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荆芥根

荆芥根

《中药大辞典》:荆芥根

药材名称荆芥根

拼音Jīnɡ Jiè Gēn

出处《纲目》

来源为唇形科植物荆芥

功能主治治吐血,牙痛,瘰疬。

复方①治吐血不止:荆芥连根,洗,捣汁半盏服;干穗为末亦可。(《经验方》)

②治风热牙痛:荆芥根、乌桕根、葱根等分。煎汤频含漱之。(《纲目》)

③治瘰疬溃烂:荆芥根下一段,剪碎,煎沸汤,温洗良久,看烂破处紫黑,以针一刺,去血再洗;用樟脑雄黄等分,为末,麻油调扫上,出水,次日再洗再扫,以愈为度。(《活法机要》)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荆芥根

药材名称荆芥根

拼音Jīnɡ Jiè Gēn

英文名Root of Fineleaf Schizonepeta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

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裂叶荆芥和多裂叶荆芥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multifida tenuifolia (Benth.) Briq. S.multifida (L.) Briq.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挖取根部,洗净,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一年生草本,高60-100cm。具强烈香气。茎直立,四棱形,上部多分枝,基部棕紫色。全株被灰白色短柔毛。叶对生;茎基部的叶片无柄或近无柄,羽状深裂,裂片5,中部及上部叶无柄,羽状深裂,裂片3-5,长1-3.5cm,宽1.5-2.5cm,宽1.5-2.5cm,先端锐尖,基部楔状渐狭并下延至叶柄,裂片披针形,全缘,上面暗绿色,下面灰绿色,两面均无毛,脉上及边缘较密,有腺上噗。花为轮伞花序,多轮密集于枝端,形成穗状,长3-13cm;苞片叶状,长4-17mm;小苞片线形,较小;花小,花萼漏斗状倒圆锥形,长约3mm,径约1.2mm,被灰色柔毛及黄绿色腺点,先端5齿裂,裂片卵状三角形;化冠浅红紫色,二唇形,长约4mm,上唇先端2浅裂,唇3裂,中裂片最大;雄蕊4,二强;子房4纵裂,花柱基生,柱头2裂。小坚果4,长圆状三棱形,长约1.5mm,径约0.7mm,棕褐色,表面光滑。花期7-9月,果期9-11月。

多年生草本,高可达40-50cm。茎基部木质化,上部四棱形,被白色长柔毛。叶对生;叶柄长约1.5cm;叶羽状深裂或分裂,有时浅裂至全缘,裂片卵形或卵状披针形,全缘或具疏齿,长2-3.4cm,宽1.5-2cm,先端锐尖,基部近截形至心形,上面深绿色,微被柔毛,下面白黄色,被白色短硬毛,脉上及边缘被睫毛,有腺点。多数轮伞花序组成顶生穗状花序,长6-12cm;苞片叶状,深或全缘,卵形,长约1cm;小苞片卵状披针形或披针形,带紫色,与花等长工稍长;花萼紫色,长约5mm,有15条脉,外被稀疏短柔毛,先端5齿裂,三角形;花冠二唇形,蓝紫色,干后淡黄色,长约8mm,被柔毛,上唇2裂,下唇3裂,中裂片最大;雄蕊4,花药淡紫色,花柱细长,柱头2裂。小坚果4,扁长圆形,腹部稍具棱,长约1.6mm,宽约0.6mm,褐色。花期7-9月,果期9月以后。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1.生于山坡路旁或山谷。海拔在540-2700m之间。多栽培,亦有野生。

2.生于海拔1300-2000m的松林林缘、山坡草丛或湿润的草原上。

资源分布:1.分布于黑龙江、辽宁、山西、陕西、甘肃、青海、河南、河南、四川、贵州等地、江苏、浙江、福建、云南等地有栽培。

2.分布于东北及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甘肃等地。

功能主治止血;止痛。主吐血;崩漏;牙痛;瘰疬

用法用量内服:研末,每次3-5g;或鲜品捣汁。外用:适量,水煎洗或漱口。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园金柑

    药材名称园金柑别名甘桔、山桔子、金桔、月桔来源芸香科园金柑Fortunella japonica (Thunb.) Swingle,以根、果实入药。生境分部福建、安徽、江西。化学成分果皮含金橘甙(fo

  • 鲫鱼脑

    《中药大辞典》:鲫鱼脑药材名称鲫鱼脑拼音Jì Yú Nǎo出处《纲目》来源为鲤科动物鲫鱼的脑髓。功能主治《仁斋直指方》:"治耳聋,鲫鱼脑一合,以竹筒子盛蒸之,冷灌耳中。&

  • 榆蘑

    《全国中草药汇编》:榆蘑药材名称榆蘑拼音Yú Mó别名大榆蘑来源真菌类担子菌纲伞菌目伞菌科榆蘑Pleurotus ulmarius (Bull. ex Fr.)Quel,以子实体入

  • 太白贝母

    《中药大辞典》:太白贝母药材名称太白贝母拼音Tài Bái Bèi Mǔ英文名Taipei Fritillary Bulb别名尖贝来源为百合科植物太白贝母Fritilla

  • 桂子

    《中药大辞典》:桂子药材名称桂子拼音Guì Zǐ别名天竺桂实(《中国医学大辞典》)。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樟科植物天竺桂的果实。性味辛甘,温。①《药性考》:"甘辛。"②《

  • 桃树根、茎、树皮

    药材名称桃树根、茎、树皮拼音Táo来源本品为蔷薇科植物桃Prunus persica (L.)Batsch的根、茎和树皮。随时可采,晒干备用。性味苦,平。功能主治清热利湿,活血止痛,截疟,杀虫。用于风

  • 华南皂荚

    药材名称华南皂荚拼音Huá Nán Zào Jiá英文名South China Honeylocust出处始载于《广西植物名录》。来源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华南皂荚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Gledi

  • 铁钉菜

    《全国中草药汇编》:铁钉菜药材名称铁钉菜来源藻类褐藻门铁钉菜Ishige okamurai Yendo,以叶状体入药。功能主治驱蛔虫。备注(1)其药效为海人草的1.5倍。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中华本

  • 岩胡椒

    药材名称岩胡椒拼音Yán Hú Jiāo别名土乌药来源药材基源:为樟科植物川鄂新樟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Neocinnamomum fargesii(Lec.)Kosterm.[N.wilsoni

  • 白鹤藤

    药材名称白鹤藤拼音Bái Hè Ténɡ别名白面水鸡(《陆川本草》),白背丝绸(《生草药手册》),白底丝绸(《岭南草药志》),绸缎藤、银背藤(《广西药植名录》),一匹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