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羽叶山蚂蝗

羽叶山蚂蝗

药材名称羽叶山蚂蝗

拼音Yǔ Yè Shān Mǎ Huánɡ

英文名Oldham Podocarpium

别名羽叶山绿豆

出处始载于《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豆科》。

来源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羽叶山蚂蝗的全株。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odocarpium oldhamii (Oliv.)Yang et Huang [Desmodium oldhamii Oliv.]

采收和储藏:春季采收全株,秋季采挖根,切段晒干。

原形态羽叶长柄山蚂蝗小灌木,高1-1.5m。枝条有棱,近无毛。叶柄长约6cm;奇数羽状复叶,长可达25cm;小叶5-7,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4-10cm,宽2-4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两面疏生短柔毛。圆锥花序顶生,疏松,花序轴密被黄色短柔毛;花萼钟状,长约2.5mm,萼齿三角形;花冠粉红色,长约7mm;雄蕊10,单体;子房有柄。荚果长2-3cm,有2个荚节,荚节半菱形,长约1cm,宽约5mm;果柄长6-8mm。花期8-9,果期10-11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谷、沟边、林中或林缘。

资源分布:分布于吉林、辽宁、陕西、江苏、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四川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小枝圆柱形,直径约3mm,微具棱角,光滑。完整的羽状复叶,小叶5-7,披针形或矩形,先端渐尖,基部楔形,全缘;长4-10cm,宽1.3-4cm,表面枯绿色;叶柄长6cm。有时可见荚果,长约3cm,背缝线裂至腹缝线,节2,半菱形。气微。

性味味微苦;辛;性凉

归经肺;肾经

功能主治疏风清热;解毒。主温病发热;风湿骨痛;咳嗽;咯血;疮毒痈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全株或根有祛风活血、利尿杀虫的作用。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菥蓂子

    《中药大辞典》:菥蓂子药材名称菥蓂子拼音Xī Mínɡ Zǐ出处《本经》来源为十字花科植物菥蓂的种子。5~6月果实成熟时采取全株,打下种子,晒干,扬净。原形态植物形态详"菥蓂&qu

  • 临时救

    药材名称临时救拼音Lín Shí Jiù别名黄花草、九莲灯、匍地龙(《湖南药物志》)。出处《植物名实图考》来源为报春花科植物胡氏排草的全草。原形态多年生草本。茎弱,丛生,

  • 蕤仁

    《中国药典》:蕤仁药材名称蕤仁拼音Ruí Rén英文名NUX PRINSEPIAE来源本品为蔷薇科植物蕤核Prinsepia uniflora Batal . 或齿叶扁核木Prin

  • 鹰爪枫

    《全国中草药汇编》:鹰爪枫药材名称鹰爪枫来源木通科鹰爪枫Holboellia coriacea Diels,以根入药。生境分部江苏、安徽、浙江、湖北、湖南、四川、贵州。功能主治祛风活血。主治风湿筋骨痛

  • 发痧藤

    《中药大辞典》:发痧藤药材名称发痧藤拼音Fā Shā Ténɡ别名夜牵牛、毒根斑鸠菊(《广西药植名录》),过山龙(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出处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来源为菊科植物细

  • 大蓟

    《全国中草药汇编》:大蓟药材名称大蓟拼音Dà Jì别名大刺儿菜、大刺盖、老虎脷、山萝卜、刺萝卜、牛喳口、鸡母刺、大恶鸡婆、山老鼠簕来源为菊科蓟属植物大蓟Cirsium japonicum DC.,以全

  • 桐皮

    药材名称桐皮拼音Tónɡ Pí别名白桐皮(《药性论》),水桐树皮(《濒湖集简方》),桐木皮(《纲目》)。出处《本经》来源为玄参科植物泡桐或毛泡桐的树皮。原形态①泡桐(《纲目》),又

  • 华中瘤足蕨

    药材名称华中瘤足蕨拼音Huá Zhōnɡ Liú Zú Jué来源药材基源:为瘤足蕨科植物华中瘤足蕨的根茎或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lagiogyria euphlebia Mett.采收和储藏:

  • 西施舌

    《中药大辞典》:西施舌药材名称西施舌拼音Xī Shī Shé别名车蛤(《闽部疏》),土匙、沙蛤(《闽中海错疏》)。出处《本草从新》来源为蛤蜊科动物西施舌的肉。在朔、望大潮期间,到海滨采捕。原

  • 牛轭草

    药材名称牛轭草拼音Niú è Cǎo别名红茅草、地蓝花来源药材基源:为鸭跖草科植物狭叶水竹草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urdannia loriformis(Hassk.)Rolla Rao 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