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加减麻黄汤

加减麻黄汤

仁斋直指》卷八:加减麻黄汤

药方名称加减麻黄汤

处方麻黄(去节)30克 辣桂甘草(炙)各15克杏仁50枚(去皮、尖,微炒,别研)陈皮半夏(制)各15克

制法上药细锉,拌和杏仁

功能主治治肺感寒邪咳嗽。

用法用量每服9克,加紫苏3叶、生姜4片,水煎服。

摘录仁斋直指》卷八

《医学探骊集》卷三:加减麻黄汤

药方名称加减麻黄汤

处方麻黄3钱,桂枝2钱,苏叶3钱,黄芩3钱(酒洗),芥穗3钱,滑石4钱,豆豉4钱,木通3钱,甘草1钱。

功能主治伤寒初病,腿膝无力,头痛,发热恶寒,脉象浮洪而紧,亦有不紧者。

用法用量葱头1个为引,水煎服。

各家论述麻黄为发汗之君药;佐以苏叶、芥穗清扬之品,发头部之汗,以桂枝、葱、豉温散之品,发四肢之汗;酒芩能清血中之热;滑石能清六腑之热;木通清心火通小肠,能引热从小便出,较之大黄利大肠,最为柔和;甘草能和中气,则汗出而病愈矣。

摘录《医学探骊集》卷三

医学集成》卷二:加减麻黄汤

药方名称加减麻黄汤

处方麻黄羌活防风紫苏甘草生姜葱白

功能主治感冒无汗。

用法用量血虚,加生地。

摘录医学集成》卷二

《直指》卷八:加减麻黄汤

药方名称加减麻黄汤

处方麻黄(去节)1两,辣桂半两,甘草(炙)半两,杏仁50枚(去皮尖,微炒,别研),陈皮半两,半夏(制)半两。

制法上细锉,拌和杏仁

功能主治肺感寒邪咳嗽。

用法用量每服2钱,加紫苏3叶,生姜4片,水煎服。

摘录《直指》卷八

医学集成》卷三:加减麻黄汤

药方名称加减麻黄汤

处方麻黄桂枝荆芥防风羌活、大力、沙参川芎赤芍桔梗甘草生姜

功能主治麻疹初起,时令大寒。

摘录医学集成》卷三

猜你喜欢

  • 诃子人参汤

    药方名称诃子人参汤别名诃子散处方诃子(煨,去核)、人参、白茯苓、白术、炙甘草、莲肉、升麻、柴胡各等分。功能主治泻痢,产育气虚脱肛,脉濡而弦。用法用量诃子散(《嵩崖尊生》卷十三)。摘录《准绳·类方》:卷

  • 加味猪苓汤

    药方名称加味猪苓汤处方猪苓(去皮)、赤茯苓(去皮)、泽泻、白术、麦门冬(去心)、百药煎、黄连(去须)、大黄(煨)、甘草(炙)各等分。功能主治热痢,血痢。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水煎,温服。血痢,加阿胶、

  • 麻石加味汤

    药方名称麻石加味汤处方麻黄1g,生石膏9g(先煎),杏仁4.5g,甘草1.5g,牛蒡子6g,炙化橘红6g,川贝母3g(以上为3岁小儿用量)。功能主治清热解表,化痰定喘。主小儿细菌性肺炎,高热喘促,咳嗽

  • 盒脾散

    药方名称盒脾散处方炒术、芍药、生地黄、甘草、升麻、荆芥、防风、陈皮、大腹皮、僵蚕、蝉蜕。功能主治痘至8-9日期,修然身中枭痒,此痘证之最急者。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准绳·幼科》卷六

  • 龙芽一醉饮

    药方名称龙芽一醉饮处方龙芽草(5月5日端午采收,阴干)。功能主治疔疮。用法用量将好酒浸,捣取汁。量加乳香、没药、绿豆粉,入汁内同饮,将滓敷疮上。注意此日不许吃一些茶水,只可饮酒,亦不可用水洗面。摘录《

  • 妇科补益丸

    药方名称妇科补益丸别名人参玉液金丹处方人参2两,生地1两2钱,制香附2两6钱,山楂肉8钱4分,黄耆1两3钱,淡黄芩1两5钱,沉香1两6钱,橘红1两6钱,益母草6钱4分,甘草3两2钱,白芍1两6钱,川羌

  • 益阴煎

    药方名称益阴煎处方生地9克知母黄柏各6克龟版(醋炙)12克 缩砂仁甘草(炙)各3克功能主治滋阴凉血。治妇人七七后,月经已停,因阴虚血热又来者。用法用量上锉。水煎服。摘录《医宗金鉴》卷四十四

  • 艾汤

    《外台秘要》卷三引阮河南方:艾汤药方名称艾汤别名葶苈苦酒汤(《类证活人书》卷十六)。处方苦酒(即米醋)300毫升葶苈(熬,杵膏)9克 生艾汁(无生艾,以熟艾,或用艾根捣取汁)100毫升功能主治伤寒七八

  • 如神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如神散药方名称如神散处方川椒(去目及闭口者.微炒出汗用)、露蜂房(微炙)。炮制捣罗为细末。功能主治治风牙、蚰牙,攻疰疼痛,日夜不止,睡卧不安,或牙动摇,连颊浮肿,不

  • 仲景胃灵丸

    药方名称仲景胃灵丸处方肉桂、延胡索、牡蛎、小茴香、砂仁、高良姜、白芍、炙甘草性状为黑褐色的微丸;气芳香,味辛、甘。炮制以上八味,白芍、炙甘草加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成稠膏,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