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金丝刷

金丝刷

药材名称金丝刷

拼音Jīn Sī Shuā

别名金刷把

来源药材基源:为梅衣科植物金丝刷的地衣体。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ethariella cladonioides(Nyl.)Krog[Chlorea cladonioides Nyl.]

采收和储藏:6-7月采,去除杂质,洗净,晒干。

原形态地衣体呈松散的灌丛状,坚硬,直立或倾斜,高5-7cm,近末梢处呈橘红色、金锈色,无光泽,基部污白色至土黄色,枝体棱柱状,主校长0.2-lcm,基部直径1-1.5mm,次生小枝长1-1.5mm,直径lmm,末梢尖锐,表面具纵向的棱脊,具光泽,多呈二叉分枝式,稠密丛生,纤细的枝端有时具粉芽。子囊盘圆盘状,侧生于分枝上;托缘全缘,常生有小分枝。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多生于高山树枝和灌木枝干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陕西、甘肃、四川、云南、西藏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地衣体灌丛型。分枝开展,呈垫状,橘红色、土红色或土褐色。主枝长约1cm,次生小枝顶端渐尖,有时呈钩状。皮层具褶皱、裂纹和小疣,表面有脊状网格,分枝上部皮层不全,有时具粉芽。中轴浅白色。

化学成分地衣体含降斑点酸(norstictic acid),黑茶渍素(atranorin),赤星衣酸(haematommic acid),β-苔黑酚酸甲酯(methyl β-orcinolcarboxylate),其中后两者可能为黑茶渍素的分解产物。

性味苦;性平

归经心;肝经

功能主治安神;平肝;活血;敛疮。主失眠;癫痫;眩晕;跌打损伤;水火烫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2g。外用:适量,研粉调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粗茎罗锅底

    药材名称粗茎罗锅底拼音Cū Jīnɡ Luó Guō Dǐ别名锣锅底、蛇莲、曲莲。来源药材基源:为葫芦科植物异叶赤瓟的块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hladiantha hookeri C.B Clar

  • 野花椒叶

    《中药大辞典》:野花椒叶药材名称野花椒叶拼音Yě Huā Jiāo Yè别名花椒叶、麻醉根叶(《江苏药材志》)。出处《泉州本草》来源为芸香科植物野花椒的叶。7~9月采收带有叶片的小枝,晒干。

  • 熊胆

    《全国中草药汇编》:熊胆药材名称熊胆拼音Xiónɡ Dǎn别名狗熊胆、黑瞎子胆来源熊科动物黑熊Selenarctos thibetanus (G. Cuvier)、东北马熊Ursus arc

  • 刺李

    《中药大辞典》:刺李药材名称刺李拼音Cì Lǐ别名茶茹(藏名)出处《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来源为虎耳草科植物大刺茶蔗的果实。8~9月采将成熟果实,用白糖制成果脯备用。原形态落叶灌木,高1~3米

  • 鬼臼

    药材名称鬼臼拼音Guǐ Jiù别名爵犀、马目毒公、九臼(《本经》),天臼、马目公、解毒(《吴普本草》),术律草(《丹房鉴源》),羞天花、羞寒花(《益部方物略记》),害母草(《本草图经》),八

  • 黄麻叶

    《中药大辞典》:黄麻叶药材名称黄麻叶拼音Huánɡ Má Yè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橡树科植物黄麻的叶。夏、秋季采。原形态黄麻(《本草图经》),又名:络麻(《便民图纂》)

  • 斑茅

    《中药大辞典》:斑茅药材名称斑茅拼音Bān Máo别名大密(《岭南科学》),芭茅(江西《草药手册》)。出处江西《草药手册》来源为禾本科植物斑茅的根。夏、秋采收。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2~4米或

  • 杜衡

    《中药大辞典》:杜衡药材名称杜衡拼音Dù Hénɡ别名怀、蘅薇香(《大戴札记》),牡、土卤(《尔稚》),楚蘅(《范子计然》),杜蘅(《广雅》),土杏(《博物志》),马蹄香((唐本草

  • 响铃草

    《中药大辞典》:响铃草药材名称响铃草拼音Xiǎnɡ Línɡ Cǎo别名野花生(《中国植物志》),荷猪草、黄花野百合(《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豆科》),马响铃(《滇南本草整理本》),铃

  • 鸡子黄

    《中药大辞典》:鸡子黄药材名称鸡子黄拼音Jī Zǐ Huánɡ别名鸡卵黄(《纲目》)。出处《别录》来源为雉科动物家鸡的蛋黄。化学成分每100克含蛋白质13.6克,脂类30克,碳水化物1克,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