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贵州獐牙菜

贵州獐牙菜

药材名称贵州獐牙菜

拼音Guì Zhōu Zhānɡ Yá Cài

别名四棱草、龙胆

来源药材基源:为龙胆科植物贵州獐牙菜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wertia kouitchensis Franch.[S.tetragona auct.nonC.B.Clarke]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晒干。

原形态一年生草本,高30-60cm。主根明显。茎直立,较纤细,四棱形,棱上具窄翅,分枝多,开展。叶对生;无柄或几无柄至有短柄;叶片披针形,长2-3m或达5cm,宽达1.5m,两端渐狭;叶脉1-3条,下面明显突起。圆锥状聚伞花序,具多花,开展;花梗直立,四棱形,长1-2cm,果时伸长可达6.5cm;花多4数,仅枝上侧花有5数,直径达1cm;花要绿色,叶状,裂片线状披针形;花冠黄白色、黄绿色,裂片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长6-12mm,具长尖头,茎部有2个腺窝,腺窝狭椭圆形,沟状,边缘有疏毛状流苏;雄蕊4-5,花丝线形,长达8mm,花药蓝色;于房无柄,卵状披针形,花柱短,不明显,柱头2裂。蒴果卵形,长1-1.3cm。种子多数,黄褐色,圆球形,长约8mm,表面近光滑。花期8-9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750-1600m的河边、草坡、荒地及路旁。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陕西、甘肃、湖北等地。

性味苦;性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湿。主小儿发热;口苦潮热;湿热黄疽;咽喉肿痛;消化不良;胃炎;口疮;牙痛;火眼;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10g。外用:适量,捣烂外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甜瓜茎

    《中药大辞典》:甜瓜茎药材名称甜瓜茎拼音Tián Guā Jīnɡ别名甜瓜蔓(《纲目》),香瓜藤(《江苏中医》(5):31,1960)。出处《本草图经》来源为葫芦科植物甜瓜的藤茎,夏、秋采取

  • 榔榆茎

    药材名称榔榆茎拼音Lánɡ Yú Jīnɡ别名鸡筹仔茎来源药材基源:为榆科植物榔榆的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Ulmus parvifolia Jacp.采收和储藏:夏、秋季均可采收,鲜用。原形态落叶乔

  • 千斤拔

    《全国中草药汇编》:千斤拔药材名称千斤拔拼音Qiān Jīn Bá别名蔓性千斤拔、一条根、老鼠尾、吊马墩、吊马桩、金牛尾、箭根、钉地根、土黄芩[广西、广东]、钻地风[四川]来源为豆科千斤拔属

  • 灰毛婆婆纳

    药材名称灰毛婆婆纳拼音Huī Máo Pó Pó Nà英文名Greyhairy Speedwell别名青地蚕子出处始载于《中国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玄参科植物灰毛婆婆纳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 了哥王

    《全国中草药汇编》:了哥王药材名称了哥王拼音Le Gē Wánɡ别名地棉根、山雁皮、埔银、指皮麻、九信草、石棉皮、雀仔麻、山埔仑、狗信药、消山药、桐皮子、大黄头树来源为瑞香科荛花属植物南岭荛花Wiks

  • 杨栌耳

    《中药大辞典》:杨栌耳药材名称杨栌耳拼音Yánɡ Lú ěr别名杨庐耳(《政和本草》)。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寄生于杨栌树上的木耳。原形态植物形态参见"木耳"条

  • 雪上一支蒿

    药材名称雪上一支蒿拼音Xuě Shànɡ Yì Zhī Hāo来源毛茛科乌头属植物短柄乌头Aconitum brachypodun Diels,以块根入药。秋末挖根,除去泥土,晒干

  • 苦蘵果实

    《中药大辞典》:苦蘵果实药材名称苦蘵果实拼音Kǔ Zhī Guǒ Shí出处《江西民间草药》来源为茄科植物苦蘵的果实,秋季果实成熟时采取。性味《扛西民间草药验方》:"性平,味酸,无

  • 石彭子

    《中药大辞典》:石彭子药材名称石彭子拼音Shí Pénɡ Zǐ别名崖石榴(《植物名实图考》),巴梨子、崖荔子(《中国树木分类学》),石彭彭(《江西中药》),小木莲(《浙江天目山药植

  • 杜根藤

    药材名称杜根藤别名大青草来源爵床科杜根藤Justica quadiofolia Wall.。生境分部浙江。功能主治清热解毒。主治口舌生疮,时行热毒,丹毒,黄疸。用法用量1~3钱。备注据文献记载,过去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