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红毛蛇

红毛蛇

《全国中草药汇编》:红毛蛇

药材名称红毛蛇

别名平卧阴石蕨

来源蕨类骨碎补科阴石蕨属植物石蕨Humata ropens (L. f.) Diels,以根状茎入药。全年可采,除去叶和须根,洗净,鲜用或晒干。

性味甘、淡,平。

功能主治活血散瘀,清热利湿。用于风湿痹痛,腰肌劳损,白带,吐血,便血,尿路感染,肺脓疡;外用治跌打损伤,痈疮肿毒。

用法用量1~2两,水煎服。外用鲜品适量,捣烂外敷。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红毛蛇

药材名称红毛蛇

拼音Hónɡ Máo Shé

来源药材基源:为骨碎补科植物阴石蕨的根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umata repens(L.f.)Diels[Adiantum repens L.f.]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挖,洗净,去附叶和须根,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植株高5-20cm。根茎长而横生,被密伏红棕色、披针形鳞片,盾状着生。叶远生;叶柄长5-10cm,红棕色,疏被鳞片,老则几光滑;叶片革质,卵状三角形,长5-10cm,基部宽3.5-5cm,向先端渐尖,两面光滑,半二回羽状分裂;羽片6-10对,基部1对最大,近三角形或三角状披针形,圆钝头,基部不等宽,短楔形而下延,常向上弯弓,上方常为钝齿牙状;下方深裂,一回小羽片3-5片,基部下侧1片最长,约1-1.5cm,长圆形,圆钝头,略斜向下,全缘或有浅裂;从第2对羽片向上渐短,长圆披针形,先端有锯齿,边缘浅裂;叶脉背面明显,羽状分叉。孢子囊群沿叶缘着生,羽片先端有3-5对;囊群盖半圆形,棕色,略有光泽。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500-1900m的山谷溪边树上或石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华南、西南及福建、台湾、云南等地。

性味甘;淡;平

功能主治活血止血;清热利湿;续筋接骨。主风湿痹痛;腰肌劳损;跌打损伤;牙痛;吐血;便血;尿路感染;白带;痈疮肿痛

用法用量内服:30-60g,水煎服。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软骨过山龙

    药材名称软骨过山龙别名三叶木通、沙叶铁线莲来源毛茛科软骨过山龙Clematis meyeniana Walp. var. granulata Finet et Gagnep.,以全株入药。生境分部广东

  • 溪荪

    药材名称溪荪拼音Xī Sūn来源药材基源:为鸢尾科植物溪荪的根茎及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Iris sanguinea Donn ex Hom.[I.orien-talis auct.non Mill

  • 黄皮果核

    《中药大辞典》:黄皮果核药材名称黄皮果核拼音Huánɡ Pí Guǒ Hé别名黄皮核(《岭南采药录》)。出处《本草求原》来源为芸香科植物黄皮的种子。夏、秋间采,鲜用或晒干

  • 罗伞草

    药材名称罗伞草拼音Luó Sǎn Cǎo别名一把伞、小礼花、大含羞草、荷包草、降落伞。来源药材基源:为酢浆草科植物感应草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iophytumsensititvum(L.)DC

  • 大金香炉

    《中药大辞典》:大金香炉药材名称大金香炉拼音Dà Jīn Xiānɡ Lú别名假豆稔(《南宁市药物志》),豹牙郎、石老虎(《广西药植名录》),白爆牙郎(《广西中草药》)。出处《南宁

  • 尖齿耳蕨

    药材名称尖齿耳蕨拼音Jiān Chǐ ěr Jué英文名Sharp-tooth Shield Fern别名岩山鸡出处始载于《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蕨类植物门》。来源药材基源:为鳞毛蕨科植物尖齿耳蕨的根茎。拉

  • 普洱茶膏

    药材名称普洱茶膏拼音Pǔ ěr Chá Gāo来源药材基源:为山茶科植物普洱茶Camellia sinensis(L.)O.Kuntze var.assamica(Mast.)Kitamura [Th

  • 雨韭

    《中药大辞典》:雨韭药材名称雨韭拼音Yǔ Jiǔ别名浮蔷(《救荒野谱》),青茨菇花(汪连仕《采药书》),蓝鸟花(《植物名汇》)。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雨久花科植物雨久花的全草。原形态雨久花(《花镜》)

  • 裂序楼梯草

    药材名称裂序楼梯草拼音Liè Xù Lóu Tī Cǎo出处始载于(东北林学院《植物研究室汇刊》)。来源药材基源:为荨麻科植物裂序楼梯草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latostema schizoc

  • 白地牛

    药材名称白地牛来源萝藦科白地牛Cynanchum mooreanum Hemsl.,以根入药。生境分部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河南、湖北、广东。功能主治主治肠结核。用法用量配苦木霜、黄柏、毛冬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