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加味导痰汤

加味导痰汤

伤寒六书》卷三:加味导痰汤

药方名称加味导痰汤

处方茯苓半夏、南星、枳实黄芩白术陈皮甘草桔梗黄连瓜蒌仁、人参

功能主治湿热痰饮,头痛眩晕,心惕怔忡,昏沉多卧;内伤七情,致痰迷心窍,神不守舍,而憎寒壮热,头痛,昏沉迷闷,上气喘急,日出涎沫,名曰挟痰或吐痰,或气口大滑于人迎,其人喜暗恶明,痰证而致多卧,喜朝里睡。

用法用量水2钟,加生姜3片,大枣2个,水煎服。临服捶法入竹沥、姜汁温服。年力壮盛,先用吐痰法,次服此汤。

摘录伤寒六书》卷三

《济阳纲目》卷四十五:加味导痰汤

药方名称加味导痰汤

处方南星(姜汤泡)2钱,半夏(姜汤泡)2钱,枳实(麸炒)1钱,黄芩1钱,橘红1钱,茯苓1钱,天麻7分,全蝎7分,黄连7分,甘草4分。

制法上锉。

功能主治痰迷心窍,发痫。

用法用量水煎,加竹沥2匙,姜汁半酒盏,食远服。

摘录《济阳纲目》卷四十五

《产科发蒙》卷四:加味导痰汤

药方名称加味导痰汤

处方陈皮枳实半夏茯苓、南星、甘草竹沥、大蛤壳白芥子。

功能主治产后咽喉生疮,舌上有白苔,久不愈,属痰饮者。

用法用量水煎,入竹沥更温服。

摘录《产科发蒙》卷四

《喉科心法》:加味导痰汤

药方名称加味导痰汤

处方陈皮(去白)2钱,茯苓2钱,枳壳(炒)2钱,真胆星2钱,杏仁(去皮尖,炒,研)2钱,桔梗2钱,桑白皮1钱半,法夏4钱,甘草1钱半(或加石膏知母瓜蒌霜老姜汁)。

功能主治咽喉痛失音,起于4-5日,肥人痰多体实者。

摘录《喉科心法》

济阴纲目》卷二:加味导痰汤

药方名称加味导痰汤

处方半夏陈皮、白茯苓甘草枳实黄连川芎

功能主治躯脂经闭。

用法用量生姜,水煎服。

各家论述《医略六书》:躯脂壅遏,阻塞胞门,气上迫肺,故心气不得下通,而月事不来焉。枳、连、芎、半导痰清火,力能入血海以化滞通经;陈、草、姜、苓和中化气,功专入气海以浃壅通闭也。水煎温服,使躯脂默运,则气不上迫而心气无不下通,经血自当顺流而下,何月事之不来足患哉。

摘录济阴纲目》卷二

《医方类聚》卷一○四引《经验秘方》:加味导痰汤

药方名称加味导痰汤

处方天南星(姜汁浸3日,锉,晒干)1两,大半夏(生用)1两,枳实(麸炒,去瓤)半两,桔粳半两,赤茯苓半两,沉香半两,木香半两,陈皮半两。

功能主治反胃呕吐。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5钱,水1盏半,生姜自然汁1呷,同煎至6分,去滓,澄清汁服。此药煎时不要搅动,须文武火煎。服此药后,却服生料治中汤加沉香,更入生姜煎,滤取澄清,水中浸冷服。

摘录《医方类聚》卷一○四引《经验秘方》

猜你喜欢

  • 泽泻汤

    《金匮要略》卷中:泽泻汤药方名称泽泻汤处方泽泻15克白术6克功能主治治水停心下,清阳不升,浊阴上犯,头目昏眩。现用于耳源性眩晕。用法用量上药二味,以水300毫升,煮取150毫升,分温再服。摘录《金匮要

  • 常山石膏汤

    药方名称常山石膏汤处方常山1两,鳖甲(去裙襕,醋炙)1两,犀角屑1两,蜀漆1两,甘草(炙)1分,乌梅(去核)1分,山栀子仁半两,石膏1两半。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伤寒后心疟,令人烦热不止,饮水多,常渴

  • 加味樗皮丸

    药方名称加味樗皮丸处方芍药、良姜、黄柏炭、樗皮炭、归身、川芎、肉桂。制法面糊为丸。功能主治行经之时,风入胞中,寒凝浊瘀,赤白带下。用法用量口服。摘录《顾氏医径》卷四

  • 鳖甲猪肚丸

    《育婴秘诀》卷四:鳖甲猪肚丸药方名称鳖甲猪肚丸处方北柴胡1两,黄连7钱,枳实1两半,木香1两半,青皮1两半,九肋鳖甲(醋炙)1两,大虾蟆(干者)1个(炙焦),青藁(干者)7钱。制法上为末。用豮猪肚1个

  • 黄柏膏

    《圣济总录》卷一○四:黄柏膏药方名称黄柏膏别名黄金膏处方黄柏1两(去粗皮,为末),蛇蜕(微炒,细研为末)1两。制法上用醋浆水3盏,于铜器内煎1盏,稀稠似乳,绵滤待冷,瓷盒盛。功能主治眼暴赤涩痛。眼翳。

  • 解围煎

    药方名称解围煎处方桂枝(中),薄荷(中),橘皮(中),芍药(大),罂粟壳(大),小茴香小。功能主治腹痛或眼目疼痛及浮肿者。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眼科锦囊》卷四

  • 益血润肠丸

    药方名称益血润肠丸处方热地黄180克杏仁(炒,去皮、尖)麻仁各90克(以上三味俱杵膏)枳壳(麸炒)橘红各75克阿胶(炒)肉苁蓉各45克 苏子荆芥各30克当归90克制法上药研末,以前三味膏同杵千余下,仍

  • 乐令黄耆汤

    《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九:乐令黄耆汤药方名称乐令黄耆汤别名乐令建中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五)。处方黄耆人参橘皮当归桂心细辛前胡芍药甘草茯苓麦门冬各3克生姜15克半夏7.5克大枣20枚制法上药哎咀。功

  • 化肉膏

    药方名称化肉膏处方桑枝灰5升,麻梗灰5升,石灰5升(未发者)。制法共合一处备用,另以威灵仙1两,川乌4两,草乌1两,野芋头1两,生半夏1两,巴豆5钱,共为咀片,煎成浓汁,将前灰放在竹箕内(先用稻草垫底

  • 芒消丸

    《医心方》卷二十引《承祖方》:芒消丸药方名称芒消丸处方芒消3两,大黄3两,杏仁3两。制法上各别捣治,先末大黄,芒消下从后,捣杏仁子令如膏,乃合三物,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积热呕吐。用法用量每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