。秋后采取成熟果实,剖取种子,晒干。功能主治《御药院方》:"治齿龈或肿或露,

  • 甘菊花露

    药材名称甘菊花露拼音Gān Jú Huā Lù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菊花的蒸馏液。原形态形态详"菊花"条。性味《中国医学大辞典》:"甘苦:微寒,无毒。

  • 红马蹄乌

    《全国中草药汇编》:红马蹄乌药材名称红马蹄乌拼音Hónɡ Mǎ Tí Wū别名金边莲、马蹄草、红马蹄窝、酸猪草来源蓼科山蓼属植物中华山蓼Oxyria sinensis Hemsl.

  • 重楼

    《中国药典》:重楼药材名称重楼拼音Zhònɡ Lóu英文名RHIZOMA PARIDIS别名七叶一枝花、金线重楼、灯台七、铁灯台、蚤休、草河车、白河车、枝花头、海螺七、螺丝七来源本

  • 卷茎蓼

    药材名称卷茎蓼拼音Juǎn Jīnɡ Liǎo别名烙铁头、荞麦葛来源药材基源:为蓼科植物卷茎蓼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olygonum convolvulus L.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

  • 狗舌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狗舌草药材名称狗舌草拼音Gǒu Shé Cǎo别名狗舌头草、白火丹草、铜交杯、糯米青、铜盘一枝香来源菊科千里光属植物狗舌草Senecio kirilowii Turcz.

  • 屈头鸡

    《全国中草药汇编》:屈头鸡药材名称屈头鸡别名树屈头鸡来源白花菜科山柑属植物屈头鸡Capparis versicolor Griff.[C. Koi Merr. et Chum],以根及果实入药。秋季采

  • 定经草

    药材名称定经草拼音Dìnɡ Jīnɡ Cǎo别名水辣椒、四方草、兰花仔(《广西药植名录》),惊风榴、四角草(《福建中草药》)。出处《泉州本草》来源为玄参科植物长蒴母草的全草。1~10月间采。

  • 跌破勒

    药材名称跌破勒拼音Diē Pò Lè英文名Seed of Longleaf Xylosma别名小角刺、铁梨木、凿子树出处出自《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来源药材基源:为大风子科植物长叶柞木的叶、刺及种子

  • 香草仔

    药材名称香草仔别名香毛草、小香草、唐古特缬草来源败酱科缬草属植物小缬草Valeriana tangutica Batal.,以带根全草入药。7~9月采收,去杂质,晒干。性味甘、微辛、苦,平。功能主治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