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红榔木

红榔木

《中药大辞典》:红榔木

药材名称红榔木

拼音Hónɡ Lánɡ Mù

别名棉榔树

出处《文山中草药》

来源为榆科植物毛白榆树皮。全年可采。削除外皮,取第2层皮,晒干研粉用。

原形态落叶乔木,高10~15米。树皮粗糙,嫩枝有薄毛。单叶互生;椭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4~6厘米,宽3~4厘米,先端尖,边缘有锯齿,有10~13对侧脉,主脉略偏斜。果实倒卵形,先端有深凹口。

生境分部生于山下、河边、土质肥沃的地方。分布于云南等地。

性味苦涩,平。

功能主治接骨,消肿,止血。

复方①治外伤出血:红棉木粉末适量,敷于创面,加压后包扎。

②治骨折(复位后,小夹板固定):红梅木研粉,加酒调为糊状,敷患处,三天换药一次。

③治跌打肿痛:红榔水粉末一至二钱酒冲服,日服二次。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红榔木

药材名称红榔木

拼音Hónɡ Lánɡ Mù

别名大树皮

出处出自《文山中草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榆科植物毛榆的树皮。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Ulmus adrossowii Litw.var.virgata(Planch.)Grudz.[U.virgata Wall.ex Planch.;U.Pumila L.var.pilosa Rehd.]

采收和储藏:四季可采,去外皮,取第2层皮,晒干研粉。

原形态落叶乔木。树皮纵裂;当年生枝密被柔毛。叶互生;叶柄长0.3-0.7cm;托叶早落;叶片卵形、椭圆形,稀菱形或倒卵形,长3-8cm,宽2-3.5cm,先端渐尖,基部斜宽楔形,上面密生硬毛,粗糙,下面有柔毛,尤以脉上显着,有时无毛,但至少脉腋有簇生毛,边缘具重锯齿。翅果圆形或近圆形,长8-15mm,宽6-12mm,无毛,果翅淡绿色,果核部分淡红色,位于翅果中部,果梗被毛。花、果期2-3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200-2400m的坡地及山谷阔叶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四川、云南、西藏等地。

性味苦;涩;性平

功能主治活血化瘀;止血止痛。主骨折;跌打伤痛;外伤出血;胃肠出血;尿血。

用法用量内服:研末,3-6g。外用:适量,研末调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打破碗花花

    《全国中草药汇编》:打破碗花花药材名称打破碗花花拼音Dǎ Pò Wǎn Huā Huā别名野棉花、湖北秋牡丹、拐角七、清水胆、一把爪来源为毛茛科银莲花属植物打破碗花花Anemone hupe

  • 麻黄根

    《中国药典》:麻黄根药材名称麻黄根拼音Má Huánɡ Gēn英文名RADIX EPHEDRAE来源本品为麻黄科植物草麻黄Ephedra sinica Stapf 或中麻黄Ephe

  • 银花子

    药材名称银花子拼音Yín Huā Zǐ别名金银花子(《饮片新参》)。出处《饮片新参》来源为忍冬科植物忍冬的果实。霜降至立冬间采收,晒干,置锅内微炒,手摸之觉热而有粘性时即可。原形态植物形态详

  • 红景天

    《全国中草药汇编》:红景天药材名称红景天拼音Hónɡ Jǐnɡ Tiān来源景天科红景天属植物红景天Rhodiola saera (Prain) Fu,以全草入药。9~10月采集,洗净晒干。

  • 蒿枝七

    《全国中草药汇编》:蒿枝七药材名称蒿枝七来源罂粟科绿绒蒿属植物黄花绿绒蒿Meconopsis chelidonifolia Bur. et Franch.,以根入药。夏秋采根,洗净切片晒干。性味淡,温

  • 使君子根

    《中药大辞典》:使君子根药材名称使君子根拼音Shǐ Jūn Zǐ Gēn别名史君根(《分类草药性》)。出处《广西药植图志》来源为使君子科植物使君子的根。原形态植物形态详"使君子"条

  • 佛手花

    《中药大辞典》:佛手花药材名称佛手花拼音Fó Shǒu Huā别名佛柑花(《四川中药志》)。出处《随息居饮食谱》来源为芸香科植物佛手的花朵和花蕾。于早晨日出前疏花时采收,或拾取落花,晒干或炕

  • 芒叶小米草

    药材名称芒叶小米草拼音Mánɡ Yè Xiáo Mǐ Cǎo来源玄参科小米草属植物小米草Euphrasia tatarica Fisch,的全草。7~8月采收,切段晒干。

  • 干蕨鸡

    药材名称干蕨鸡拼音Gān Jué Jī别名金鸡尾来源药材基源:为卷柏科植物旱生卷柏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elaginella stauntoniana Spring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晒

  • 牛脑

    《中药大辞典》:牛脑药材名称牛脑拼音Niú Nǎo出处《别录》来源牛科动物黄牛或水牛的脑。性味《纲目》:"甘,温,微毒。"功能主治治头风眩晕,消渴,痞气。①《别录》:&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