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细叶铁线莲

细叶铁线莲

药材名称细叶铁线莲

拼音Xì Yè Tiě Xiàn Lián

别名透骨草断肠草、狗肚子筋、驴断肠

来源药材基源:为毛茛科植物芹叶铁线莲的地上部分。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lematis aethusifolia Turcz.

采收和储藏:6-7月采割,除去枯枝,洗净,晒干。

原形态芹叶铁线莲,多年生草质藤本,长0.5-4m。根细长,棕黑色。茎纤细,有纵沟纹,微被柔毛或无毛。二至三回羽状复叶或羽状细裂,连叶柄达7-10cm,稀达15cm,末回裂片线形,宽2-3mm,先端渐尖或钝圆。聚伞花序腋生,有1-3朵花,钟状下垂,直径1-1.5cm;萼片4枚,淡黄色,长方圆形或狭卵形;雄蕊多数,长为萼片之半,花丝扁平;宽卵形或圆形,成熟后棕红色,宿存花柱长2-2.5cm,密被白色柔毛。花期7-8月,果期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600-3000m的山坡及水沟边。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华北及陕西、甘肃、宁夏、青海东部。

性状性郑州 鉴别,细而缠绕,直径0.5-2.5cm,表面灰黄绿色至红棕色,断面灰白色。叶为二至三回羽状复叶,叶柄较短,裂片细小,倒披针形或披针形条状,宽红0.5-2mm,全缘。气微香而特异味淡。

显微鉴别,叶横切面:叶柄近轴面中部凹陷,两边色隅处略凸起呈脊状;表面细胞1列,可见气孔、非腺毛和腺毛,维管束9-11个,近轴面5-7个,远轴面3-4个。叶片为异面叶,上表皮气孔毛茸较少,下表皮较多;栅栏细胞1-2列;海绵组织细胞类圆形,细胞间隙较大。

化学成分花、叶含槲皮素(quercetin),山柰酚(kaempferol)等黄酮类化合物。

性味叶辛;性温;有毒

归经肝;胃经

功能主治祛风通络;止痛;健胃消食;杀虫。主风湿痹痛;消化不良;呕吐;包囊虫病;阴囊湿疹;疮痈肿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外用:适量,煎水洗;或将药汗浓煎成膏熬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鳖脂

    《中药大辞典》:鳖脂药材名称鳖脂拼音Biē Zhī别名鳖膏(《本草拾遗》),鳖油(《现代实用中药》)。出处《纲目》来源为鳖科动物中华鳖的脂肪。功能主治①《本草蒙筌》:"眼睫倒毛签入,可资除害

  • 翅卫矛

    《中药大辞典》:翅卫矛药材名称翅卫矛拼音Chì Wèi Máo别名约哦(藏名)出处《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来源为卫矛科植物栓翅卫矛的枝皮。7~8月采,晒干。原形态落叶灌木,

  • 胡颓子

    《全国中草药汇编》:胡颓子药材名称胡颓子拼音Hú Tuí Zǐ别名牛奶子根、半春子、半含春、石滚子、四枣、柿模、羊奶奶、甜棒锤来源胡颓子科胡颓子属植物胡颓子Elaeagnus pu

  • 黄桷根

    《中药大辞典》:黄桷根药材名称黄桷根拼音Huánɡ Jué Gēn别名黄葛根(《分类草药性》)。出处《草木便方》来源为桑科植物黄葛树的根或根皮。全年可采。以8~9月采者为佳。性味①

  • 耧斗菜

    《全国中草药汇编》:耧斗菜药材名称耧斗菜拼音Lóu Dòu Cài别名血见愁、猫爪花来源毛茛科耧斗菜属植物小花耧斗菜Aquilegia parviflora Ledeb.

  • 条参

    药材名称条参拼音Tiáo Shēn别名雪条参、红条参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伞状绢毛菊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oroseris umbrella (Franch.)Stebb. [Crepisum

  • 辣蓼草

    《中药大辞典》:辣蓼草药材名称辣蓼草拼音Là Liǎo Cǎo出处《江苏植药志》来源为蓼科植物柳叶蓼的全草。原形态柳叶蓼,又名:绵毛酸模叶蓼。一年生草本,高0.5~2.5米。茎直立,多分枝,

  • 淡秋石

    药材名称淡秋石来源古代用石膏浸入童便中制成。现时用人中白浸去咸臭,晒干,研成粉,再加白芨将水拌和,制成方块。性味咸,寒。功能主治滋阴退热。适用于骨蒸劳热,咽痛,口疮等症。用法用量一钱至二钱,煎服。

  • 浙地黄

    《全国中草药汇编》:浙地黄药材名称浙地黄别名鲜生地来源玄参科浙地黄Rehmannia chingii Li,以根状茎入药。生境分部浙江。性味甘、苦,寒。功能主治清热,凉血。鼻衄,热病口干。0.4~1两

  • 小罗伞

    药材名称小罗伞拼音Xiǎo Luó Sǎn别名血党、活血眙、腺点紫金牛(《广西实用中草药新选》),斑叶朱砂根、小凉伞、珍珠盖凉伞(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出处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