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马鞭石斛

马鞭石斛

药材名称马鞭石斛

拼音Mǎ Biān Shí Hú

英文名Herba Dendroilii Fimbriati

别名大黄草、马鞭杆、旱马棒

来源为兰科植物流苏石斛Dendrobium fimbriatum Hook.的

原形态茎直立,圆柱形,绿色,在阳光充足地方带红紫色,具沟槽,高30~122cm,粗0.6~1.2cm。叶薄革质,长椭圆形,长9~12cm,宽2~4.5cm,顶端急尖或渐尖。总状花序生于无叶茎的先端,下垂,有花5~8朵;花金黄色,有香气;萼片长约2.5cm,宽1.2~1.5cm;花瓣与萼片等长,但较宽,宽1.5~1.7cm,唇瓣近圆形,长2.5~3cm,宽2.5~2.8cm,唇盘上有1个肾形紫色斑块,两面均有绒毛。花期4~5月。

生境分部生于岩石上和树上。分布于广西、贵州、云南。

性状茎圆柱形,较直,偶见分枝,长30~122cm,基部直径6~10mm,中部直径5~9mm,上部直径2~4mm,节间长2~5.1cm。表面黄色至暗黄色,大多具8~9条深纵沟,有纤维状附属物,节上有灰黄色叶鞘残留和灰褐色的气生根。质轻,断面纤维状,灰白色或灰褐色。鲜品嫩茎紫红色,较老茎绿色。气微,味微苦。

化学成分茎含叶羟基肉桂酸烷基酯类等。

功能主治金钗石斛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韩信草

    《中药大辞典》:韩信草药材名称韩信草拼音Hán Xìn Cǎo别名大力草、耳挖草(《生草药性备要》),金茶匙(《本革求原》),大韩信草(《南宁市药物志》),顺经草(《贵阳民间药草》

  • 碎米蕨

    药材名称碎米蕨拼音Suì Mǐ Jué别名毛轴碎米蕨来源药材基源:为中国蕨科植物碎米蕨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heilosoria mysuriensis(Wall.)Ching et Shin

  • 石灰华

    药材名称石灰华拼音Shí Huī Huá别名久康来源为由水溶解岩石沉积而成的主含碳酸钙的粉状块。生境分部四川。性味微甘,寒。功能主治清热补肺。用于各种肺热病。用法用量1钱,多入丸散

  • 涩草

    《中药大辞典》:涩草药材名称涩草拼音Sè Cǎo别名锦标草、金钱标出处《四川中药志》来源为蔷薇科植物银叶委陵菜的根。原形态多年生草本。根极租,微弯,淡黄色,直径约1.5厘米。单数羽状复叶,基

  • 白狼毒

    药材名称白狼毒别名狼毒[东北]、狼毒疙瘩、黄皮狼毒、大猫眼草、猫眼根、山红萝卜根来源为大戟科大戟属植物狼毒大戟Euphorbia fischeriana Steud. [E. pallasii Tur

  • 薄叶棘豆

    药材名称薄叶棘豆拼音Báo Yè Jí Dòu来源豆科薄叶棘豆Oxytropis leptophylla (Pall.)DC.,以根入药。生境分部吉林、河北、山

  • 楮叶

    《中药大辞典》:楮叶药材名称楮叶拼音Chǔ Yè别名构叶(《子母秘录》),谷树叶(《简便单方》),酱黄叶(《生草药性备要》)。出处《别录》来源为桑科植物构树的叶。化学成分含黄酮甙、酚类、有机

  • 牛嗓管树

    药材名称牛嗓管树拼音Niú Sǎnɡ Guǎn Shù别名撒罗夷、马耳子果、蜜心果、鼻涕果、粘心果(《云南中草药选》),野枇杷、大叶杜仲(《红河中草药》)。出处《云南中草药选》来源

  • 山黄瓜

    药材名称山黄瓜拼音Shān Huánɡ Guā出处《峨嵋药植》来源为百合科植物柔毛油点草的根。功能主治①《峨嵋药植》:"治跌打损伤。"②《陕西中草药》:"安神除

  • 柽柳

    《中药大辞典》:柽柳药材名称柽柳拼音Chēnɡ Liǔ别名柽(《诗经》),河柳(《毛诗传》),殷柽(《尔稚》郑玄注),雨师(陆玑《诗疏》),赤杨(崔豹《古今注》),人柳(《三辅旧事》),赤柽(《日华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