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盾叶莓

盾叶莓

《全国中草药汇编》:盾叶莓

药材名称盾叶莓

拼音Dùn Yè Méi

来源蔷薇科盾叶莓Rubus peltatus Maxim.,以果实入药。

生境分部安徽、浙江、江西、湖北。

功能主治主治腰腿酸痛。

用法用量果实2~3两,水煎,冲黄酒、红糖,早晚饭前服。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盾叶莓

药材名称盾叶莓

拼音Dùn Yè Méi

别名天青地白扭、大叶复盆子

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盾叶莓果实

原形态直立灌木,高1~1.5米。茎红褐色或棕褐色,散生皮刺,小枝绿色,有白粉。单叶互生,盾状,卵状圆形,长7.5~17厘米,宽6.5~15厘米,掌状3~5浅裂,中裂片较大,基部心形,边缘有不整齐细锯齿,上面贴生硬毛,下面有柔毛,沿叶脉较密;叶柄长4.5~7.5厘米,有钩状细刺;托叶卵状披针形。单花和叶对生,白色,直径约5厘米,萼裂片卵状披针形,边缘具疏齿,两面有白色绢毛;雄蕊多数,药黄褐色。聚合果圆柱形,长3~4.5厘米,橘红色。花期4~5月。果期6~7月。

生境分部生于山坡或山沟。分布安徽、江西、湖北等地。

功能主治治腰脊四肢酸疼。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3两。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盾叶莓

药材名称盾叶莓

拼音Dùn Yè Méi

英文名Fruit of Peltateleaf Raspberry

别名天青地白

出处出自《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来源药材基源:为蔷薇科植物眉叶莓的果实。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ubus peltatus Maxim.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摘成熟果实,直接晒干,或用沸水浸一下再晒至全干。

原形态盾叶莓 直立或攀援灌木,高l-2m。红褐色或棕褐色,散生皮刺,小枝绿色,有白粉。单叶互生;叶柄长4.5-7.5cm,有钩状细刺;托叶卵状披针形;叶片盾状,卵状圆形,长7.5-17cm,宽6.5-15cm,掌状3-5浅裂,中裂片较大,基部心形,边缘具齿,上面贴生硬毛,下面有柔毛,沿叶脉较密,并有小皮刺。单花和叶对生,白色,直径约5cm,萼片5,两面具白色绢毛;雄蕊多数,花丝钻形或线形,药黄褐色;雌蕊很多,可达100,被柔毛。聚合果圆柱形,长3-4.5cm,橘红色。花期4-5月。果期6-7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300-1500m的山坡、山脚、山沟林下、林缘或较阴湿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西、安徽、浙江、湖北、四川、贵州。

性味咸、酸;温

归经肾经

功能主治强腰健肾,祛风止痛。主四肢关节疼痛,腰脊酸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双肾草

    《中药大辞典》:双肾草药材名称双肾草拼音Shuānɡ Shèn Cǎo别名一根葱、秤砣草、坠桃草出处《四川常用中草药》来源为兰科植物葱叶兰的全草。4~5月采全草,晒干备用。原形态多年生草本。

  • 刺莓果

    药材名称刺莓果拼音Cì Méi Guǒ别名蔷薇果(东北)出处《黑龙江中药》来源为蔷薇科植物山刺玫的果实。果实在将成熟时摘下,立刻晒干,干后除去花萼,或把新鲜果实切成两半,除去果核,

  • 金线草根

    《中药大辞典》:金线草根药材名称金线草根拼音Jīn Xiàn Cǎo Gēn别名海根(《本草拾遗》),铁棱角三七、铁箍散(《浙江天日山药植志》),蓼子七(《四川常用中草药》),土三七、铁拳头

  • 葡萄藤叶

    《中药大辞典》:葡萄藤叶药材名称葡萄藤叶拼音Pú Tɑo Ténɡ Yè出处《纲目》来源为葡萄科植物葡萄的藤、叶。化学成分茎含还原糖、蔗糖、淀粉、鞣质、黄酮类化合物。叶含

  • 厚皮香花

    药材名称厚皮香花拼音Hòu Pí Xiānɡ Huā来源药材基源:为山茶科植物厚皮香Ternstroemiagymnanthera(WightetArn.)Sprague的花。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e

  • 驴打滚草

    药材名称驴打滚草拼音Lǘ Dá Gǔn Cǎo别名还阳参来源菊科还阳参属植物黄花还阳参Crepis crocea Bobc.[C. turczaninowii C. A. Mey.]的全草。

  • 刺血红

    《全国中草药汇编》:刺血红药材名称刺血红拼音Cì Xuè Hónɡ别名花叶假杜鹃来源爵床科刺血红Barleria lupulina Lindl.,以全株入药。生境分部广东

  • 苦檀子

    《全国中草药汇编》:苦檀子药材名称苦檀子拼音Kǔ Tán Zǐ别名苦蚕子、冲天子来源豆科鸡血藤属植物厚果鸡血藤Millettia pachycarpa Benth.,以根、叶及种子入药。根全

  • 合萌根

    《中药大辞典》:合萌根药材名称合萌根拼音Hé Ménɡ Gēn出处《江西民间草药》来源为豆科植物田皂角的根。性味①《江西草药》:"性寒,味甘。"②《福建中草药》

  • 香樟果

    药材名称香樟果拼音Xiānɡ Zhānɡ Guǒ出处《红河中草药》来源为樟科植物黄樟的果实,秋季采,阴干。原形态植物形态详"香樟"条。性味微辛,温。功能主治解表退热。治高热感冒,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