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海风藤

海风藤

《中国药典》:海风藤

药材名称海风藤

拼音Hǎi Fēnɡ Ténɡ

英文名CAULIS PIPERIS KADSURAE

别名爬岩香、风藤

来源本品为胡椒科植物风藤Piper kadsura (Choisy) Ohwi的干燥藤茎。夏、秋二季采割,除去根、叶,晒干。

性状本品呈扁圆柱形,微弯曲,长15~60cm,直径0.3~2cm。表面灰褐色或褐色,粗糙,有纵向棱状纹理及明显的节,节间长3~12cm,节部膨大,上生不定根。体轻,质脆,易折断,断面不整齐,皮部窄,木部宽广,灰黄色,导管孔多数,射线灰白色,放射状排列,皮部与木部交界处常有裂隙,中心有灰褐色髓。气香,味微苦、辛。

炮制除去杂质,浸泡,润透,切厚片,晒干。

性味辛、苦,微温。

归经归肝经。

功能主治祛风湿,通经络,止痹痛。用于风寒湿痹,肢节疼痛,筋脉拘挛,屈伸不利。

用法用量6~12g。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

摘录《中国药典》

《中药大辞典》:海风藤

药材名称海风藤

拼音Hǎi Fēnɡ Ténɡ

别名风藤、巴岩香(《中药志》)。

出处《本草再新》

来源胡椒科植物细叶青蒌藤藤茎。8~10月割取藤茎,除去根及叶,晒干。

原形态常绿攀缘藤本,全株有特殊香气。茎灰色,略扁,有关节,表面具纵沟;枝通常两分歧,关节处常生有不定根。叶互生,有长柄,叶片狭卵形至卵形,长5~8.5厘米,宽2.8~4.5厘米,先端长锐尖或骤尖,基部圆形,全缘,质稍厚,上面暗绿色,下面淡绿色,常散生白色软毛,叶脉5~7条。穗状花序生于枝梢,与叶对生,长2~8厘米,直径2.5~3毫米,下垂;花单性,雌雄异株;无花被,苞片盾状;雄蕊3枚,罕为2枚,花药2室;雌蕊1枚,子房上位,1室。浆果近球形,熟时红色,直径3~4毫米。花期5~6月。果期8~9月。

生境分部生于海岸或深山的树林中。分布浙江、福建、广东、台湾等地。主产福建、浙江及台湾等地。

性状干燥藤茎呈长圆柱形而扁,微弯曲,长15~60厘米,直径3~7毫米。表面粗糙,灰褐色或褐色,有纵向纹理。节膨大,节间长4.5~9厘米,节上不定根长短不等。横断面韧皮部窄,木质部与射线相间放射状排列,木部灰黄色,有许多小孔,射线灰白色,木质部与韧皮部交界处有小洞,故横切面边缘可见小洞成环状,中央有灰褐色髓。质轻而脆,折断时纤维状。气清香,味辛。以茎条粗壮、均匀、气香者为佳。

化学成分茎、叶含细叶青蒌藤素、细叶青蒌藤烯酮、细叶青蒌藤醌醇、细叶青蒌藤酰胺,其中细叶青蒌藤素含量最高,并且有阻抑肿瘤的作用,此外尚含β-谷甾醇、豆甾醇及挥发油,挥发袖主成分为α-蒎烯、β-蒎烯、柠檬烯、香桧烯、莰烯、异细辛醚。

炮制原药放清水中浸30~60分钟,取出放箩内润16~24小时,切片,晒干。

性味辛苦,微温。《中药志》:"辛,微温。"

归经《本草再新》:"入心、肾二经。"

功能主治祛风湿,通经络,理气。治风寒湿痹,关节疼痛,筋脉拘挛,跌打损伤,哮喘,久咳。

①《本草再新》:"行经络,和血脉,宽中理气,下湿除风,理腰脚气,治疝,安胎。"

②《浙江中药手册》:"宣痹,化湿,通络舒筋。治腿膝痿痹,关节疼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5钱;或浸酒。

复方①治跌打损伤:海风藤、大血藤竹根七、山沉香、红牛膝地乌龟。泡酒服。(《四川中药志》)

②治支气管哮喘,支气管炎:海风藤、追地风各二两。用白酒一斤,浸泡一周。日服二次,每次10毫升,早晚空腹服。服时不可加温,否则失效。心脏病人及孕妇忌服,感冒及月经期暂停服。(《全展选编·内科》)

备注浙江、福建、湖南等地尚有以山蒟的藤茎作海风藤用。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海风藤

药材名称海风藤

拼音Hǎi Fēnɡ Ténɡ

英文名Kadsura Pepper Stem

别名满坑香、老藤、大风藤、岩胡椒

出处出自《本草再新》

来源药材基源:为胡椒科植物细叶青蒌藤的藤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iper kadsura (Choisy)Ohwi[P.futokadsura Sieb.et Zucc.]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割全株,洗净,晒干。

原形态风藤木质藤本。茎有纵棱,幼时被疏毛,节上生根。叶近革质,具白色腺点,卵形或长卵形,长6-12cm,宽3.5-7cm,先端短尖或钝,基部心形,稀钝圆,上面无毛,下面通常被短柔毛,叶脉5条,基出或近基部发出;叶柄长1-1.5cm,有时被毛;叶鞘仅限于基部具有。花单性,雌雄异株,聚集成与叶对生的穗状花序;雄花序长3-5.5cm;总花梗略短于叶柄,花序轴被微硬毛;苞片圆形,近无柄,盾状,直径约lmm,上面被白色粗毛;雄蕊2-3枚,花丝短;雌花序短于叶片;总花梗与叶柄等长;苞片和花序轴与雄花序的相同;子房球形,离生,柱头3-4,线形,被短柔毛。浆果球形,褐黄色,直径3-4mm。花期5-8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低海拔林中,常攀援于树上或岩石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浙江、福建、台湾、广东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茎藤扁圆柱形,微弯曲,长短不一,直径0.3-2cm。表面灰褐色或褐色,粗糙,有纵向棱状纹理及明显的节,节间长3-12cm,节部膨大,有不定根。体轻,质脆易折断,断面不整齐,皮部窄,木部宽广,有灰黄色与灰白色相间的放射状纹理及多数小孔,皮部与木部交界处常有裂隙,中心有灰褐色髓。气香,味做苦、辛。

显微鉴别茎横切面:表皮细胞小形,角质层突起呈浅齿状。皮层最外侧为2-3列厚角细胞,内侧有2-3列纤维排列成断续的环;石细胞偶见;内皮层凯氏带明显。中柱维管束20-30个,环列,韧皮部外方有l-5列纤维排列成冠状,与束间部位的石细胞联结成环;木质部导管大。环髓纤维4-6列,髓部维管束4-9个排成1轮,髓中央有粘液道。本品薄壁细胞含淀粉粒及草酸钙砂晶和小方晶。

化学成分风藤茎含细叶青萎藤素(futoxide),细叶青萎藤烯酮(futoenone),细叶青萎藤醌醇(futoquinol),细叶青萎藤酰胺(futoamide),β-谷甾醇(β-sitosterol),豆甾醇(stigmasterol)及挥发油。

药理作用海风藤能增加小鼠心肌营养血流量,降低狗心肌缺血区侧枝血管阻力,对冠心病和脑血栓有较好的疗效。海风藤提取物可以拮抗大鼠静脉注射内毒素引起的动脉血压下降,并能减轻内毒素血症对肺血管壁通透性增高引起的肺水肿。海风藤的这种效应可能与其中风藤烯酮与PAF的拮抗作用有关。PAF(血小板激活因子)提示海风藤是一种值得尝试的治疗内毒素休克的中药。

鉴别理化鉴别(l)取本品粉末少许于载玻片上,加适量乙醇湿润,待稍干后,加水制片置显微镜下观察,结果有针状结晶析出,加稀硫酸则溶解。(检查胡椒碱)(2)取本品己醇提取液点于滤纸上,在365nm的紫外光灯下观察,显蓝绿色荧光。

炮制原药放清水中浸30-60分钟,取出放箩内润16-24小时,切片,晒干。

性味辛;苦;微温

归经心;肾经

功能主治祛风湿;通经络;理气;止痛。主风寒湿痹;肢节疼痛;筋脉拘挛;脘腹冷痛;水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或浸酒。

复方①治跌打损伤:海风藤、大血藤竹根七、山沉香、红牛膝地乌龟。泡酒服。(《四川中药志》)②治支气管哮喘,支气管炎:海风藤、追地风各二两。用白酒一斤,浸泡一周。日服二次,每次10毫升,早晚空腹服。服时不可加温,否则失效。心脏病人及孕妇忌服,感冒及月经期暂停服。(《全展选编·内科》)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佛甲草

    《中药大辞典》:佛甲草药材名称佛甲草拼音Fó Jiǎ Cǎo别名火烧草、火焰草(《履巉岩本草》),佛指甲(《纲目》),半支连(《医宗汇编》),狗牙半支、铁指甲(《纲目拾遗》),禾雀舌(《岭南

  • 旋花苗

    《中药大辞典》:旋花苗药材名称旋花苗拼音Xuán Huā Miáo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旋花科植物篱天剑的茎叶。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旋花"条。药理作用全草煎剂对家

  • 马甲子根

    《中药大辞典》:马甲子根药材名称马甲子根拼音Mǎ Jiǎ Zǐ Gēn出处《植物名实图考》来源为鼠李科植物马甲子的根。10~11月采根,切片晒干。原形态马甲子,又名:铁篱笆(《草木便方》),竻仔、雄虎

  • 翼首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翼首草药材名称翼首草拼音Yì Shǒu Cǎo别名棒子头、狮子草来源川续断科翼首花属植物匙叶翼首花Pterocephalus hookeri (Clarke)Hoeck,

  • 甲香

    《全国中草药汇编》:甲香药材名称甲香拼音Jiǎ Xiānɡ来源为软体动物蝾螺科蝾螺Turbo cornutus Solander的掩厣。性味咸,平。功能主治和气清神,止痢。用于心腹满痛,下淋痔瘘,疥癣

  • 鸟巢菌

    药材名称鸟巢菌拼音Niǎo Cháo Jūn来源药材基源:为鸟巢菌科真菌粪生黑蛋巢菌和隆纹黑蛋巢菌的子实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Cyathus stercoreus (Schw.)de Toni

  • 水茄冬果

    药材名称水茄冬果拼音Shuǐ Qié Dōnɡ Guǒ来源药材基源:为玉蕊科植物玉蕊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arringtoniaracemosa(L.)Spreng.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果

  • 银耳

    《全国中草药汇编》:银耳药材名称银耳拼音Yín ěr别名白木耳、白耳子来源真菌类银耳科银耳属植物银耳Tremella fuciformis Berk.以子实体入药。春秋采收,用老斑竹浸猪油制

  • 乌鸦胆

    《中药大辞典》:乌鸦胆药材名称乌鸦胆拼音Wū Yā Dǎn出处《纲目》来源鸦科动物大嘴乌鸦等的胆汁。原形态动物形态详"乌鸦"条。功能主治点风眼红烂。摘录《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

  • 亮叶茉莉

    药材名称亮叶茉莉拼音Liànɡ Yè Mò Lì别名四季素馨花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来源药材基源:为木犀科植物亮叶素馨的根或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Jasminum seguinii Le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