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牛耳枫子

牛耳枫子

《中药大辞典》:牛耳枫子

药材名称牛耳枫子

拼音Niú ěr Fēnɡ Zǐ

别名鸦胆子(《广西中药志》),羊屎子(《中药材手册》)。

出处《南宁市药物志》

来源交让木科植物牛耳枫果实。秋后果实成熟呈蓝黑色时采收,晒干。

原形态牛耳枫,又名:岭南虎皮楠、假楠木、牛耳铃、猪颔木。

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可达6米。单叶近轮生;革质,长圆状椭圆形或长圆状倒卵圆形,长10~15厘米,宽4~7厘米,基部钝或圆形,先端钝或近短尖。边缘背卷;叶柄长短不一,长可达6厘米,通常愈至上部的柄愈短。花单性,蜂雄异株,无花瓣;总状花序腋生,但因花开之前其叶脱落,所以盛开的花序常见于叶丛之下;雄花萼片三角形,长约2毫米,先端钝,雄蕊9~10,花药卵形,花丝极短;雌花萼片三角形,长约1.5毫米,先端短尖,子房卵形,为不完全的2室,每室有胚珠2,花柱极短,直立。核果卵状,具突起,基部有萼宿存,有种子1。花期4~7月。果期6~8月。

生境分部生长于平原、丘陵的疏林下和灌木丛中。分布江西、广东、广西等地。

性状干燥果实呈卵圆形至卵形,长7~10毫米,直径5~6毫米。蓝黑色,表面有时附有浅灰色粉末,粗糙起小粒状,皱纹不规则,顶端常有2枚极短时点状柱头残迹,基部有圆点状凹入的果柄痕,有时可见棕色宿存花萼及果柄。果皮较薄,不坚硬。种子1粒,棕色,不甚饱满。气微弱,味略苦。

功能主治《南宁市药物志》;"治慢性痢疾。"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1.5钱。

注意《南宁市药物志》:"孕妇忌服。"(本品有毒)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牛耳枫子

药材名称牛耳枫子

拼音Niú ěr Fēnɡ Zǐ

英文名Fruit of Calyx-shaped Daphniphyllum

别名鸦胆子、羊屎子、假鸦胆子猪肚、珠碌子。

出处出自《南宁市药物志》

来源药材基源:为虎皮楠科植物牛耳枫的果实。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aphniphyllum calycinum Benth.

采收和储藏:秋后果实成熟时采收,晒干。

原形态牛耳枫常绿灌木,高1-5m。单叶互生,叶柄长3-15cm;叶片宽椭圆形至倒卵形,长10-15cm,宽3.5-9cm,先端钝或近圆形,有时急尖,基部宽楔形或近圆形,全缘,边缘背卷,上面绿色,背带粉绿,有白色细小乳头状突起;侧脉明显。总状花序腋生;单性,雌雄异株;花小,无花瓣,花被萼状,宿存;雄花花梗长1.2cm,花被片3-4,雄蕊9-10,长约4mm,花丝极短,药隔发达,大于花药;雌花花梗长约5-6mm,花被片同雄花;子房为不完全的2室,花柱短,柱头2分枝。核果卵圆形,长约1cm,被白粉,有种子1颗。花期4-6月,果期6-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灌丛中或小溪两岸的疏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西、福建、广东、广西、海南、云南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核果卵圆形式卵形,长7-10mm,直径5-6mm。表面蓝黑色,有时附有浅灰色粉末,具不规则皱纹或多数疣状突起,先端有短小2歧的柱头残基,基部有圆点状凹入的果柄痕,有时可见果柄和宿萼。果皮较薄而脆,易碎。种子1粒,棕色或棕黑色,不饱满。气微,味苦。

显微鉴别 核果横切面:外果皮为1列表皮细胞。中果皮薄壁组织中散有单个或成群石细胞,并有较多裂隙;中部有维管束环列;薄壁细胞含有草酸钙簇晶。内果皮由外侧的石细胞环带及内侧的纤维开带构成。内果皮内侧常可见不育胚珠,呈纺锤形,种子胚乳异常发达。

化学成分种仁含油38.6%;总生物碱1.2%,已分离出牛耳枫碱甲(daphnicaline)、牛耳枫碱乙(daphnicadine)、牛耳枫碱丙(daphnicamine);还含少量延胡索酸(fumaric acid)。

性味苦;涩;性平;有毒

归经大肠经

功能主治止疾。主久痢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4.5g。

注意《南宁市药物志》:孕妇忌服。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耳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耳草药材名称耳草拼音ěr Cǎo别名鲫鱼胆草、细叶亚婆巢、节节花来源茜草科耳草属植物耳草Hedyotis auricularia L.[Oldenlandia auriculari

  • 苦菜根

    药材名称苦菜根拼音Kǔ Cài Gēn出处《纲目》来源为菊科植物苦苣菜的根。功能主治《纲目》:"治血淋,利小便。"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1.5两(鲜用)。摘录《中药大辞

  • 董棕粉

    药材名称董棕粉拼音Dǒnɡ Zōnɡ Fěn来源药材基源:为棕榈科植物短穗鱼尾葵的髓部加工后的淀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ryota mitts Lour.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砍下树干,取出髓

  • 驱风通

    《全国中草药汇编》:驱风通药材名称驱风通别名大叶臭椒、有刺盐肤木、刺椿木、天星木、血虎、红簕通来源芸香科驱风通Zanthoxylum rhetsoides Drake,以茎、枝、叶入药。生境分部广东。

  • 叶下珠

    药材名称叶下珠拼音Yè Xià Zhū别名珍珠草、叶下珍珠、叶后珠、十字珍珠草、夜合草、夜合珍珠来源为大戟科油柑属植物叶下珠Phyllanthus urinaria L.,以全草入

  • 茶绒

    药材名称茶绒别名指叶蒿来源菊科艾属植物牛尾蒿Artemesia subdigitata Mattf.,以全草入药。夏秋采全草,鲜用或晒干。性味辛,温。功能主治止咳,化痰,平喘。用于慢性支气管炎。用法用

  • 飞蛾藤

    药材名称飞蛾藤来源旋花科飞蛾藤Porana racemosa Roxb.,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江苏、浙江、湖北、广东、广西、四川、云南。功能主治发表、消食积。主治伤风感冒,食积不消。用法用量3~5钱。

  • 黄梢蛇

    《全国中草药汇编》:黄梢蛇药材名称黄梢蛇拼音Huánɡ Shāo Shé别名灰鼠蛇、过树蛇、上竹龙、黄肚蛇、索蛇、过树榕来源有鳞目游蛇科灰鼠蛇Ptyas korros (Schle

  • 红头翁

    药材名称红头翁拼音Hónɡ Tóu Wēnɡ别名蛆药、地皮消、地皮胶、刀口药来源爵床科芦莉草属植物芦莉草Ruellia drymophila (Diels) Hand.-Mazz.

  • 眼子菜

    《全国中草药汇编》:眼子菜药材名称眼子菜拼音Yǎn Zǐ Cài别名水案板、水板凳、金梳子草、地黄瓜、压水草来源眼子菜科眼子菜属植物眼子菜Potamogeton franchetii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