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姜橘丸

姜橘丸

《百一》卷八:姜橘丸

药方名称姜橘丸

处方生姜1斤(去皮,切作片子,青盐1两淹1宿,焙干),甘草1两半(炙),陈皮1两半(去白),青皮(去瓤)3分,缩砂仁3分,木香3分,蓬莪术1两(醋浸1宿)。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樱桃大。

功能主治中酒恶心,心脾痛,吐逆。

用法用量每服1丸,细嚼盐汤送下,不拘时候;或空心含化亦可。

摘录《百一》卷八

《百一》卷二:姜橘丸

药方名称姜橘丸

处方生姜(洗净,不去皮,切作片子,焙干)1斤,陈皮(去白)1斤,神曲2两(炒)。

制法上为细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脾胃不和。

用法用量每服30-50丸,姜汤熟水任下,不拘时候。

摘录《百一》卷二

《卫生总微》卷十三:姜橘丸

药方名称姜橘丸

处方橘皮生姜末。

制法以好陈橘皮不拘多少,极陈者尤妙,洗净去白,焙干,为细末,每5两入生姜末3两和匀,炼蜜为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乳哺失宜,脾胃不和。

用法用量每服30-40丸,米饮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卫生总微》卷十三

猜你喜欢

  • 解毒济阴汤

    药方名称解毒济阴汤处方连翘1钱,山栀(炒)1钱,黄芩(炒)1钱,黄连(炒)1钱,赤芍药1钱5分,金银花2钱,甘草1两。功能主治疮疽臖肿作痛。用法用量每服2-3钱,水煎服。外敷抑阳散。大便秘结者,量加炒

  • 荆防排毒汤加减

    药方名称荆防排毒汤加减处方荆芥10克,防风10克,桑叶9克,豆豉12克,羌独活各10克,前胡6克,陈皮6克,薄荷6克(后下),鲜姜2片,杏仁10克,苏叶9克,焦枳壳6克。功能主治辛温解表。主外感风寒。

  • 楝根皮丸

    药方名称楝根皮丸处方东引苦楝根白皮1两(锉),狼牙1两,白矾灰1两,猪胆3枚(取汁,用酒3合相和,重汤煮如膏)。制法上为末,用猪胆膏和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伤寒(匿虫)蚀下部,腹中(疒丂)痛。用法用

  • 安胎养血益母丸

    药方名称安胎养血益母丸处方益母草1斤(阴干,取净末8两),当归身2两,川芎1两5钱,生地1两5钱,白芍1两5钱,壳砂1两5钱,白术(炒)1两,条芩1两5钱(酒炒),人参(去芦)8钱,阿胶(炒珠)1两。

  • 葱涕丸

    药方名称葱涕丸处方葱涕半合,木通半两(锉),细辛半两,桂心半两,菖蒲3分,附子半两(去皮脐,生用),当归半两,甘草1分(生用),独活1两,白矾1两(烧灰)。制法上为末,以鹅脂并葱涕为丸,如枣核大。功能

  • 失血奇效丸

    药方名称失血奇效丸处方生地36克 茅根60克 侧柏60克山药30克薄荷30克茜草30克 大小蓟各30克蒲黄30克栀子30克黄芩30克(以上均炒炭存性)花蕊石30克 元参(去芦)60克 古墨60克三七6

  • 补肺散

    《普济方》卷二八六引《永类钤方》:补肺散药方名称补肺散处方人参、北五味、黄耆。功能主治肺痈。用法用量上用羊肺、猪肺,瓦器煮,蘸好钟乳粉食。摘录《普济方》卷二八六引《永类钤方》《普济方》卷一八八引《卫生

  • 灰糖水

    药方名称灰糖水处方古石灰(老塔庙古城墙取)3钱。功能主治干霍乱。用法用量入冷水搅浑,澄清去滓,调入砂糖2钱服。摘录《仙拈集》卷一

  • 白术消肿散

    药方名称白术消肿散处方白术3两(炒黑),枳实1两半(炒黑)。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产后浮肿,脉弦滞涩者。用法用量每服3钱,紫苏汤下。各家论述产后气食伤脾,脾气不化,清阳不能上奉,而风邪乘之,故遍身浮肿,

  • 浚牛膏

    药方名称浚牛膏处方大田螺。制法用葱、盐,加少许麝香,捣烂为膏。功能主治儿辈小腹硬胀刺痛,小便赤涩难通,欲尿则啼,不尿则痛,未愈而痘随发。用法用量热烘细绢摊,贴小腹,用手摩之。摘录《准绳·幼科》卷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