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短柄五加

短柄五加

药材名称短柄五加

拼音Duǎn Bǐnɡ Wǔ Jiā

来源药材基源:为五加科植物短柄五加的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canthopanax brachypus Harms[Eleutherococcus brachypus(Harms)Nakai]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收,晒干。

原形态灌木,高1-2m。枝无刺,或节上有刺,刺短而尖,下向。叶有小叶3-5;叶柄甚短,长仅2-4mm;小叶片倒卵形至倒卵状长圆形,长3-6cm,宽1-2.5cm,先端圆形或短尖,基部狭尖,两面均无毛,全缘,侧脉3-5对,在下面隆起。分辩率形花序单生或2-4个组成顶生短圆锥花序,直径1-1.5cm,有花多数;总花梗长1-2cm,花后延长;苞片卵形,紫色,先端丛生锈毛;花梗长1-1.5cm,无毛;花淡绿色;萼有短柔毛,边缘5小齿;花瓣5,卵形,先端尖,长约2mm,开花时反曲;雄蕊5;子房5室;花柱全部合生成柱状。果实近球形,有5深棱,长约5mm,宿存花柱长约2mm。花期8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000-1500m的灌木林中或向阳山坡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陕西、甘肃、宁夏等地。

功能主治益气健脾;养心安神;解郁和血。主妇女更年期体虚乏力;潮热、失眠;抑郁不欢;健忘;心悸;头晕;头痛;关节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或入丸、散。

注意阴虚火旺者慎服。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菱壳

    《中药大辞典》:菱壳药材名称菱壳拼音Línɡ Ké别名菱皮(《滇南本草》),乌菱壳(《纲目》),风菱角(《医宗汇编》)。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菱科植物菱或其同属植物的果皮。功能主治

  • 血人参

    药材名称血人参拼音Xuè Rén Shēn出处《贵阳民间药草》来源为豆科植物绿叶胡枝子的根。全年可采。采挖后,去掉粗皮鲜用或晒干用。原形态绿叶胡枝子,又名:木本胡枝子、白氏胡枝子、

  • 南天竹根

    《中药大辞典》:南天竹根药材名称南天竹根拼音Nán Tiān Zhú Gēn别名土黄连(《广西中药志》),钻石黄、山黄连(《重庆草药》),鸡爪黄连、山黄芩(《湖南药物志》)。出处《

  • 大叶凤尾

    药材名称大叶凤尾拼音Dà Yè Fènɡ Wěi别名双凤尾、金鸡尾(《西藏常用中草药》),凤尾草、大叶井口边草、狼牙草(《陕西草药》),井口边草、井边草(《云南中草药选》

  • 罗汉松

    药材名称罗汉松拼音Luó Hàn Sōnɡ别名土杉、罗汉杉来源竹柏科竹柏属植物罗汉松Podocarpus macrophyllus (Thunb.)D. Don,以根皮及球果入药。

  • 虎膏

    药材名称虎膏拼音Hǔ Gāo别名虎油(《物理小识》),虎脂(《本草新编》)。出处《别录》来源为猫科动物虎的脂肪油。化学成分体内储存脂肪,熔点43~44℃,碘价56.8,含固体脂肪酸44.59%,液体5

  • 黄花小二仙草

    药材名称黄花小二仙草拼音Huánɡ Huā Xiǎo èr Xiān Cǎo英文名Chinesis Haloragis别名石崩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来源药材基源:为小二仙草科植物黄花小二仙草

  • 安龙香科科

    药材名称安龙香科科拼音ān Lónɡ Xiānɡ Kē Kē别名里苏子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安龙香科科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ercrium anlungense C.Y.Wu et S.C

  • 倒挂草

    药材名称倒挂草拼音Dào Guà Cǎo来源药材基源:为铁角蕨科植物倒挂铁角蕨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splenium normale Don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洗净,晒干或鲜用。原形态植

  • 野高粱

    药材名称野高粱拼音Yě Gāo Liɑnɡ别名水滨升麻、假升麻、假淫羊藿(《云南中草药》),红升麻、野泽兰(《云南中草药选》)。出处《云南中草药》来源为虎耳草科植物溪畔落新妇的根或全草。秋、冬采收,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