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黑根药

黑根药

药材名称黑根药

拼音Hēi Gēn Yào

别名威灵仙草威灵、黑头晕、千里光紫菀

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狗舌紫菀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ster senecioides Franch.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根,除去上部分,洗净晒干。

原形态狗舌紫菀多年生草本,高16-50cm。根茎粗壮。茎直立,常单生,有棱,被开展的长粗毛,上部有花枝及较疏的叶。基部叶较小;下部叶椭圆形或长圆状匙形,长5-18cm,宽1.4-4cm,先端钝或近圆形,下部渐狭成具翅的短柄,边缘疏或密的浅齿;中部及上部的叶长圆形或线状披针形,长2-6cm,宽0.3-2cm,先尖或圆形,基部狭或圆形而半抱茎,有疏齿工全缘,两面或上面被密糙毛,下面沿脉有密长毛;中脉粗壮,侧脉4-6对。头状花序2-6个有时8个,伞房排列;花序梗长1.5-7cm,有线形或线状披针形苞叶;总苞半球形;总苞片2-3层,外层长7-10mm,背面有疏粗毛;内层长10-11mm,背面无毛或仅沿中脉和紫绿色顶部有毛,各层长缘宽膜质;舌状花约20个,舌片淡紫色;管状花黄绿色,有疏短毛;花柱附片线状披针形;冠毛2层,外层极短,白色,内显浅红褐色,有不等长的微糙毛。瘦果长圆形,稍扁,除外肋外,背面有2-3肋,内面有1-2肋,被腺点。花期8-9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100-3000m的高山山谷坡地、针林林下及山顶石砾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我国西部及西南等地。

性味味辛;苦;性温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散寒止痛。主风寒感冒;风湿痹痛;肢气肿痛;胃脘疼痛;疮疡久溃不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小扁草

    药材名称小扁草拼音Xiǎo Biǎn Cǎo别名草兰花、竹叶兰、兰草花、小兰花来源药材基源:为鸢尾科植物尼泊尔鸢尾的根茎或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Iris dacora Wall.[I.nepalen

  • 光叶地不容

    药材名称光叶地不容拼音Guānɡ Yè Dì Bù Rónɡ英文名root of Smoothleaf Stephania出处始载于《植物研究学报》。来源药材基源:为防已科全藤属植物光叶地不容的块根。

  • 毛枝崖爬藤

    药材名称毛枝崖爬藤拼音Máo Zhī Yá Pá Ténɡ别名红五加、五爪龙、大血藤、扁藤。来源药材基源:为葡萄科植物毛枝崖爬藤的根或茎藤。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etrastigma obovatum

  • 假葡萄

    药材名称假葡萄拼音Jiǎ Pú Tɑo别名补刀藤、穿过山、山葫芦(《广西药植名录》)。出处《广西药植名录》来源为葡萄科植物小果野葡萄的根皮、茎叶。全年可采。原形态木质藤本,有间断性卷须。枝圆

  • 海红

    《中药大辞典》:海红药材名称海红拼音Hǎi Hónɡ别名海棠(《通志》),海棠梨(《纲目》),棠蒸梨(姚可成《食物本草》)。出处《饮膳正要》来源为蔷薇科植物西府海棠的果实。原形态西府海棠(《

  • 中华蹄盖蕨

    药材名称中华蹄盖蕨拼音Zhōnɡ Huá Tí Gài Jué英文名Chinese Lady Fern出处始载于《蕨类名词及名称》。来源药材基源:为蹄盖蕨科植物中华蹄盖蕨的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

  • 羊角桃

    药材名称羊角桃拼音Yánɡ Jiǎo Táo别名羊角草、蛇舌草、陌上番椒、田素香、目目箭、田香蕉来源玄参科母草属植物窄叶母草Lindernia angustifolia (Bent

  • 短柄南蛇藤果

    药材名称短柄南蛇藤果拼音Duǎn Bǐnɡ Nán Shé Ténɡ Guǒ来源药材基源:为卫矛科植物短梗南蛇藤Celastrus rosthornianus Loes.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

  • 白刺

    药材名称白刺别名酸胖、哈尔马格、唐古特白刺来源蒺藜科白刺属植物甘青白刺Nitraria tangutorum Bor.以果实入药。秋季果实成熟采收,晒干。性味甘、酸,温。功能主治健脾胃,助消化,安神,

  • 黑沙蒿子

    《中药大辞典》:黑沙蒿子药材名称黑沙蒿子拼音Hēi Shā Hāo Zǐ出处《内蒙古中草药》来源为菊科植物黑沙蒿的种子。功能主治利尿。治小便不利。复方治尿闭:黑沙蒿子五钱。水煎,冲红糖三至五钱,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