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洋虫

洋虫

《中药大辞典》:洋虫

药材名称洋虫

拼音Yánɡ Chónɡ

别名九龙虫(《纲目拾遗》)。

出处《药性考》

来源为拟步虫科昆虫洋虫全虫

原形态身体长椭圆形,长6毫米,暗黑色,有光泽,触角、口器、足红黑色。头散布颇密的小刻点,前端有横洼,两僻有小窝。眼颇大。触角粗,4~10节宽过于长,末节略较窄,较长,几乎呈圆形。前胸短,宽过于长,并不窄于鞘翅,前端窄,两端近基部略缩窄;背面两侧略洼,前端中间有时有小窝;后缘两端有宽而浅的凹;后角钝直角形,前角钝。小盾板钝倒卵形,散布极小刻点。鞘翅颇细长,刻点行细,行间有颇密刻点。腹部刻点密。成虫寿命约3个月。

生境分部分布菲律宾、越南、印度尼西亚、南太平洋菲吉群岛及我国海南。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等地有饲养。

性味《纲目拾遗》:"性温。"

功能主治活血祛瘀,温中理气。治劳伤咳嗽,吐血,中风瘫痪,跌打损伤,心胃气痛,噎膈反胃。

①《药性考》:"活吞数枚,止血,(治)劳怯。"

②《纲目拾遗》:"行血分,暖脾胃,和五脏,健筋骨,去湿搜风,壮阳道,治怯弱。""治老人不寐,茯苓引;小儿夜啼,朱砂引;女童夜溺,枸杞引;少妇阴寒,附子引;痈疽发背,沉香末引;舌燥作渴,麦冬引;眼目闭痛,甘草引;耳鸣耳聋,当归引;感冒风寒,防风引;中湿瘟毒,苍术引;跌打损伤,全蝎引;酒醉伤人,葛花引;怒气伤人,沉香引;绞肠痧痛,青蒿引。以上诸症,俱用虫十四个,好陈酒冲服。"

用法用量内服:生吞、研末或入丸剂。外用:捣敷。

复方①治五劳七伤:白茯苓三钱,洋虫七个。捣烂。每日空心酒冲服,以复元为止。

②治劳嗽:牛骨髓三钱,核桃肉三钱。共为末,入洋虫七个,再捣为丸,每丸三钱。每日五更衔化一丸。

③治吐血不止,喘息燥热:古墨研浓,贝母三分(研末),洋虫七个。陈酒冲服七次。

④治哮喘:洋虫九个。薄荷汤送。

⑤治胃痛心疼:洋虫七个。木香末冲酒服。

⑧治气痛:洋虫九个。槟榔汤送。

⑦治反胃膈食:生姜七片,装布袋内,入粪坑浸七日,取起,清水洗净,埋土中,一层姜,一层土,七日取起,用阴阳瓦焙干为末。每次一分,用洋虫七个,冲酒服三次。

⑧治伤食:洋虫九个。姜汤送。

⑨治膨胀:洋虫二十四个。薄荷陈皮汤送。

⑩治痢疾:白痢用红糖,红痢用白糖,陈酒冲洋虫七个服。

⑾治中风不语:洋虫二十四个。薄荷、灯心汤送。

⑿治风瘫:洋虫九个。木香汤送。

⒀治急慢惊风:洋虫九个。薄荷杏仁汤送。

⒁治小便不适:灯心、车前各七根,洋虫七个。陈酒冲服。

⒂治梦遗,白浊,血淋,白带;芡实三钱(微炒,研末),白果五枚(去皮、心)。先将药捣烂,再加淫羊藿二钱(去边),广皮二钱,韭子三钱同煎。用洋虫七个,酒冲服。

⒃治经水不调:香附陈皮、益母草当归,元胡索各八分。水煎和酒冲洋虫七个服之。久远者连服数次。

⒄治疟后寒热不调:洋虫七个。未发之先,冲酒服三次。

⒅治无名肿毒:洋虫十六个。陈酒送,五更服。

⒆治打伤:洋虫九个。黑枣薄荷汤送。

⒇治刀斧伤:洋虫捣敷。(选方出《纲目拾遗》)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洋虫

药材名称洋虫

拼音Yánɡ Chónɡ

英文名insect

别名九龙虫

出处出自《药性考》。《纲目拾遗》:洋虫,出外洋,明末年始传入中国;或云出大西洋,康熙初年始有。此物形如米蛘子,初生蚁,如小蚕,久则变黑,如豆瓣,有雌雄,今人用竹筒置谷花饲之。性极畏寒,天冷须藏之怀袖中,夜则置衾褥间,否则冻死。极蕃衍,有饲以茯苓屑、红花、交桂未者,则色红而光泽可爱,入药尤良。

来源药材基源:为拟步虫科动物洋虫的全虫。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artianus dermestoides (Chevrolata).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捕捉。可用筛集法或甜食诱捕法。收集后用清水洗净,热水烫死,然后晒干或烘干;亦可鲜用。

原形态洋虫,全体长椭圆形,长4-6cm,宽1.5-1.9mm。头部和前胸背板黑色,鞘翅黑棕色。上唇、触角棕褐色。胸部腹面、足及腹部腹面深棕褐色。头顶密布小刻点,着生白色短小的毛,复眼甚大,由许多圆珠状突起的小眼组成,头部小。触角着生于额之下,复眼的前方,触角上着生许多白色短毛。前胸背板矩形,密布小凹刻点和白色短毛,小盾片三角形,红棕色。两鞘翅外缘下垂内折,后缘向下弯,内折处有许多小刻点。每个鞘翅有8条由刻点组成的纵线,各线几乎平行。足部侧扁,腿节腹面有一纵的深沟,与胫节恰似一把铡刀状。跗节5节。胸腹板和腹板具小刻点和白色短毛。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活于粮仓内。

资源分布:分布于福建、海南、江苏、浙江、广东等地均有饲养。

栽培生活习性,洋虫生活周期短,卵孵化为幼虫,经蛹再羽化为成虫。成虫寿命约3个月。怕冷怕热,生活温度范围在10-40℃之间.喜甜食.养殖技术,洋虫养殖技术比较简单,一般用木箱饲养,箱高10cm,宽30cm,长50cm。箱底铁钉丝网,网孔2-3mm,箱内镶铁皮或玻璃,防虫逃跑。先在箱底铺一张纸,成虫产卵产在纸上。每日要投入1-2次饲料。洋虫成虫投放数量要适当控制,不宜过多。洋虫卵期短,约为5天。所以每隔5-7天要筛卵1次。筛卵时首先要将箱中的饲料和碎屑筛掉,避免箱内留有卵虫或幼虫。然后将卵纸一起搬到孵化箱中进行孵化。孵化箱底是木板,卵纸要分层铺放,用木条隔开,以透空气。卵上铺一层菜叶,5天之内即可全部孵化成幼虫。然后将卵纸全部抽出。幼虫生长发育早期(1-2龄)可不加饲料,只放菜叶,随着幼虫的生长,逐步添加饲料。幼虫饲料配方为:玉米面40%,麦粉40%,花生饼粉10%,麦麸10%;其他如复合维生素B0.1%,维生素C0.05%,土霉素0.03%,苯甲酸钠0.3%。此外,还可加花生米、熟地瓜片和饼干等。洋虫幼虫化蛹后可不必检出,待蛹羽化成虫后,上面盖一纸片,供成虫爬上,再将纸片一卢移至产卵箱中饲养产卵。

性味味辛;甘;性温

归经肺;胃;大肠经

功能主治温中理气;活血止痛;祛风除湿。主心胃气痛;腹胀吐泻;跌情报检索损伤;半身不遂;肢体痿痹;劳伤咳嗽;月经下调;赤白带下

用法用量内服:研末或入丸剂,3-9个。外用:适量,捣敷。

复方①治五劳七伤:白茯苓三钱,洋虫七个。捣烂。每日空心酒冲服,以复元为止。②治劳嗽:牛骨髓三钱,核桃肉三钱。共为末,入洋虫七个,再捣为丸,每丸三钱。每日五更衔化一丸。③治吐血不止,喘息燥热:古墨研浓,贝母三分(研末),洋虫七个。陈酒冲服七次。④治哮喘:洋虫九个。薄荷汤送。⑤治胃痛心疼:洋虫七个。木香末冲酒服。⑥治气痛:洋虫九个。槟榔汤送。⑦治反胃膈食:生姜七片,装布袋内,入粪坑浸七日,取起,清水洗净,埋土中,一层姜,一层土,七日取起,用阴阳瓦焙干为末。每次一分,用洋虫七个,冲酒服三次。⑧治伤食:洋虫九个。姜汤送。⑨治膨胀:洋虫二十四个。薄荷陈皮汤送。⑩治痢疾:白痢用红糖,红痢用白糖,陈酒冲洋虫七个服。11.治中风不语:洋虫二十四个。薄荷、灯心汤送。12.治风瘫:洋虫九个。木香汤送。13.治急慢惊风:洋虫九个。薄荷杏仁汤送。14.治小便不通:灯心、车前各七根,洋虫七个。陈酒冲服。15.治梦遗,白浊,血淋,白带;芡实三钱(微炒,研末),白果五枚(去皮、心)。先将药捣烂,再加淫羊藿二钱(去边)。广皮二钱,韭子三钱同煎。用洋虫七个,酒冲服。16.治经水不调:香附陈皮、益母草当归、元胡索各八分。水煎和酒冲洋虫七个服之。久远者连服数次。17.治疟后寒热不调:洋虫七个。未发之先,冲酒服三次。18.治无名肿毒:洋虫十六个。陈酒送,五更服。19.治打伤:洋虫九个。黑枣薄荷汤送。20、治刀斧伤:洋虫捣敷。(选方均出《纲目拾遗》)

各家论述1.《药性考》:活吞数枚,止血,(治)劳怯。

2.《纲目拾遗》:行血分,暖脾胃,和五脏,健筋骨,去湿搜风,壮阳道,治怯弱。治老人不寐,茯苓引;小儿夜啼,朱砂引;女童夜溺,拘杞引;少妇阴寒,附子引;痈疽发背,沉香末引;舌燥作渴,麦冬引;眼目闭痛,甘草引;耳鸣耳聋,当归引;感冒风寒,防风引;中湿瘟毒,苍术引;跌打损伤,全蝎引;酒醉伤人,葛花引;怒气伤人,沉香引;绞肠痧痛,青蒿引。以上诸症,俱用虫十四个,好陈酒冲服。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核桃楸皮

    《中药大辞典》:核桃楸皮药材名称核桃楸皮拼音Hé Tɑo Qiū Pí别名楸树皮(《甘肃中药手册》),楸皮(《中药志》)。出处《中药志》来源为胡桃科植物核桃楸的枝皮或干皮。春、秋采

  • 金线草根

    《中药大辞典》:金线草根药材名称金线草根拼音Jīn Xiàn Cǎo Gēn别名海根(《本草拾遗》),铁棱角三七、铁箍散(《浙江天日山药植志》),蓼子七(《四川常用中草药》),土三七、铁拳头

  • 黑鸫

    药材名称黑鸫拼音Hēi Dōnɡ别名乌鸫、牛屎八、百舌来源雀形目鸫科乌鸫Turdus merula man darinus Bonaparte,以肉入药。生境分部四川。性味甘、咸,平。功能主治主治头晕

  • 蛤壳

    《中国药典》:蛤壳药材名称蛤壳拼音Há Ké英文名CONCHA MERETRICIS SEU CYCLINAE别名文蛤、海蛤壳、蛤蜊皮来源本品为帘蛤科动物文蛤Meretrix me

  • 土牛党七

    药材名称土牛党七拼音Tǔ Niú Dǎnɡ Qī别名土牛党参、黄经树、蔷薇根来源药材基源:为夹竹桃科植物毛药藤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indechites henryi Oliv.采收和储藏:秋季

  • 毛冬瓜根

    药材名称毛冬瓜根拼音Máo Dōnɡ Guā Gēn别名毛花杨桃根来源药材基源:为猕猴桃科植物毛花猕猴桃的根及根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ctinidiaerianthaBenth.[A.davidi

  • 四方草

    药材名称四方草拼音Sì Fānɡ Cǎo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长叶香茶菜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abdosia stracheyi(Benth.ex Hook.f.)Hara[Plectra

  • 铜罗汉

    药材名称铜罗汉拼音Tónɡ Luó Hàn别名姐妹树来源药材基源:为紫葳科植物老鸦烟筒花的树皮或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ilingtonia hortensis L.采收和储藏:树皮全年均可采,晒干

  • 换锦花

    药材名称换锦花拼音Huàn Jǐn Huā出处《植物名实图考》引《南越笔记》云:“脱红换锦,脱绿换锦,此换绵之所以名也。叶似水仙,冬生,至更而落。独抽一茎二尺许,作十余花,花比鹿葱而大,或红或绿,叶落

  • 大花石上莲

    药材名称大花石上莲拼音Dà Huā Shí Shànɡ Lián别名岩白菜、毛芥菜、还魂草来源药材基源:为苦苣苔科植物福建苦苣苔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Oreocharis fokienens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