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胡葱

胡葱

药材名称胡葱

拼音Hú Cōnɡ

别名冻葱(《唐本草》),葫葱(《孙真人食忌》),冬葱(《蜀本草》),回回葱(《饮膳正要》),蒜葱(《纲目》),分葱、科葱(《中国蔬菜栽培学》)。

出处《唐本草》

来源百合科植物胡葱鳞茎。3~5月采收。

原形态多年生宿根草本。鳞茎细长,纺锤形或圆形,外被赤褐或铜赤色鳞茎皮。冬季生叶,夏季枯萎,叶圆筒形.细长,长可达30余厘米,先端尖,绿色,柔软。花茎中空,伞形花序顶生,总苞片膜质;花被6片;雄蕊6;子房上位,鲜有结果。蒴果。种子黑色。花期3~4月。

生境分部我国中部、南部有栽培。

化学成分球茎的外层膜质鳞被中含槲皮醇、绣线菊甙、槲皮素-3,4’-二葡萄糖甙和槲皮素-7,4’-二葡萄糖甙,其总含量为20%,愈向球茎中心,黄酮类含量愈少(中心约为1%)。根不含黄酮类。新鲜时中含绣线菊甙与槲皮素-3,4′-二葡萄糖甙,总含量约1%。

性味辛,温。

①《开宝本草》:"味辛。"

②《纲目》:"辛,温,无毒。"

功能主治温中,下气。治水肿、胀满、肿毒。

①《食疗本草》:"主消谷能食,利五脏不足气。"

②《蜀本草》:"疗肿毒。"

③《开宝本草》:"温中消谷,下气杀虫。"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鲜者0.5~1两。外用:捣敷。

注意①《食疗本草》:"久服之,令人多忘,根发痼疾。又患胡臭、匿齿人不可食,转极甚。亦伤绝血脉气,多食损神,此是熏物耳。"

②《开宝本草》:"损目明。"

复方治卒身面浮肿,腹胀,小便不利,喘息稍急:赤小豆一升,胡葱十茎(细切),消石一两。以水五升,并葱同煮,令豆熟,候水干,于砂盆中入消石,研如膏。每日空腹.以暖酒调下半匙。(《圣惠方》)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含羞草根

    《中药大辞典》:含羞草根药材名称含羞草根拼音Hán Xiū Cǎo Gēn出处《云南中草药》来源为豆科植物含羞草的根。夏、秋采集,洗净,晒干。化学成分从干燥的根中可提得生物碱、内酯性物质和黄

  • 天门冬

    《中药大辞典》:天门冬药材名称天门冬拼音Tiān Mén Dōnɡ别名大当门根(《石药尔雅》),天冬(《药品化义》)。出处《本经》来源为百合科植物天门冬的块根。秋、冬采挖,但以冬季采者质量较

  • 柚皮

    《中药大辞典》:柚皮药材名称柚皮拼音Yòu Pí别名柚子皮(陶弘景),气柑皮、橙子皮(《四川中药志》)。出处《唐本草》来源为芸香科植物柚的果皮。秋末、冬初收集,剖成5~7瓣。悬起晒

  • 红云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红云草药材名称红云草别名假地榕、红毛藤来源紫金牛科红云草Ardisia maclurei Merre,以全株入药。生境分部广西。性味苦,凉。功能主治止血,清热解毒。主治吐血,便血,

  • 大叶铁包金

    药材名称大叶铁包金别名马梢蛇藤、勾儿茶、紫罗花来源鼠李科勾儿茶属植物牛鼻拳Berchemia giraldiana Schneid.,以根入药。四季可采,晒干备用。性味微涩,平。功能主治祛风利湿,止咳

  • 萹蓄

    《中国药典》:萹蓄药材名称萹蓄拼音Biǎn Xù英文名HERBA POLYGONI AVICULARIS别名扁蓄、大萹蓄、鸟蓼、扁竹、竹节草、猪牙草、道生草来源本品为蓼科植物萹蓄Polygo

  • 向日葵花托

    药材名称向日葵花托拼音Xiànɡ Rì Kuí Huā Tuō别名向日葵花盘(《福建民间草药》),向日葵饼(《湖北科技》(8):60,1972),葵房(佳木斯医学院《葵花

  • 山大黄(华北大黄)

    药材名称山大黄(华北大黄)拼音Shān Dài Huánɡ别名峪黄、河北大黄来源蓼科大黄属植物华北大黄Rheum franzenbachii Munt.,以根入药。春秋采挖根部,除

  • 苦丁

    《中药大辞典》:苦丁药材名称苦丁拼音Kǔ Dīnɡ别名小山萝卜、龙喳口(《草木便方》),叉头草(《四川中药志》,蛾子草(《中草药通讯》(3):58,1972)。出处《四川中药志》来源为菊科植物台湾莴苣

  • 对叶油麻根

    药材名称对叶油麻根拼音Duì Yè Yóu Má Gēn来源药材基源:为忍冬科植物合东荚蒾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Viburnum taitoense Hayata.采收和储藏:秋、冬季采挖,切片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