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酸石榴

酸石榴

《中药大辞典》:酸石榴

药材名称酸石榴

拼音Suān Shí Liu

别名醋石榴(《海上集验方》)。

出处《纲目》

来源为石榴料植物石榴味酸的果实

化学成分种子油中含石榴酸(即栝楼酸),尚含雌酮及雌二醇、β-谷甾醇、甘露醇等。

药理作用石榴子油注射于摘除卵巢的成年雌性小鼠或幼年雌鼠,有雌性激素样作用。

性味酸,温。

①孟诜:"温。"

②《蜀本草》:"《图经》云,味甘酸。"

③《纲目》:"酸涩,温,无毒。"

功能主治治滑泻,久痢,崩漏,带下。

①孟诜:"治赤白痢腹痛者,取一枚并子捣汁顿服。"

②《本草拾遗》:"止渴。"

③《蜀本草》:"《图经》云,止痢。"

④《纲目》:"止泻痢,崩中,带下。"

⑤《随息居饮食谱》:"解渴,醒酲。"

⑥《广州植物志》:"可治胃病。"

用法用量内服:捣汁或烧存性研末。

注意①《别录》:"损人肺,不可多食。"

②孟诜:"多食损齿令黑。"

③《日用本草》:"其汁恋膈成痰,损肺气,病人忌食。"

④《医林纂要》:"多食生痰,作热痢。"

复方①治肠滑久痢:醋石榴一枚。擘破,炭火簇烧令烟尽,急取出不令作灰,用瓷碗盖一宿,出火毒,捣为散,每服用醋石榴一瓣,以水一盏,煎汤调下二钱匕。久泻亦治。(《圣济总录》黑神散)

②治小便不禁:柏白皮三两(锉),石榴二颗(烧为灰,细研)。上药,以水三大盏,煮柏皮,取汁二大盏,去滓,每于食前,以汁一小盏,调石榴灰二钱服之。(《圣惠方》)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酸石榴

药材名称酸石榴

拼音Suān Shí Liu

英文名sour fruit of Pomegranate

别名醋石榴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

来源药材基源:为石榴科植物石榴的味酸的果实。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unica granatum L

采收和储藏:9-10月果熟时采收,鲜用。

原形态落叶灌木或乔木,高通常3-5m,稀达10m。枝顶常成尖锐尖长刺,幼枝有棱角,无毛,老枝近圆柱形。叶对生或簇生;叶柄短;叶片长圆圆状披针形,纸质,长2-9cm,宽1-1.8cm,先端尖或微凹,基部渐狭,全缘,上面光亮;侧脉稍细密。花1-5朵生枝顶;花梗长2-3mm;花径约3cm;萼筒钟状,长2-3cm,通常红色或淡黄色,6裂,裂片略外展,卵状三角形,外面近顶端有一黄绿以腺体,边缘有小乳突;花瓣6,红色、黄色或白色,与萼片互生,倒卵形,长1.5-3cm,宽1-2cm,先端圆钝;雄蕊多数,着生于萼管中部,花药球形,花丝细短;雌蕊1,子房下位,柱头头状。浆果近球形,直径5-12cm,通常淡黄褐色、淡黄绿色或带红色,果皮肥厚,先端有宿存花萼裂片。种子多数,钝角形,红色至乳白色。花期5-6月。果期7-8月。

化学成分果实的可食用部分占果实总重的52%,其中包括78%的果汁和22%的种子。新鲜果汁含水分85.4%,总糖10.6%,果胶1.4%,有机酸(以枸椽酸计)0.1g/100ml,维生素C0.7mg/100ml,游离氨基酸19.6mg/100ml,灰分0.05g/100ml[1]。果汁含所有必需氨基酸,其中的缬氢酸(valine)和蛋氨酸(methionine)含量相当高[2]。果汁还含有钾、钙、镁、钼、铜、铁、铬和其他微量元素[3],但果汁中铁、铜、钠、镁、锌的含量均低于种子,而元素钾则例外[1]。果胶中含糖,分别是甘露糖(mannose)、半乳糖(galactose)、鼠李糖(rhamnose)、阿拉伯糖(arabinose)、葡萄糖(glucose),以及糖酸:半乳糖醛酸(galacturon-ic acid)[4]。果皮中还含有熊果酸(ursolic acid)[5]。

种子的旨类含11种脂及酸,最主要的是辛酸(caprylic acid),占36.2%,基次是硬脂酸(stearic acid),占22.5%,油酸(oleic acid)和亚油酸(linoleic acid)分别占5.1%和10.3%,种子脂类中的饱和脂及酸占总脂及酸的83.6%[1]。种子油主含石榴酸(punicic acid)即栝楼酸(trichosanic acid),并含较少量的棕榈酸(palmitic acid),硬脂酸,还含4-甲基月桂酸(4-methyllauric acid),13-甲基硬脂酸(13-methylstearic acid),十九酸(nonade-canic acid),二十一酸(heneicosanoic acid),二十三酸(tricosanoic acid)等,但不含有油酸和亚油酸[6]。去油的种子渣含磷脂,包括磷脂酰胆碱(phosphatidylcholine),磷脂酰已醇胺(phos-phatidylethanosamine),磷脂酰肌醇(pholphatidylinositol),磷脂酸(phosphatidic acid),溶血磷脂酰肌醇(lysophosphatidylinositol),溶血磷脂酰胆碱(lysophosphatidylcholine)。种子渣中也含有比种子油的含量更低的石榴酸[7]。种皮含四种花色素:飞燕草素-3-葡萄糖甙(delphinidin-3-glucoside),矢车菊素-3-葡萄糖甙(cyanidin-3-glucoside),飞燕草素-3,5-二葡萄糖甙(delphinidin-3,5-diglucoside),矢车菊素-3,5-二葡萄糖甙(cyanidin-3,5-digluco-side)[8]。此外,种子中还含有β-谷甾醇(β-sitosterol)和甘露醇(D-mannitol)[5]。

药理作用雌性激素样作用:石榴子油注射干摘除卵巢的成年雌性小鼠威幼年雌鼠,有雌性激素样作用。

性味味酸;性温

功能主治止渴;涩肠;止血。主津伤燥渴;滑泻;久痢;崩漏;带下

用法用量内服:6-9g;煎服,捣汁或烧存性研末。外用:适量,烧灰存性撒。

注意1.《别录》:损人肺,不可多食。

2.孟洗:多食损齿令黑。

3.《日用本草》:其汁恋隔成痰,损肺气,病人忌食。

4.《医林纂要》:多食生痰,作热痢。

复方①治肠滑久痢: 醋石榴一枚,擘破、炭火簇烧令烟尽,急取取出不令作灰,用瓷碗盖一宿,出火毒,捣为散。 每服用醋石榴一瓣,以水一盏,煎汤调下二钱匕。久泻亦治、(《圣济总录》黑神散)⑧治小便不禁: 柏白皮三两(锉),石榴二颗(烧为灰,细研)。上药,以水三大盏,煮柏皮,取汁二大盏,去滓,每于食前,以汁一小盏,调石榴灰二钱服之。 (《圣惠方》)

各家论述1.诜孟:治赤白痢腹痛者,取一枚并子捣汁顿服。

2.《本草拾遗》:止渴。

3.《蜀本草》:《图经》云,止痢。

4.《纲目》:止泻痢,崩中,带下。

5.《随息居饮食谱》:解渴,醒醒。

6.《广州植物志》:可治胃病。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婆罗门皂荚

    《中药大辞典》:婆罗门皂荚药材名称婆罗门皂荚拼音Pó Luó Mén Zào Jiá别名忽野檐默、阿梨去伐、波斯皂荚(《酉阳杂俎》),阿勒勃(《本草拾

  • 独蕨萁

    药材名称独蕨萁拼音Dú Jué Qí别名绒毛阴地蕨、蕨萁参来源蕨类阴地蕨科蕨萁属植物独蕨萁Botrychium lanuginosum Wall.,以全草入药。性味微苦,

  • 瑞香根

    《中药大辞典》:瑞香根药材名称瑞香根拼音Ruì Xiānɡ Gēn出处《纲目》来源为瑞香科植物瑞香的根或根皮。性味《纲目》:"甘咸,无毒。"功能主治《医学集成》:&quo

  • 树救主

    《全国中草药汇编》:树救主药材名称树救主别名假八角、小花八角、土八角、野八角来源木兰科树救主Illicium micranthum Dunn,以根入药。生境分部广东。性味辛,温。功能主治行气止痛,散瘀

  • 石床

    药材名称石床拼音Shí Chuánɡ别名乳床、逆石、石笋来源药材基源:为钟乳液滴下后凝积成笋状者。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talactite采收和储藏:石灰岩山洞中采集,除去杂石,洗净。原形态晶体结构属

  • 臭节草

    药材名称臭节草拼音Chòu Jié Cǎo别名白虎草、松风草、臭草、岩椒草来源芸香科松风草属植物臭节草Boenninghausenia albiflora (Hook.) Meis

  • 对叶油麻叶

    药材名称对叶油麻叶拼音Duì Yè Yóu Má Yè来源药材基源:为忍冬植物台东荚蒾的茎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Viburnum taitoense Hayata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收,鲜用。原形

  • 辣辣菜

    药材名称辣辣菜拼音Là Là Cài别名腺茎独行菜、小辣辣、羊辣罐、辣麻麻、尿溜溜。来源药材基源:为十字花科植物葶苈LepidiumapetalumWilld.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Lepi

  • 毛草龙

    药材名称毛草龙拼音Máo Cǎo Lónɡ别名草里金钗、锁匙筒、水仙桃、针筒草、水秧草、水灯香、水香蕉、扫锅草、草龙、假黄车、假蕉来源药材基源:为柳叶菜科植物水丁香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udw

  • 铁马鞭

    《全国中草药汇编》:铁马鞭药材名称铁马鞭拼音Tiě Mǎ Biān别名野花生来源豆科胡枝子属植物铁马鞭Lespedeza pilosa (Thunb.)Sieb. et Zucc.,以根及全株入药。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