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加减归脾汤

加减归脾汤

辨证录》卷九:加减归脾汤

药方名称加减归脾汤

处方人参3钱,当归3钱,茯苓3钱,白术3钱,白芍3钱,甘草5分,半夏5分,川芎2钱,白豆蔻1粒,柴胡1钱,远志1钱,枣仁1钱,麦冬5钱。

功能主治劳倦伤脾,色白神怯,秋间发热头痛,吐泻食少,两目喜闭,喉哑昏昧,粥饮有碍,手常揾住阴囊。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辨证录》卷九

《幼科直言》卷五:加减归脾汤

药方名称加减归脾汤

处方人参黄耆、枣仁(炒)、归身少许、白茯苓木香少许、白芍(炒)、百合

功能主治胎元不足,面白心慌,或泄泻盗汗。

用法用量大枣1枚为引,水煎服。

摘录《幼科直言》卷五

医方简义》卷五:加减归脾汤

药方名称加减归脾汤

处方炙绵黄耆3钱,白术1钱5分,炙甘草5分,枣仁(炒)1钱,远志肉(炒)8分,广木香8分,归身3钱,茯神3钱,党参3钱,煅龙骨2钱,乌贼骨1钱。

功能主治白淫、白淋、白带。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医方简义》卷五

《疡科全书》:加减归脾汤

药方名称加减归脾汤

处方党参2钱,白术2钱,炒枣仁2钱,半夏2钱,煅龙骨2钱,煅牡蛎2钱,龙眼肉2钱,当归3钱,白芍3钱,远志钱半,广陈皮钱半,炙甘草1钱。

功能主治妇人忧郁内伤,初则或经水不调,久而或致闭不通,阴火上炎,皆生疬,此名伤肝疬。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疡科全书》

《性病》:加减归脾汤

药方名称加减归脾汤

处方人参2钱半,龙眼肉2钱半,黄耆2钱半,甘草5分,白术2钱半,茯苓2钱半,木香5分,当归1钱,吴萸1钱,姜艾1钱,远志1钱。

功能主治经少色淡者。

用法用量水煎,温服。

摘录《性病》

猜你喜欢

  • 加味解毒汤

    《寿世保元》卷三:加味解毒汤药方名称加味解毒汤处方黄芩6克黄连1.8克黄柏4.5克栀子9克柴胡2.4克茵陈6克龙胆草6克木通6克滑石9克升麻1.5克甘草2.4克制法上药锉碎。功能主治清热渗湿,疏肝利胆

  • 川贝枇杷露

    药方名称川贝枇杷露处方川贝母10两零5钱,枇杷叶24两,桔梗2两,白糖240两,柠檬酸1钱7分5厘,薄荷脑5分5厘,苯甲酸8钱8分,尼泊金6分,杏仁香精17.5ml,杨梅香精12.5ml。制法取川贝母

  • 补中益气汤

    《脾胃论》卷中:补中益气汤药方名称补中益气汤处方黄耆甘草(炙)各1.5克人参(去芦)0.9克当归身0.6克(酒焙干或晒干)橘皮(不去白)0.6~0.9克升麻0.6~0.9克柴胡0.6~0.9克白术0.

  • 寸金散

    《普济方》卷一八九引《卫生家宝》:寸金散药方名称寸金散处方石州黄药子半两,土马鬃(墙上有者是)1分,甘草(生)1分。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鼻衄不止。用法用量每服2钱,新汲水调下。未止再服。立止。摘录《

  • 麻黄拭体汤

    药方名称麻黄拭体汤处方麻黄3两(去根节),葛根半两,郁金1两,蛇蜕皮1条,雷丸3两,石膏5两(末)。制法上锉细。功能主治小儿惊痫,连发不醒,体羸反张,不堪服药者。用法用量用水7升,煎取1升,去滓,以软

  • 猫眼草膏

    药方名称猫眼草膏处方鲜猫眼草1斤,大乌豆2升(做腐,用其浆)。制法上药将草入豆腐浆内,煮熟捞出过淋,熬至成膏。再将轻粉3分、冰片2分、麝香5厘细研,入膏内搅匀,用瓶盛之。功能主治颔下疮,即鼠疮。此症多

  • 化痰玉壶圆

    药方名称化痰玉壶圆处方天南星(生)、半夏(生),各一两;天麻半两,头白面三两。炮制上为细末,滴水为圆,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风痰吐逆,头痛目眩,胸膈烦满,饮食不下,及咳嗽痰盛,呕吐涎沫。用法用量每服三

  • 固本化毒汤

    药方名称固本化毒汤处方人参、白术、干姜(炙)、甘草(炙)、官桂、诃子肉(炒)、丁香。功能主治痘养浆之时,因泄泻而致痘色灰白者。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片玉痘疹》卷九

  • 解肌宁嗽丸

    《中国药典》:解肌宁嗽丸药方名称解肌宁嗽丸处方紫苏叶48g前胡80g葛根80g 苦杏仁80g桔梗80g半夏(制)80g陈皮80g浙贝母80g天花粉80g枳壳80g茯苓64g木香24g玄参80g甘草64

  • 双黄连口服液

    药方名称双黄连口服液处方金银花375g黄芩375g连翘750g性状为棕红色的澄清液体;味甜,微苦。炮制以上三味,黄芩切片,加水煎煮三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三次各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并在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