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七味都气丸

七味都气丸

药方名称七味都气丸

来源五味子(制)150g山茱萸(制)200g茯芩150g牡丹皮150g熟地黄400g山药200g泽泻150g

性状本品为黑褐色的水蜜丸;气微香,味甘、微酸。

炮制以上七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用炼蜜30g加适量的水泛丸,干燥,即得。

功能主治补肾纳气,涩精止遗。用于肾虚不能纳气,呼多吸少,喘促胸闷,久咳咽干气短,遗精盗汗,小便频数。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9g,一日2次。

注意外感咳嗽、气喘者忌服。

规格每40丸重约3g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猜你喜欢

  • 龙胆泻肝汤

    《医方集解》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龙胆泻肝汤药方名称龙胆泻肝汤处方龙胆草(酒炒)黄芩(炒)栀子(酒炒)泽泻木通车前子当归(酒洗)生地黄(酒炒)柴胡甘草(生用)功能主治泻肝胆实火,清肝经湿热。治肝胆实

  • 大养胃汤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一:大养胃汤药方名称大养胃汤处方厚朴(去皮)生姜各60克 肥枣90克(锉,上三味同炒)白术山药(炒)人参川芎橘皮当归五味子藿香甘草(炙)枇杷叶(刷毛,姜炙)黄耆各30克制法上锉

  • 荆槐散

    《仁斋直指》卷二十一:荆槐散药方名称荆槐散处方荆芥穗槐花各等分制法上药为末。功能主治治牙宣出血或痛。用法用量每用少许,擦牙,仍煎点服。摘录《仁斋直指》卷二十一《直指》卷二十一:荆槐散药方名称荆槐散处方

  • 三黄丸

    药方名称三黄丸处方大黄、黄芩、黄檗,已上各等分。炮制上为末,滴水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火证通治。用法用量每服三十丸,熟水下。备注又方去黄芩用黄连。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 沉香神曲煎

    药方名称沉香神曲煎处方沉香2分,神曲16分,干姜、桂心6分,吴茱萸、椒4分,白术10分。制法上为细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补养脾胃,助气消谷。主脾虚,食少迟化,胸膈痞满,腹胁膨胀,噫气吞酸,

  • 活血祛瘀汤

    药方名称活血祛瘀汤处方丹参30g,当归9g,赤芍9g,鸡血藤15g,桃仁6g,玄胡9g,郁金9g,三七3g(研),香附9g,枳壳6g,广木香6g,甘草3g。功能主治活血,化瘀,止疼。主慢性肝炎(血瘀型

  • 加味芩连四物汤

    药方名称加味芩连四物汤处方四物汤加黄芩(酒炒黑)、黄连(酒炒黑)、地榆、阿胶、荆芥穗(微炒)、升麻(蜜制)、棕榈皮灰。功能主治产后大便出血。摘录《金鉴》卷四十八

  • 建兰叶膏

    药方名称建兰叶膏处方鲜建兰叶4两,南沙参4两,北沙参4两,川贝4两,象贝2两,冬桑叶4两,鲜枇杷叶2斤8两,紫菀1两,款冬花2两,桔梗7钱5分,橘红2两,冬瓜子4两,玄参2两,蛤壳8两,鲜藕汁4两,鲜

  • 酒豉方

    药方名称酒豉方别名豆豉酒处方清美酒1升,好豉5合(绵裹)。功能主治乳石发动。用法用量豆豉酒(《圣济总录》卷一八四)。摘录《千金翼》卷二十二

  • 加味益心汤

    药方名称加味益心汤处方法半夏2钱,茯苓2钱,化橘红1钱半,炙甘草5分,炒枣仁3钱,远志1钱,石菖蒲8分,党参1钱半,枳实8分,松节3钱。功能主治补益心气,温脾理痰。主心气不足,兼有脾湿而致心悸(房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