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加减四味饮子

加减四味饮子

药方名称加减四味饮子

处方当归(孩子体骨多热多惊,则倍于分数用之)、川大黄(先蒸2炊饭久,薄切焙干,或孩子小便赤少,大便多热则倍用)、赤芍药(细锉炒,孩子四肢多热,多惊,大便多泻青黄色,直倍用之)、甘草(孩子热即生用,孩子寒多泻多即炙倍用)。

制法上件药,平常用即等分,各细锉和匀。

功能主治脏腑实热,或风热毒气与血脉壅滞,心烦口渴,睡卧不宁,惊痫抽掣,及目赤咽痛,口舌生疮,头面疮疖,皮肤疹毒,瘰疬结核,痔疮肿痛,大便秘结等。

用法用量清凉饮子(《局方》卷十)、四顺散(《活人书》卷二十)、当归汤(《圣济总录》卷一四三)、四顺饮子(《鸡峰》卷十三)、四顺清凉饮子(《卫生总微》卷三)、四顺饮(《易简》)。清凉饮(《直指》卷二十三)、四顺清凉饮(《得效》卷八)、清凉散(《普济方》卷二九五)、四味大黄饮子(《普济方》卷四○五)、四配清中饮(《疡医大全》卷三十三)。

摘录《圣惠》卷八十八

猜你喜欢

  • 参膏汤

    药方名称参膏汤处方人参5钱,石膏1两,知母6钱,甘草3钱5分(一方加寒水石妙)。功能主治膈消。上焦渴,不欲多饮。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脉因证治》卷下

  • 穿珠丸

    药方名称穿珠丸处方石菖蒲(节密者,去毛)5钱,麝香半钱。制法上为细末,熔黄腊半两,和为块。功能主治上壅耳聋。用法用量每用小石莲大,中间以大针穿窍,夜间安两耳内,日间取出。摘录《魏氏家藏方》卷九

  • 金线膏

    《魏氏家藏方》卷九:金线膏药方名称金线膏处方黄丹2两(用银铫内炒紫色为度,倾在净地上,令冷),朴硝半两(研),白沙蜜4两。制法上药与炒了黄丹一处,于银石器内熬一倾,放冷,用新绵子用两重滤去汁,其滓再熬

  • 灵应散

    《活人心统》卷下:灵应散药方名称灵应散处方肉桂5钱,玄胡索5钱(炒),厚朴5钱,五灵脂5钱(去土炒)。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心腹作痛,及妇人血气疼痛欲危者。用法用量每服2钱,酒调下。摘录《活人心统》卷下

  • 黄胖药

    药方名称黄胖药处方红枣4两,皂矾2两,锅焦3两,荷叶2面,发面12两。制法灰面炒黄,红枣煮熟,去皮核,取肉,锅焦煮烂,皂矾,荷叶煎汁捣丸。功能主治黄胖,其证必吐黄水,毛发皆直,或好食生米、茶叶、土、炭

  • 凤珠丹

    药方名称凤珠丹处方鸡蛋1个,巴豆1粒(去心膜)。制法鸡蛋上开一孔,入巴豆于内,用双层纸封之,与鸡抱之,以鸡出为度。功能主治耳聋。用法用量取蛋清滴耳内,1日2次。摘录《外科大成》卷三

  • 犀黄丸

    药方名称犀黄丸别名西黄丸(《治疗汇要》卷下)。处方犀黄0.9克乳香(去油)没药(去油)各30克(研极细末)麝香4.5克 黄米饭30克制法上药,用黄米饭捣烂为丸。忌火烘,晒干。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活血止痛

  • 加味神术汤

    药方名称加味神术汤处方白术1钱,茅术1钱,当归1钱5分,茯苓2钱,苡仁4钱,厚朴1钱,砂仁1钱半,夏曲3钱(炒),佩兰叶1钱,川牛膝1钱5分,荷叶1角,生姜2片。功能主治伤湿,四肢倦怠,食少胸痞。摘录

  • 灵龟散血汤

    药方名称灵龟散血汤处方败龟版1两,生地1两,大黄1钱,丹皮3钱,红花2钱,桃仁14个。功能主治妇人升高坠下,或闪跌受伤,以致恶血下冲,有如血崩。用法用量水煎服。1剂轻,2剂愈。摘录《辨证录》卷十一

  • 止嗽定喘口服液

    药方名称止嗽定喘口服液处方麻黄1000g 苦杏仁1000g甘草1000g石膏1000g性状为棕黄色的液体;气微香,味甜、微酸、涩。炮制以上四味,除苦杏仁外,其余石膏等三味加水煎煮2次,每次1.5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