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

《中药大辞典》:雉

药材名称

拼音Zhì

别名华虫(《尚书》),疏趾(《礼记》),野鸡(《广雅》),雄鸡(《日华子本草》),环颈雉(《脊椎动物分类学》),山鸡、项田野鸡(《中国动物图谱·鸟类》)。

出处《别录》

来源为雉科动物全体

原形态体长约90厘米。雌雄异色;雄者羽色华丽;头顶黄铜色,两侧有微白眉纹。虹膜栗红色,眼周裸出。嘴淡角色,基部转黑。颏、喉和后颈均黑,而有金属反光。颈下有一显着的白圈,背部前方主要为金黄色,向后转为栗红,再后则为橄榄绿色,均杂有黑、白斑纹。腰侧纯蓝灰色,向后转为栗色。尾羽很长,先端锐尖,中央黄褐色,两侧紫栗色;其中央部贯以多数黑色横斑,至两侧横斑亦转为深紫栗色;翼上覆羽大多黄褐而杂以粟色,向外转为银灰色:飞羽暗褐而缀以白斑:胸部呈带紫的铜红色,羽端具锚状黑斑;胁金黄。亦散缀以黑斑;腹乌褐;尾下覆羽栗、褐相杂。脚短而健,呈红灰褐色,具距;爪短而钝,黑色。雌鸟体形较小,尾亦较短。体羽大多砂褐色,背面满杂以栗色和黑色的斑点。尾上黑斑缀以栗色。无距。

平时栖息于漫生草莽或其它荫蔽植物的丘陵中,冬时迁至山脚草原及田野间,觅食谷类、浆果、种子、昆虫等。

本动物的脑(雉脑)、尾羽(雉尾)、肝(雉肝)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生境分部分布几遍全国。

化学成分食部100克含水分70克,蛋白质24.4克,脂肪4.8克,灰分1.1克;其中钙14毫克,磷263毫克,铁0.4毫克。另报道含水分71.96%,粗蛋白质25.28%,粗脂肪1.42%,灰分1.39%。每100克含维生素A7.5国际单位,A原3国际单位,B1_100微克,B2_130微克,C_2毫克。

尾腺分泌的脂状物质为二酯蜡的混合物,此酯的一个醇成分是赤式十八烷二醇-2,3,脂肪酸成分是C3至C19的奇数及偶数碳的脂肪酸;其体中储存脂肪则是普通的三甘油酯。

性味甘酸,温。

①《唐本草》:"味甘(一作’温’)。"

②《医林纂要》:"甘辛,温。"

归经①《本草求真》:"入心,兼入胃。"

②《本草撮要》:"入足太阴经。"

功能主治补中益气。治下痢,消渴小便频数。

①《别录》:"主补中,益气力,止泄利,除蚁瘘。"

②《唐本草》:"主诸瘘疮。"

③崔禹锡《食经》:"主行步汲汲然,益肝气,明目,治癖瘑诸浅疮。"

④《饮膳正要》:"入五味如常法作羹臛食之,治消渴口干,小便频数。"

⑤《医学入门》:"治痰气上喘。"

⑥《医林纂要》:"温中补虚,益肝,和血。"

用法用量内服:煮食或煨汤饮。

注意①孟诜:"九至十二月食之,稍有补;他月即发五痔及诸疮疥。"

②《日华子本草》:"有痼疾人不宜食。"

复方①治渴饮水无度,小便多,口干渴:雉一只。细切,和盐。豉作羹食。

②治消渴舌燋口干,小便数:野鸡一只。以五味煮令极熟,服二升半已来,去肉取汁,渴饮之。肉亦可食。

③治脾胃气虚下痢,日夜不止,肠滑不下食:野鸡一只。如食法,细切,着橘皮、椒、葱、盐、酱调和作馄饨,熟煮,空心食下。

④治产后下痢,腰腹痛:野鸡一只。作馄饨食。(选方出《食医心镜》)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雉

药材名称

拼音Zhì

英文名Pheasant

别名华虫、疏趾、野鸡、雉鸡

出处出自《名医别录

来源药材基源:为雉科动物雄的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hasianus colchicus Linnaeus

采收和储藏:四季均可捕捉,以冬季为佳,宰杀后去羽毛及内脏,取肉鲜用。

原形态环颈雉,体长约90cm。雌雄异色,雄者羽色华丽。头顶黄铜色,两侧有微白眉纹。颏、喉和后颈均黑色而有金属反光。颈下有一显着的白圈,背部前方主要金黄色,向后转为栗红,再后则为橄榄绿色,均杂有黑、白斑纹。腰侧纯蓝灰色,向后转为栗色。尾羽很长,先端锐尖,中央黄褐色,两侧紫栗色;其中央部贯以多数黑色横斑,至两侧横斑也转为深紫栗色;翼上覆羽大多黄褐而杂以栗色,向外转为银灰色;飞羽暗褐而缀以白斑;胸部呈带紫的铜红色,羽端具锚状黑斑;胁金黄,亦散缀以黑斑;腹乌褐;尾下覆羽栗、褐相杂。雌鸟体形小而尾短,体羽大都沙褐色,背面满杂以栗色和黑色的斑点。尾上黑斑缀以栗色。无距。虹膜栗红色;眼周裸出。嘴淡灰色,基部署民黑;脚红灰褐色,爪黑。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主要栖息在漫生草丛或其他荫蔽植物的丘陵中。常成对活动,鸣声宏亮。脚强善走,不善飞翔。杂食性。巢筑于草地山坡,4-7月繁殖,1年2窝,每窝产卵6-14枚。

资源分布:分布几遍全国各地。

栽培生活习性适应性极强,除南北极外,均有分布。喜栖息于丘陵地带草丛和针阔叶混交林灌木丛中。能在-10℃安全越冬,在40℃炎热环境中仍能生活。胆小易惊,能飞善走,游走觅食,性强好斗,有很强的领地行为。猎民称为“一个山头一只鸡”,以雄雉为核心控制一定的领地范围。为杂食性。喜食植物种子、嫩芽、果实、小昆虫等。

养殖技术11个月龄性成熟,每年4-8月份产卵,年产2窝,每窝6-14枚,蛋重25-309,呈浅橄榄黄色。在人工饲育条件下产蛋量可达年产100-120枚。4-5个月即可性成熟,选择体质健壮,驯化程度高的公、母环颈雉作为种鸡,小群饲养,公母比例为1:6-9,即可保受精率。种鸡精料比例比成鸡提高5%,并增加适量骨粉和钙粉。种蛋要每天收集,保存在15-20℃以内。保持期不超过7d即要入孵。种蛋在入孵前要用0.l%的苯扎澳按(新洁尔灭)溶液清洗,浸泡 10min,消毒时要用福尔马林一高锰酸钾合剂熏蒸。孵化温度从第l-20口控制在 37-37.5℃,相对湿度在65%-70%,21-24d出维时降至37℃,相对湿度提高到70%。刚出壳时要在雏盘中停留2h称为“落盘”。待其羽毛干燥后,再取出放入育雏箱中育雏。

饲养管理养殖场必须选择在地势高燥,背风向阳,环境安静无污染的地方。可以由环颈雉,也可以由家鸡进行孵化,大规模者可用机械孵化器孵化。孵化温度、湿度要求与家鸡孵化相似。育雏工作可应用雏箱,也可以网上牛养或地上子养。育雏温度在箱育初期控制在32-34t,随着生长发育每星期可降低2℃,到第6星期时达到20℃左右。环颈维在出壳后12-24h内即可开食,开食饲料宜磨碎、蛋白质较多、易消化,喂前给水,水温35℃左右为宜。早期防病以雏白痢为主,以后数星期内应驱虫。环颈雉为野禽,要剪羽控制失飞,断喙防止喙肛。

化学成分1.食部100g含水分70g,蛋白质24.4g,脂肪4.8g,灰分1.1g;其中钙14mg,磷263mg,铁0.4mg。

2.另报道含水分71.96%,粗蛋白质25.28%,粗脂肪1.42%,灰分1.39%。每100g含维生素A7.5国际单位,A原3国际单位,B1100μg, B2130μg, C2mg。尾腺(Uropygial gland)分泌的脂状物质为二酯蜡(Dies-ter wax)的混合物,此酯的一个醇成分是赤式十八烷二醇-2,3(Erythro-2,3-octadecane-diol),脂肪酸成分是C9至 C19的奇数及偶数碳的脂肪酸; 其体中储存脂肪则是普通的三甘油酯。

性味味甘;酸;性温

归经脾;胃;肝经

功能主治补中益气;生津止渴。主脾虚泄痢;胸腹胀满;消渴;小便频数;痰喘;疮瘘

用法用量内服:适量,煮食;烧存性研末,每次3-6g。

注意有痼疾者慎服。

复方①治消渴饮水无度,小便多,口干渴: 雉一只。细切,和盐、鼓作羹食。②治消渴舌焦口干,小便数: 野鸡一只。以五味煮令极熟,服二升半已来,去肉取汁,渴饮之。 肉亦可食。③治脾胃气虚下痢,日夜不止,肠滑不下食: 野鸡一只。如食法,细切,着橘皮、椒、葱、盐、酱调和作馄饨,熟煮,空心食下。④治产后下痢,腰腹痛: 野鸡一只。作馄饨食。(选方出《食医心镜》)

各家论述1.《别录》:主补中,益气力,止泄利,除蚁瘘。

2.《唐本草》:主诸瘘疮。

3.崔禹锡《食经》:主行步汲汲然,益肝气,明日,治癣诸浅疮。

4.《饮膳正要》:入五味如常按作羹膳食之,治消褐口干,小便频数。

5.《医学入门》:治痰气上喘。

6.《医林纂要》:温中补虚,益肝,和血。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八宝茶

    药材名称八宝茶拼音Bā Bǎo Chá英文名root of Przewalsk Euonymus别名甘青卫矛。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来源药材基源:为卫矛科植物八宝茶的带翅枝。拉丁植物动物矿物

  • 鸡冠参

    药材名称鸡冠参拼音Jī Guān Shēn别名露水草、鸡心贝母、假苍山贝、钗蛋贝来源药材基源:为鸭跖草科植物蓝耳草的根或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yanotis yaga(Lour.)Roem.et

  • 罗裙带根

    《中药大辞典》:罗裙带根药材名称罗裙带根拼音Luó Qún Dài Gēn出处《广西药植图志》来源为石蒜科植物文殊兰的鳞茎及根。化学成分鳞茎含石蒜碱和多花水仙碱。药理作用

  • 昆明山海棠

    药材名称昆明山海棠拼音Kūn Mínɡ Shān Hǎi Tánɡ别名火把花、断肠草、紫金皮、紫金藤、雷公藤、掉毛草、胖关藤、红毛山藤。出处本品以火把花之名始载于《纲目》草部毒草类钩吻条下。《植物名实

  • 地磨薯

    药材名称地磨薯拼音Dì Mó Shǔ别名野芝麻棵、小黑药、野芝麻根。来源药材基源:为梧桐科植物细齿山芝麻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elicteres glabriuscula Wall.采收和储藏:

  • 栗寄生

    药材名称栗寄生拼音Lì Jì Shēnɡ别名柃寄生、螃蟹脚、吊兰、胡龙须、方叶子、樟木寄生、油茶寄生、梅子寄生、三稔寄生出处栗寄生始载于《植物名实图考》,云:"栗寄生,云南栗树上有之。长条下垂,扁茎密

  • 两面针

    药材名称两面针拼音Liǎnɡ Miàn Zhēn英文名RADIX ZANTHOXYLI别名入地金牛、红心刺刁根、红倒钩簕、两背针、双面针、双面刺、叶下穿针、大叶猫枝簕、上山虎、下山虎、山椒来

  • 山郎木根

    药材名称山郎木根拼音Shān Lánɡ Mù Gēn来源药材基源:为榆科植物狭叶山黄麻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rema angustifolia(Planch.)Bl.[Sponia angust

  • 地瓜子

    药材名称地瓜子拼音Dì Guā Zǐ别名地萝卜子(《贵州民间方药集》)出处《中国药植志》来源为豆科植物豆薯的种子。化学成分种子含毒鱼和杀虫成分。这类成分中有统称为类鱼藤酮的异黄酮衍生物鱼藤酮

  • 紫云英子

    《中药大辞典》:紫云英子药材名称紫云英子拼音Zǐ Yún Yīnɡ Zǐ别名蒺藜子(《贵州民间药物》),草蒺藜(苏医《中草药手册》)。出处江西《草药手册》来源为豆科植物紫云英的种子。原形态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