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老虎俐

老虎俐

药材名称老虎俐

拼音Láo Hǔ Lì

别名把守天门、天下无敌手、不可摸、艾麻草、圆齿艾麻

出处始载于《南方主要有毒植物》。

来源药材基源:为荨麻科植物全缘火麻树的茎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endrocnide sinuata(Bl.)Chew[Urtica sinuata Bl.;Laportea Crenulata(Roxb.);Laportea sinu-ata(Bl.)Miq.]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灌木或小乔木,高3-6m。小枝肥大,上部稍肉质,灰绿色,疏生刺毛。单叶互生;叶柄长3-10cm,疏生刺毛和柔毛;托叶卵状披针形,长约1cm,早落;叶片形状多样,椭圆形、椭圆状或长圆状披针形,有时倒卵状披针形,长10-35cm,宽5-16cm,先端锐尖至渐尖,基部楔形、钝圆形或心形,全缘或在中、下部以上有浅齿或牙齿,两面在脉上疏生小刺毛或近于无毛;叶脉羽状,除最下1对伸达叶缘外,其余各对在近缘处彼此连结。雌雄异株;花序呈圆锥状或总状分枝,序轴有长刺毛和柔毛;雄花序长5-10cm,雄花具短梗,花被片与雄蕊4;雌花序长10-20cm,雌花具短梗,果时增长,单生或数朵呈簇生与花枝上,花被片4,不等大,柱头线形。瘦果梨形,长4-6mm,外面有疣点。花期春季,果期秋季。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700-800m的河谷两岸混交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海南、广西、云南、西藏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叶片椭圆形、椭圆状或矩圆状披针形,先端急尖,基部楔形,全缘或微波状,羽状脉侧脉近缘处彼此连结,表面绿色或深绿色,上表面较粗糙(密布点状钟乳体),下表面叶片处有刺毛。质地稍厚。气微,味苦、涩。

性味味辛;性温;有毒

功能主治散瘀消肿。主跌打伤肿;骨折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嫩茎叶捣敷。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全株:有毒。用于跌打损伤,骨折。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陈壶卢瓢

    《中药大辞典》:陈壶卢瓢药材名称陈壶卢瓢拼音Chén Hú Lú Piáo别名旧壶卢瓢(《海上方》),破瓢(《孙天仁集效方》),败瓢(《纲目》),败瓠(《食物本

  • 柳叶见血飞

    《全国中草药汇编》:柳叶见血飞药材名称柳叶见血飞别名见血飞、见血愁、大舒筋活血、辣药来源毛茛科铁线莲属植物五叶铁线莲Clematis quinquefoliolata Hutch.,以根入药。四季可采

  • 楸木果

    药材名称楸木果拼音Qiū Mù Guǒ来源药材基源:为紫葳科植物楸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talpa bungei C、A、Mey.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摘;去果柄;拣;晒干原形态楸 小乔木,高8

  • 白芷叶

    《中药大辞典》:白芷叶药材名称白芷叶拼音Bái Zhǐ Yè别名蒚麻(《别录》)。出处《别录》来源为伞形科植物兴安白芷或川白芷或杭白芷的叶片。功能主治《纲目》:"浴丹毒、

  • 倒钩刺

    《中药大辞典》:倒钩刺药材名称倒钩刺拼音Dǎo Gōu Cì别名小乌泡、小倒钩刺、刺黄连、刺茶、散血草出处《云南中草药》来源为蔷薇科植物三叶悬钩子的全株。夏、秋采收。晒干。原形态直立小灌木,

  • 西藏点地梅

    药材名称西藏点地梅来源报春花科西藏点地梅Androsace tibetica var. mairae R. Kunth,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内蒙古、西藏。性味苦、辛,寒。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炎止痛。主

  • 柏子仁

    《中国药典》:柏子仁药材名称柏子仁拼音Bǎi Zǐ Rén英文名SEMAN PLATYCLADI来源本品为柏科植物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 (L.) Franco的干

  • 橘皮

    药材名称橘皮拼音Jú Pí别名陈皮(孟诜),贵老(侯宁极《药谱》),黄橘皮(《鸡峰普济方》),红皮(《汤液本草》)。出处《本经》来源为芸香科植物福橘或朱橘等多种橘类的果皮。10月以

  • 白薯莨

    《全国中草药汇编》:白薯莨药材名称白薯莨拼音Bái Shǔ Lànɡ别名山仆薯、板薯、那亚、榜花薯、叶板茨、榜薯、野葛薯、山薯来源薯蓣科薯蓣属植物白薯莨Dioscorea hisp

  • 鲩鱼胆

    《中药大辞典》:鲩鱼胆药材名称鲩鱼胆拼音Huàn Yú Dǎn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鲤科动物草鱼的胆。冬季收集,阴干。性味①《本草拾遗》:"苦。"②《纲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