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白常山

白常山

《中药大辞典》:白常山

药材名称白常山

拼音Bái Chánɡ Shān

出处李承祜《药用植物学》

来源茜草科植物玉叶金花展枝玉叶金花。8~10月采挖,晒干。

原形态玉叶金花又名:鹅儿花。

常绿蔓状小灌木,高可达5米。小枝披柔毛。单叶对生,具短柄;叶膜质或薄纸质,卵状矩圆形或卵状披针形,长4~8厘米,宽2~4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平截或稍偏斜,上面深绿色,有稀疏白柔毛,下面淡绿色,密被白柔毛;叶脉背面隆起;托叶2深裂,披针形至线形。伞房花序顶生;萼5深裂,裂片线形,密被白色柔毛,往往有1~2枚扩大成叶状,广卵形或圆形,长3.5厘米,白色;花冠金黄色,漏斗状,长2~3厘米,先端5裂,裂片卵圆形;雄蕊5;雌蕊1,柱头2歧。浆果球形,乌紫色,径约7~8毫米。花期初夏。

生于山坡、林地。分布四川、广西、广东、福建、台湾等地。

本植物的茎叶亦作山甘草用。详"山甘草"条。

②展枝玉叶金花

落叶小灌木,高约1米左右。根深棕色,有恶臭。茎灰白色,皮孔椭圆形,棕色,大小不一,稍微突起,幼枝有毛。单叶对生,少数轮生;长椭圆形,长约7.5~11厘米,宽约4~5厘米,先端急尖,全缘,羽状脉,侧脉6~8对,不直达边缘而向前弯斜,两侧脉间部分向上面隆起,因此全叶呈高低不平的形状,上面深绿色光滑,下面绿白色,有短毛;顶部嫩叶的基部带紫色;叶柄长约1厘米。复聚伞花序顶生,花黄色,萼片5裂;花冠漏斗状,筒部长,外被绢丝状毛,喉部亦有毛,上部较阔,裂片5扩展,卵圆形,先端尖,在芽内为镊合状;雄蕊5;子房下位,2室,柱头2,线形。浆果。种子多数,小而有棱角。花期夏季。

分布四川、湖北、云南等地。

性状干燥的主根大多粗直而长,或作不规则弯曲;侧根多数,并有无数细根,表面灰棕色,具不规则纵横裂纹;皮部厚,新鲜时易剥离,内侧光滑,富有粘质。外形极似常山,但断面为白心,与常山之断面为黄白色者不同。 产四川、广西、福建等地。

炮制以水润透,切片,晒干。姜汁炒焦用。

性味《四川中药志》:"性寒,味苦,有毒。"

功能主治《药用植物学》:"治疟。"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3钱。

复方治疟疾发寒热:白常山、散寒草、乌梅牛膝野烟藿香,水煎服。(《四川中药志》)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白常山

药材名称白常山

拼音Bái Chánɡ Shān

英文名root of Littleflower Mussaenda, root of Spreadingbranch Mussaenda

别名玉叶金花、鹅儿花

出处出自《药用植物学》。

来源药材基源:为双子叶植物药茜草科植物玉叶金花或展枝玉叶金花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Mussaenda pubescens Ait.f.2.Mussaenda divaricata Hutch.

采收和储藏:8-10月采挖,晒干。

原形态1.玉叶金花,常绿蔓状小灌木,高可达5m。小枝披柔毛。单叶对生,具短柄;叶膜质或薄纸质,卵状矩圆形或卵状披针形,长4-8cm,宽2-4cm,先端渐尖,基部平截或稍偏斜,上面深绿色,有稀疏白柔毛,下面淡绿色,密被白柔毛;叶脉背面隆起:托叶2深裂,披针形至线形。伞房花序顶生;萼5深裂,裂片线形,密被白色柔毛,往往有1-2枚扩大成叶状,广卵形或圆形,长3.5cm,白色;花冠金黄色,漏斗状,长2-3cm,先端5裂,裂片卵圆形;雄蕊5;雌蕊1,柱头2歧。浆果球形,乌紫色,径约7-8mm。花期初夏。

2.展枝玉叶金花,落叶小灌木,高约1m左右。根深棕色,有恶臭。茎灰白色,皮孔椭圆形,棕色,大小不一,稍微突起,幼枝有毛。单叶对生,少数轮生;长椭圆形,长约7.5-11cm,宽约4-5cm,先端急尖,全缘,羽状脉,侧脉6-8对,不直达边缘而向前弯斜,两侧脉间部分向上面隆起,因此全叶呈高低不平的形状,上面深绿色光滑,下面绿白色,有短毛;顶部嫩叶的基部带紫色;叶柄长约1cm。复聚伞花序顶生,花黄色,萼片5裂;花冠漏斗状,筒部长,外被绢丝状毛,喉部亦有毛,上部较阔,裂片5扩展,卵圆形,先端尖,在芽内为镊合状;雄蕊5;子房下位,2室,柱头2,线形。浆果。种子多数,小而有棱角,花期夏季。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玉叶金花生于山坡、林地。

资源分布:玉叶金花分布四川、广西、广东、福建、台湾等地。展枝玉叶金花分布四川、湖北、云南等地。药材产四川、广西、福建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主根多粗直而长,或作不规则弯曲,直径6-20mm;侧根多数,并有无数细根,表面灰棕色,具不规则纵横裂纹。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黄白色或淡黄色,皮部厚,鲜时易剥离,内面光滑,富有粘质。外形极似常山,但断面为白心,故称“白常山”。气微,味淡。

显微鉴别 根横切面:木栓层为数列木栓细胞,皮层较窄,有散在或成群的石细胞,间有纤维,胞腔大,有纹孔。砖皮部狭窄。形成层明显。木质部发达,年轮清晰可见,导管单个或数个切向聚集;射线2-4列细胞。

炮制以水润透,切片,晒干。姜汁炒焦用。

性味寒;苦;有毒

归经肝;脾经

功能主治解热抗疟。主疟疾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0g。

各家论述《药用植物学》:治疟。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蛇退步

    《中药大辞典》:蛇退步药材名称蛇退步拼音Shé Tuì Bù别名三枝标、蛇鳞草(《广东中药》Ⅱ》。出处《广东中药》Ⅱ来源为金星蕨科植物三羽新月蕨的全草。夏、秋采收。原形态

  • 伴蛇莲

    《中药大辞典》:伴蛇莲药材名称伴蛇莲拼音Bàn Shé Lián别名拳参、鸡爪大王、马蜂七(《广西药植名录》)出处《广西药植名录》来源为蓼科植物革叶蓼的根茎。秋季采挖,洗

  • 铁罗汉

    《全国中草药汇编》:铁罗汉药材名称铁罗汉来源毛茛科铁罗汉Aconitum changranum W. T. Wang,以根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辛,温。有大毒。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活血通络,止痛。用于

  • 大红花点地梅

    药材名称大红花点地梅拼音Dà Hónɡ Huā Diǎn Dì Méi别名点地梅、绿棱点地梅来源药材基源:为报春花科植物景天点地梅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ndrosace bulleyanaG.

  • 慈竹

    药材名称慈竹拼音Cí Zhú别名甜慈、酒米慈、钓鱼慈、丛竹来源禾本科慈竹Sinocalamus affinis (Rendle) McClure,以竹芯、竹叶、竹根(根状茎)入药。

  • 水仙桃

    药材名称水仙桃拼音Shuǐ Xiān Táo别名锁匙筒(《陆川本草》),田浮草、香须公(《广西中草药》)。出处《广西中药药》来源为柳叶菜科植物毛草龙或草龙的全株。夏、秋季采,鲜用或晒干备用。

  • 短柄菝葜

    《中药大辞典》:短柄菝葜药材名称短柄菝葜拼音Duǎn Bǐnɡ Bá Qiā别名土茯苓、金刚豆藤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百合科植物短柄菝葜的根茎。夏、秋采收。原形态落叶攀援灌木。地下茎块状,茎

  • 孔公孽

    药材名称孔公孽拼音Kǒnɡ Gōnɡ Niè别名通石、孔公石出处孔公孽始载于《本经》,列于中品。1.《别录》云:“殷孽根也。青黄色,生梁山山谷。”陶弘景云:“凡钟乳之类,三种同一体。从石室上汁溜积久盘

  • 巴戟天

    《中国药典》:巴戟天药材名称巴戟天拼音Bā Jǐ Tiān英文名RADIX MORINDAE OFFICINALIS别名鸡肠风、鸡眼藤、黑藤钻、兔仔肠、三角藤、糠藤来源本品为茜草科植物巴戟天Morin

  • 金剪刀

    《中药大辞典》:金剪刀药材名称金剪刀拼音Jīn Jiǎn Dāo别名河边威灵仙出处《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来源为毛茛科植物湖州铁线莲的全草。夏、秋季采,鲜用。原形态多年生草质藤本。茎有6棱,疏被弯曲的短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