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川大黄丸

川大黄丸

《圣惠》卷二十七:川大黄丸

药方名称川大黄丸

处方大黄(锉,微炒)3分,黄芩3分,黄连(去须)3分,当归3分,赤茯苓3分,黄耆(锉)3分,生干地黄3分,赤芍药3分,柴胡(去苗)3分,栀子仁半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虚劳骨热,心神烦躁,大小便难,四肢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20丸,以温水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二十七

《圣惠》卷五十四:川大黄丸

药方名称川大黄丸

处方大黄1分(锉碎,微炒),川朴消1分,大戟1分(锉碎,微炒),甘遂1分(煨令微黄),芫花1分(醋拌,炒令干),椒目1分(微炒去汗),甜葶苈1分(隔纸炒令紫色)。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十种水气。面目四肢肿满,心腹虚胀,三焦壅滞,坐卧喘急。

用法用量每服10丸,空心以粥饮送下。当得快利;如未利,晚食前再服。

摘录《圣惠》卷五十四

猜你喜欢

  • 防己黄耆汤

    《金匮要略》卷上:防己黄耆汤药方名称防己黄耆汤别名汉防己汤(《类证活人书》卷十七)、黄耆防己汤(《杂病源流犀烛)卷五)。处方防己30克甘草15克(炒)白术22.5克黄耆37.5克(去芦)制法上药锉碎。

  • 常山石膏汤

    药方名称常山石膏汤处方常山1两,鳖甲(去裙襕,醋炙)1两,犀角屑1两,蜀漆1两,甘草(炙)1分,乌梅(去核)1分,山栀子仁半两,石膏1两半。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伤寒后心疟,令人烦热不止,饮水多,常渴

  • 冰柏丸

    药方名称冰柏丸处方硼砂(研)、黄柏(晒干)、薄荷叶各等分。制法上为末,生蜜为丸,如龙眼大。功能主治口疮、舌疮。用法用量每服1丸,津液噙化。疮甚者,加脑子(研)。摘录《医方大成》卷八引《澹寮方》

  • 增损乐令汤

    药方名称增损乐令汤处方黄耆人参橘皮当归桂心细辛前胡甘草(炙)茯苓麦门冬(去心)芍药各60克附子(炮,去皮、脐)熟地黄各30克半夏(汤洗)75克远志23克(去心)制法上药锉散。功能主治治诸虚不足,小腹急

  • 小菟丝子圆

    药方名称小菟丝子圆处方石莲肉二两,菟丝子(酒浸.研)五两,白茯苓(焙)一两,山药二两(内七钱半打糊)。炮制上为细末,用山药糊搜和为圆,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肾气虚损,五劳七伤,少腹拘急,四肢酸疼,面色

  • 黑布化毒散膏

    药方名称黑布化毒散膏处方黑布药膏、化毒散软膏各等分。功能主治清热聚毒,化腐提脓。主疖痈初起,多发性毛囊炎,或已溃脓肿,周围皮肤浸润明显者。用法用量上混合均匀,外敷患处。注意凡疮面渗出液较多者慎用。摘录

  • 麻黄夺命汤

    药方名称麻黄夺命汤处方麻黄(去节)1两,杏仁(去皮尖)6钱,前胡8钱,荆芥穗6钱,穿山甲(炙黄,研末)6钱。功能主治闷疹,皮里隐。用法用量大人作2帖,中人作3帖,小人作4帖。水煎,温服。取汗。摘录《治

  • 楮叶汤

    《圣惠》卷九十三:楮叶汤药方名称楮叶汤处方楮树叶20片(微炙),木瓜半两(切),人参1分(去芦头)。功能主治小儿痢渴不止,或时呕逆,不下食。用法用量上以浆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量儿大小分减,细细温

  • 白玉神膏

    药方名称白玉神膏处方芦甘石4两(先以黄芩、黄连、黄柏,用童便煮汁候冷,方将甘石倾银罐内煅红,淬入童便汁内许久,再研细,水飞),龙骨1两5钱(煅透,水飞),真乳香1两5钱,真没药1两5钱,轻粉1两,血竭

  • 回阳正气饮

    药方名称回阳正气饮处方人参1钱,附子1钱,生耆3钱,生白术2钱,当归2钱,枣仁2钱,炙甘草5分,麻黄根2钱(醋炒)。功能主治回阳止汗固脱。主过汗误汗,阳虚自汗,脉沉细者。摘录《重订通俗伤寒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