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缅茄

缅茄

《中药大辞典》:缅茄

药材名称缅茄

拼音Miǎn Qié

别名沔茄(《灵秘丹药笺》),木茄(《粤志》)。

出处《纲目拾遗》

来源为豆科植物缅茄种子

原形态乔木,高可达40米。树皮灰褐色,有灰白大斑点,粗糙。小枝带圆形,黄褐色。叶双数羽状复叶;叶柄短;总柄细;小叶2~4对,先端微凹,或钝形,基部卵圆形,全缘,纸质,上面深绿色,下面灰绿色,长7~8厘米,宽5~6厘米,侧脉弧形,网脉疏生。总状花序排成顶生圆锥状,花在序轴上几偏向于一侧;萼管状,4裂,裂片长圆形;花瓣只有1枚发育,其余退化,淡紫色;雄蕊7,突出,顶端略曲,有药者4枚,退化者3枚,药呈褐色;雌蕊1,较雄蕊略长,子房上位;1室。荚果木质,矩圆形,长10~12厘米,宽6~7厘米,厚4厘米,中部微缢,棕褐色而光滑,密布黄色斑点,边缘尤甚,全体有多数小突起。种子通常2~3颗,扁圆,有角质的假种皮状种柄。花期5月。果期8月。

生境分部广东、云南等地有栽培。

功能主治①《灵秘丹药笺》:"抹眼眶去火毒,又能解百毒。水磨涂治牙疼。"

②《滇略》:"拭眼去翳,亦解疮毒。"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缅茄

药材名称缅茄

拼音Miǎn Qié

英文名Seed of Makamong,Seed of Woodyfruit Afzelia

别名沔茄、木茄

出处《云南中草药选》1.《灵秘丹药笺》:缅茄儿,形如大粟,上有罩帽,如画皮样。

2.《滇略》:缅茄,枝叶皆类家茄,结实如荔枝核而有蒂。

3.《粤志》:广东高州府出木茄,上有方蒂,拭眼去昏障,即缅茄也。

来源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缅茄的成熟种子。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fzelia xylocarpa (Kurz)Craib[Pahudia xylocarpa Kurz]

采收和储藏:秋、冬季果实成熟后采摘,剥取种子,晒干。

原形态缅茄 常绿乔木,高12-25m,有时可达40m。树皮褐色或灰棕色,有灰白色斑点;小枝被白粉。叶互生,偶数羽状复叶;总叶柄长2.5-3cm;小叶2-5对,对生,小叶柄短,长不及5mm;小叶片卵形、阔椭圆形至近圆形,长5-8cm,宽3.5-6cm,先端钝圆或微凹,基部圆,纸质。总状圆锥花序,密被白色或灰黄色短柔毛;苞片和小总苞片卵形或三角状卵形,大小相等,长约6mm,宿存;花萼裂片长圆形;花瓣淡紫色,倒卵形至近圆形,旗瓣1片;能育雄蕊7,基部稍合生,花丝长3-3.5cm,下部被柔毛;子房上位,被毛,花柱长而突出。荚果长椭圆形,略扁,长10-12cm,宽6-7cm,厚4cm,棕褐色,木质,坚硬。种子2-3颗,扁圆形,长宽均约2.5cm,厚约1.5cm,种皮黑褐色,基部有一角质、坚硬的假种皮状种柄,其长略等于种子。花期4-5月,果期11-12月。

生境分部分布于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等地有栽培。

性味辛;平

归经肝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主赤眼,眼生云翳,疮毒,火热牙痛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酒水磨涂。

各家论述1.《灵秘丹药笺》:抹眼眶去火毒,又能解百毒。水磨涂治牙疼。

2.《滇略》:拭眼去翳,亦解疮毒。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小败火草

    《中药大辞典》:小败火草药材名称小败火草拼音Xiǎo Bài Huǒ Cǎo别名贡布区敦木(藏名)。出处《西藏常用中草药》来源为玄参科植物爪哇婆婆纳的全草。6~8月采收。原形态一年生草本,全

  • 藤子甘草

    药材名称藤子甘草拼音Ténɡ Zǐ Gān Cǎo别名土甘草、鸡血藤(《广西药植名录》),美丽相思子(《云南思茅中草药选》)。出处《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来源为豆科植物毛果鱼藤的藤或根。全年可采

  • 莪术

    《中国药典》:莪术药材名称莪术拼音é Shù英文名RHIZOMA CURCUMAE别名温莪术、蓬莪术、山姜黄、芋儿七、臭屎姜来源本品为姜科植物蓬莪术Curcuma phaeocau

  • 苜蓿

    《全国中草药汇编》:苜蓿药材名称苜蓿拼音Mù Xu别名紫苜蓿、紫花苜蓿、蓿草来源豆科苜蓿Medicago sativa L.,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各地栽培。化学成分根含有结晶性皂甙,水解产生

  • 甘西鼠尾

    药材名称甘西鼠尾拼音Gān Xī Shǔ Wěi英文名Przewalsk Sage Root别名甘肃丹参、红秦艽、紫丹参来源为唇形科植物甘西鼠尾Salviaprzewalskii Maxim.的根。原

  • 谷蓼

    药材名称谷蓼拼音Gǔ Liǎo别名水珠草(《植物学大辞典》)。出处河南来源为柳叶菜科植物露珠草的全草。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40~70厘米。茎直立,光滑,节间的基部略膨大。叶对生,卵状披针形,长6~8厘

  • 宜昌荚蒾叶

    药材名称宜昌荚蒾叶拼音Yí Chānɡ Jiá Mí Yè来源药材基源:为忍冬科植物宜昌荚蒾的茎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Viburnum erosum Thunb.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收,鲜用。原

  • 西南鹅掌柴

    药材名称西南鹅掌柴别名龙爪树、七叶加、鸭脚木、七叶莲来源五加科西南鹅掌柴Schefflera Khasiana (C. B. Clarke) Vig.,以叶、茎皮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微甘、苦,温。

  • 米仔兰

    《全国中草药汇编》:米仔兰药材名称米仔兰拼音Mǐ Zǎi Lán别名碎米兰、兰花米、珠兰、木珠兰来源楝科米仔兰属植物树兰Aglaia odorata Lour.,以枝、叶及花入药。夏季花开放

  • 大青盐

    《全国中草药汇编》:大青盐药材名称大青盐拼音Dà Qīnɡ Yán别名青盐、石盐、戎盐来源为一种结晶性石盐。全年可采,自盐湖中取出,晒干。原形态呈方块形和不规则的多棱形,直径约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