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鸡肠

鸡肠

《中药大辞典》:鸡肠

药材名称鸡肠

拼音Jī Chánɡ

出处《本经》

来源为雉科动物家鸡

功能主治治遗尿,遗精,白浊,痔漏。

①《本经》:"主遗溺。"

②《别录》:"小便数不禁。"

③《纲目》:"止遗精,白浊,消渴。"

复方①治小便数,虚冷:鸡肠一具,治如常,炒作膳。暖酒和饮之.(《食医心镜》)

②治遗尿不禁:雄鸡肠一具,炙黄,捣细罗为散。每于食前,以温浆水调下一钱。(《圣惠方》)

③治痔漏生管:鸡肠子一挂(带粪),棉花子半斤,地龙半斤。后药装入鸡肠内,用阴阳瓦焙金黄色,研为细末,看药面多少,外加槐花若干,合匀。每服三钱,一日三次,白水送下。(《奇效良方》鸡肠散)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鸡肠

药材名称鸡肠

拼音Jī Chánɡ

英文名Chicken intestine

出处出自《神农本草经》。

《蜀本草》:凡鸡肠以乌雄为良。

来源药材基源:为雉科动物家鸡的肠子。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GaIlus gallus domesticus Brisson

采收和储藏:宰杀时剖腹取出肠子,洗净,鲜用或烘干。

原形态家鸡,家禽。嘴短而坚,略呈圆锥状,上嘴稍弯曲。鼻孔裂状,被有鳞状瓣。眼有瞬膜。头上有肉冠,喉部两侧有肉垂,通常呈褐红色;肉冠以雄者为高大,雌者低小;肉垂亦以雄者为大。翼短;羽色雌、雄不同,雄者羽色较美,有长而鲜丽的尾羽;雌者尾羽甚短。足健壮,跗、跖及趾均被有鳞板;趾4,前3趾,后1趾,后趾短小,位略高,雄者跗跖部后方有距。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家鸡因饲养杂交的关系,口种繁多,形体大小及毛色不一。食物主要为植物的种子、果实及昆虫等。雄鸡善啼。

资源分布:全国各地均有饲养。

化学成分含血管活性肠肽(vasoactiveintestinal peptide,VLP),胆囊收缩素(cholecystokinin,CCK),蛙皮素(bombesin),胰高糖素(glucagon)及P物质等。

药理作用兔离体膀胱括约股肌和逼尿肌在37℃的乐氏液中多有自 律性收缩。在40ml乐氏液内加入8%鸡肠生理盐水混悬液(鸡肠液)5滴,可使2种平滑肌兴奋,按肌肉收缩高度超出正常并持续5min以上者为阳性计算,则括约肌为阳性者14/18,逼尿肌阳性者6/14,即鸡肠液使括约肌的兴奋性强于逼尿肌。8mg/kg鸡肠灌胃能显着减少兔的尿量。2.4%鸡肠液0.25ml/10g灌胃,对腹腔注射0.3%戊巴比妥钠0.1mg/10g 小鼠在10min内的入睡动物数及睡眠小鼠持续睡眠时间均显着减少。表明有中枢兴奋作用。上述作用能初步说明鸡肠治疗遗尿症的道 理。鸡肠上述作用可能与肠内所含多种生物活性物质有关。如P物质可兴奋平滑肌,促进抗利尿素释放;蛙皮素对膀胱有强烈收缩作用并刺肾血管收缩,降低肾小球滤过率,从而有抗利尿作用;血管活性肠肽(VIP)和胆囊收缩素(CCK)有中枢兴奋作用等均可能与鸡肠的抗遗尿作用相关。

性味甘;平

归经肾经

功能主治益肾;固精;止遗。主遗尿;小便频数;失禁;遗精;白浊;痔漏;消渴

用法用量内服:焙干研末,3-6g;或煮食。

各家论述1.《神农本草经》:主遗溺。

2.《名医别录》:小便数不禁。

3.《本草纲目》:止遗精,白浊,消渴。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高寒露珠草

    药材名称高寒露珠草拼音Gāo Hán Lù Zhū Cǎo来源药材基源:为柳叶菜科植物高寒露珠草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ircaea alpina L.[C.alpina L.var.imaic

  • 梅梗

    《中药大辞典》:梅梗药材名称梅梗拼音Méi Gěnɡ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梅的带叶枝梗。功能主治《道听集》:"治妇人三月久惯小产,梅梗三、五条,煎浓汤饮之,复饮龙眼汤。&

  • 瑞香狼毒

    药材名称瑞香狼毒拼音Ruì Xiānɡ Lánɡ Dú英文名RADIX STELLERAE CHAMAEJASMES别名热甲巴(藏名)来源本品为瑞香科植物瑞香狼毒Stel

  • 翻背白草

    药材名称翻背白草别名白头翁来源蔷薇科翻背白草Potentilla turfosa Hand.-Mazz.,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贵州、云南。性味涩,凉。功能主治利湿,解毒,镇痛。主治痢疾,风湿痛。外用治

  • 仙人球

    《全国中草药汇编》:仙人球药材名称仙人球拼音Xiān Rén Qiú别名天鹅蛋、仙人掌、薄荷包掌来源仙人掌科仙影拳属植物仙人球Echinopsis multiplex Pfeiff

  • 粟米泔汁

    《中药大辞典》:粟米泔汁药材名称粟米泔汁拼音Sù Mǐ Gān Zhī出处《唐本草》来源为淘洗粟米所得的泔水。功能主治①《唐本草》:"主霍乱卒热,心烦渴,饮数升。臭泔止消渴尤良。&

  • 粉条儿菜

    药材名称粉条儿菜拼音Fěn Tiáo ér Cài别名肺筋草、小肺筋草[四川]、金线吊白米、蛆儿草、蛆芽草来源百合科肺筋草(粉条儿菜)属植物肺筋草Aletris spic

  • 下田菊

    药材名称下田菊拼音Xià Tián Jú别名白龙须[云南思茅]、水胡椒、风气草、汗苏麻来源为菊科下田菊属下田菊Adenostemma lavenia (L.) Kuntze,以全草入药。夏、秋采收,洗

  • 鱼尾葵

    药材名称鱼尾葵别名长穗鱼尾葵、董棕、鸡榔、假恍榔来源棕榈科鱼尾葵Caryota ochlandra Hance,以叶鞘纤维(煅炭备用)、根入药。生境分部我国东南部至西南部。性味微甘、涩,平。功能主治收

  • 海鹞鱼齿

    《中药大辞典》:海鹞鱼齿药材名称海鹞鱼齿拼音Hǎi Yào Yú Chǐ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魟科动物赤魟等的牙齿。性味《本草拾遗》:"无毒。"功能主治《本草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