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益母草花

益母草花

《中药大辞典》:益母草花

药材名称益母草花

拼音Yì Mǔ Cǎo Huā

出处《纲目》

来源为唇形科植物母草,夏季花初开时采收,去净杂质,晒干。

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益母草"条。

生境分部主产江苏、安徽等地。

性状干燥的花朵,其花萼及雌蕊都已脱落,长约1.3厘米,淡紫色至淡棕色,花冠自顶端向下渐次变细;基部联合成管,上部2唇形,上唇长圆形,全缘,背部密具细长白毛,也有缘毛;下唇3裂,中央裂片倒心脏形,背部具短绒毛,花冠管口处有毛环生;雄蕊4,2强,着生在花冠筒内,与残存的花柱,常伸出于冠筒之外。气弱,味微甜。以干燥、无叶及无杂质者为佳。

性味《纲目》:"味微苦甘。"

功能主治①《纲目》:"治肿毒疮疡,消水行血,妇人胎产诸病。"

②《江苏植药志》:"民间用作妇女补血剂。通常于冬季和以红糖及乌枣,饭锅内蒸,逐日服用。"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3钱。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益母草花

药材名称益母草花

拼音Yì Mǔ Cǎo Huā

英文名Motherwort Flower

别名茺蔚花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

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益母草的细叶益母草的花。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eonurus japonicus Houtt. L. sibiricus L.

采收和储藏:夏季药初开时采收,去净杂质,晒干。

原形态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高60-100cm。茎直立,四棱形,被微毛。叶对生;叶形多种;叶柄长0.5-8cm。一年生植物基生叶具长柄,叶片略呈圆形,直径4-8cm,5-9浅裂,裂片具2-3钝齿,基部心形;茎中部叶有短柄,3全裂,裂片近披针形,中央裂片常再3裂,两侧裂片再1-2裂,最终片宽度通常在3mm以上,先端渐尖,边缘疏生锯齿或近全缘;最上部叶不分裂,,线形,近无柄,上面绿色,被糙伏毛,下面淡绿色,被疏柔毛及腺点。轮伞花序腋生,具花8-15朵;小苞片针刺状,无花梗;花萼钟形,外面贴生微柔毛,先端5齿裂,具刺尖,下方2齿比上方2齿长,宿存;花冠唇形,淡红色或紫红色,长9-12mm,外面被柔毛,上唇与下唇几等长,上唇长圆形,全缘,边缘具纤毛,下唇3裂,中央裂片较大,倒心形;雄蕊4,二强,着生在花冠内面近中部,花丝疏被鳞状毛,花药2室;雌蕊1,子房4裂,花柱丝状,略长于雄蕊,柱头2裂。小坚果褐色,三棱形,先端较宽而平截,基部楔形,长2-2.5mm,直径约1.5mm。花期6-9月,果期7-10月。

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株高达80cm。茎直立,四棱形,有糙伏毛,叶对生。叶柄长0.5-5cm;茎最下部的叶早落,中部的叶卵形,掌状3全裂,长约5cm,宽约4cm,裂片长圆状鞭形,再羽状分裂成3裂的线状小裂片,宽度通常1-3mm;最上部叶明显3裂,小裂片线形,近无柄,上面绿色,疏伞花序腋生,多花;无花梗;小苞片针刺状,比萼筒短,被糙伏毛,花萼钟形,外面被柔毛,先端5齿裂,具尖刺,上方3齿比下方2齿短,宿存。花冠唇形,淡红以或紫红色,长15-20mm,外面密被长柔毛,上唇比下唇长1/4左右,由唇长圆形,全缘,下唇3裂,中央裂片卵形;雄蕊4,二强,着生在花冠内面近中部,花丝疏被鳞状毛,花花2室;雌蕊1,子房4裂,花柱丝状,略长于雄蕊,柱头2裂。小坚果褐色,三棱形,上端较宽而平截,基部楔形,长约2.5mm。花期6-9月,果期7-10月。

性状性状鉴别 干燥的花朵,花萼及雌蕊大多已脱落,长约1.3cm,淡紫色至淡棕色,花冠自先羰向下渐次变细;基部联合成管,上部2唇形,上唇长圆形,全缘,背部密具细长白毛,也有缘毛;下唇3裂,中央裂片倒脏形,背产具短绒毛,花冠管口处有毛环生;雄蕊4,二强,着生在花冠筒内,与残存的花柱,常伸出于冠筒之外。气弱,味微甜。

以干燥、无叶及无杂质者为佳。

性味味甘;微苦;性凉

功能主治养血;活血;利水。主贫血;疮疡肿毒;血滞经闭;痛经;产后瘀阴腹痛;恶露不下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9g。

各家论述1.《纲目》:治肿毒疮疡,消水行血,妇人胎产诸病。

2.《江苏植药志》:民间用作妇女补血剂。通常于冬季和以红糖及乌枣,饭锅内蒸,逐日服用。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蜈蚣刺

    药材名称蜈蚣刺拼音Wú Gōnɡ Cì别名马椒、止血丹、马胶根、接骨药来源药材基源:为芸香科植物多叶花椒的根或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Zanthoxylum multijugum Franch.采收和

  • 尖齿耳蕨

    药材名称尖齿耳蕨拼音Jiān Chǐ ěr Jué英文名Sharp-tooth Shield Fern别名岩山鸡出处始载于《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蕨类植物门》。来源药材基源:为鳞毛蕨科植物尖齿耳蕨的根茎。拉

  • 蜀五加

    药材名称蜀五加拼音Shǔ Wǔ Jiā别名五加皮来源药材基源:为五加科植物蜀五加的根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canthopanax setchuenensis Harms采收和储藏:秋季挖根,洗净,

  • 雕骨

    《全国中草药汇编》:雕骨药材名称雕骨拼音Diāo Gǔ别名鹰骨来源隼形目秃鹫Aegypius spp.;鹰Accipiter spp.;金雕Aquila chrysaetos (L.);海雕Halia

  • 地龙

    《中国药典》:地龙药材名称地龙拼音Dì Lónɡ英文名PHERETIMA别名蚯蚓、蛐蟮、曲虫、土蟺、赤虫来源本品为巨蚓科动物参环毛蚓Pheretima aspergillum (E

  • 猫眼睛

    《中药大辞典》:猫眼睛药材名称猫眼睛拼音Māo Yǎn Jinɡ出处《四川中药志》来源为玄参科植物宽叶沟酸浆的全草。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20~30厘米。茎直立,单生,具4棱。叶对生,柄极短或近于无柄;

  • 大头菜子

    药材名称大头菜子别名水芥子来源十字花科大头菜子Brassica napobrassica Mill.,以种子入药。生境分部全国各地栽培。性味辛、甘、苦,温。功能主治泻湿热,散热毒。主治黄疸,便秘,目疾

  • 罗甸沟瓣

    药材名称罗甸沟瓣拼音Luó Diàn Gōu Bàn来源药材基源:为卫矛科植物罗甸沟瓣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Glyptopetalum feddei(Levl.) Hou采收和储藏:秋后采收,切片

  • 山矾根

    《中药大辞典》:山矾根药材名称山矾根拼音Shān Fán Gēn别名土白芷(《闽东本草》)。出处《闽东本草》来源山矾科植物山矾的根。性味《江西草药》:"性平,味苦辛。"归

  • 百部还魂

    《中药大辞典》:百部还魂药材名称百部还魂拼音Bǎi Bù Hái Hún别名还魂草(《广西中药志》),狗笠耳(《广西药植名录》)。出处《广西中药志》来源为三白草科植物裸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