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丁香和胃丸

丁香和胃丸

御药院方》卷三:丁香和胃丸

药方名称丁香和胃丸

处方丁香木香沉香各15克藿香叶 白茯苓(去皮)白豆菠仁陈皮(去白)白术人参各30克半夏(姜制)90克

制法上药同为细末,生姜汁煮面糊和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温中和胃,止呕进食。主脾胃不和,中脘气痞,胸膈停痰,呕吐恶心,胁肋刺痛,饮食无味,肢体倦怠。

用法用量每服30~50丸,煎生姜汤送下,不拘时侯。

摘录御药院方》卷三

《医方类聚》卷一四一引《经验秘方》:丁香和胃丸

药方名称丁香和胃丸

处方御米壳7个,生姜7片,丁香7个,灯草7根,甘草7根,枣7个,柏苓儿7个,

制法先将各味为末,后将枣、姜同捣千杵,水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赤白痢。

用法用量每服1丸,赤痢,甘草汤送下;白痢,干姜汤送下;五色痢,甘草干姜汤送下,食前。

摘录《医方类聚》卷一四一引《经验秘方》

猜你喜欢

  • 苦竹叶粥

    药方名称苦竹叶粥处方苦竹叶2握,粟米2合。功能主治风邪癞痫,心烦惊悸。用法用量先以水2大盏半,煮苦竹叶,取汁1盏5分,去滓,用米煮作粥,空腹食之。摘录《圣惠》卷九十

  • 黄耆芩术汤

    药方名称黄耆芩术汤处方黄芩1钱5分,白术1钱(生用),黄耆1钱(蜜炙),茯苓1钱,阿胶1钱(蛤粉炒成珠),杜仲1钱(姜汁炒),甘草3分,续断8分,糯米100粒。功能主治胎气虚热,不能举胎,下部虚寒,胎

  • 补骨四物汤

    药方名称补骨四物汤处方四物汤加川乌、茜草、菖蒲。功能主治产后腿痛。摘录《妇科玉尺》卷四

  • 黄连白芍汤

    药方名称黄连白芍汤处方黄连6克黄芩6克半夏9克枳实4.5克白芍药9克 姜汁25毫升(冲)功能主治辛开苦降,两和肝胃。治太阴脾疟,寒起四末,不渴多呕,热聚心胸。用法用量用水1.6升,煮取600毫升。分三

  • 当归四逆汤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当归四逆汤药方名称当归四逆汤处方当归、桂枝、芍药、细辛,各二钱半。通草、甘草,各一钱半。功能主治治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红枣一枚,煎至一钟,

  • 蛤粉散

    《眼科全书》卷六:蛤粉散药方名称蛤粉散处方蛤粉、石决明、夜明砂、甘草各等分。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小儿雀目,至夜不见物。用法用量3岁儿每服5分,煮猪肝汁,晨后调服。摘录《眼科全书》卷六《疡科心得集·方汇

  • 鲫鱼冬瓜汤

    药方名称鲫鱼冬瓜汤处方鲫鱼250克冬瓜500克制法将鲫鱼洗净,去肠杂及鳃与冬瓜(去皮)同煎汤。功能主治清肺利尿,消肿。适用于小儿肾炎急性期。用法用量每日2次,吃鱼饮汤。摘录《民间方》

  • 活血汤

    《寿世保元》卷五:活血汤药方名称活血汤处方当归尾赤芍桃仁(去皮、尖)牡丹皮元胡索乌药香附子枳壳(去瓤)各3克红花官桂木香(另磨汁)各1.5克川芎2克甘草0.6克制法上药十三味,锉作一剂。功能主治活血行

  • 赤箭汤

    《元和纪用经》:赤箭汤药方名称赤箭汤处方赤箭2两,麻黄(去根节)2两,黑附子(炮)2两,人参2两,前胡2两,防风(无叉枝者)2两,羌活2两,白术2两,当归3两。制法上为末,如麦豆状。每服半两,水3升,

  • 大建中汤

    《金匮要略》卷上:大建中汤药方名称大建中汤别名三物大建中汤(《张氏医通》卷十六)。处方蜀椒3克(炒去汗)干姜12克人参6克功能主治温中补虚,降逆止痛。主脾胃虚寒,心胸中大寒痛,呕不能食,腹中寒,上冲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