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参苓丸

参苓丸

普济方》卷三十三引《经验良方》:参苓丸

药方名称参苓丸

处方藕节菱角肉各30克人参茯苓各15克石莲肉30克

制法上药为末,用黄酒煮糊为丸,如梧桐子大。煅土朱为衣。

功能主治主泄精无常。

用法用量每服30丸,温酒送下。

摘录普济方》卷三十三引《经验良方》

圣济总录》卷四十七:参苓丸

药方名称参苓丸

别名参蒲丸

处方人参1两,赤茯苓(去黑皮)1两,菖蒲1两,远志(去心)1两,地骨皮1两,牛膝(酒浸,切、焙)1两。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食亦。胃中热结,消谷善食,不生肌肉。肉极,身上淫淫如鼠走,体上干黑。

用法用量参蒲丸(《医学纲目》卷二十一)。

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七

圣济总录》卷六十二:参苓丸

药方名称参苓丸

处方人参1两,赤茯苓(去黑皮)1两,干姜(炮)1两,桂(去粗皮)1两,甘草(炙)1两,细辛(去苗叶)1两,芍药1两,枳壳(去瓤,麸炒)1两,诃黎勒皮(炒)1两半,槟榔(锉)1两半。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膈气呕逆,不下饮食;或优恚气结,不得宣通。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空心温酒送下。如觉有物在喉中,即丸3-5丸,如弹子大,每次1丸,含化咽津。

摘录圣济总录》卷六十二

圣济总录》卷六十三:参苓丸

药方名称参苓丸

处方人参3分,天南星(炮)3分,赤茯苓(去黑皮)3分,半夏1两,生姜1两,晋矾1两。

制法上6味,先取天南星半夏于砂盆内擦洗令净,用生姜同捣烂,拍作饼子,慢火炙令黄,同余3味,捣罗为末,薄荷汁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支饮不消,胸膈满闷。

用法用量每服20丸,食后生姜蜜汤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六十三

圣济总录》卷七十二:参苓丸

药方名称参苓丸

处方人参1两1分,赤茯苓(去黑皮)1两1分,细辛(去苗土)1两1分,枳壳(去瓤麸炒)1两1分,熟干地黄(焙)1两1分,当归(切,焙)1两1分,麦门冬(去心,焙)1两1分,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1分,干姜(炮)1两1分,大黄(锉,炒)1两1分,厚朴(去粗皮,涂生姜汁炙)1两1分,桂(去粗皮)1两1分,甘草(炙,锉)1两1分,乌头(炮裂,去皮脐)1两,桔梗(炒)1两,紫菀(去苗土)1两,蜀椒(去目共闭口,炒出汗)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积聚胀闷,减食黄瘦。

用法用量每服7丸,空心温酒送下,1日3次。渐加至10丸,以知为度。

摘录圣济总录》卷七十二

猜你喜欢

  • 金凤丹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金凤丹药方名称金凤丹处方五灵脂(三两)天麻(酒浸一宿.焙.三两) 乌头(炮裂.去皮脐.二两)枫香脂(研.二两)乳香(研.一分)地龙(去土.炒.二两半)没药(研.半两)

  • 紫苏饮

    《外台秘要》卷九引《延年方》:紫苏饮药方名称紫苏饮处方紫苏贝母各6克紫菀3克麦门冬3克(去心)大枣5枚(擘)葶苈子3克(熬令黄,别捣)甘草3克(炙)制法上七味,切。功能主治治咳嗽短气,唾涕稠厚,烦发无

  • 解疫汤

    药方名称解疫汤处方苍术1两,防风1钱,白术1钱,白芍1钱,羌活1钱。功能主治疫痢。摘录《嵩崖尊生》卷九

  • 肾气丸

    药方名称肾气丸别名八味肾气丸(《金匮要略》卷上)、崔氏八味丸(《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篇》附方)、《金匮》肾气丸(《内科摘要》卷下)、桂附八味丸(《医方集解))、桂附地黄丸(《医宗金鉴》卷四十三)。处方干

  • 加味荆防败毒散

    《治疔汇要》卷下:加味荆防败毒散药方名称加味荆防败毒散处方荆芥、防风、牛蒡子、连翘、胆星、独活、前胡、枳壳、苏子、瓜蒌、杏仁、生地、黄芩、黄柏、黑山栀、元参、灯心20茎(需原枝)。功能主治一切喉证,脉

  • 缓息汤

    《小儿卫生总微论》卷十四:缓息汤药方名称缓息汤处方桑白皮45克 白茯苓15克 白僵蚕15克(炒,去丝)甘草7.5克(炙)杏仁15克(去皮、尖,研,后入)人参(去芦)7.5克桔梗(去芦)15克白术15克

  • 大青龙加味汤

    药方名称大青龙加味汤处方石膏6钱,麻黄8分,桂枝4分,杏仁(去皮尖)3钱,甘草5分,葛根1钱5分。功能主治瘅疟。摘录《医中一得》

  • 菊精丸

    药方名称菊精丸别名菊青丸处方巴戟(水浸,去心)1两,肉苁蓉2两(酒浸1宿,切,焙),五味子3两,枸杞子(拣净)4两,甘菊花5两。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久服能夜看细书。主眼目昏暗,

  • 生脉饮

    药方名称生脉饮处方人参100g麦冬200g五味子100g性状本品为黄棕色至淡红棕色的澄清液体,久置可有微量混浊;气香,味酸甜、微苦。炮制上三味,粉碎成粗粉,照流浸膏剂与浸膏剂项下的渗漉法(附录ⅠO),

  • 理中圆

    药方名称理中圆处方白术、干姜(炮)、人参、甘草,各二十两。炮制上为末,炼蜜为圆,每一两作一十圆。功能主治理中焦不和,脾胃宿冷,心下虚痞,腹中疼痛,胸胁逆满,噎塞不通,呕吐冷痰,饮食不下,噫醋吞酸,口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