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拔疔膏

拔疔膏

《青囊秘传》:拔疔膏

药方名称拔疔膏

处方银朱荔枝肉、蜗牛、鲜虾肉。

制法同捣为膏。

功能主治疔疮。

用法用量贴之。

摘录《青囊秘传》

《经目屡验良方》:拔疔膏

药方名称拔疔膏

处方菊花1钱5分,山慈姑1钱5分,升麻(瓦炙)1钱5分,血竭1钱5分,天花粉1钱,七叶1枝花,紫花地丁3钱,木耳3钱,皂角刺(各瓦炙)3钱,朱砂(水飞,净)3钱,川贝母(去心)3钱,知母(瓦炙,或用黄酒煮透,焙干亦可)3钱,蟾酥3钱(酒化,不见火),生甘草5分,麝香5分,蓖麻子肉1两(去壳衣,捣烂用)。

制法上药除麝香蟾酥血竭蓖麻子肉、朱砂、生甘草6味,余概用瓦炙存性,同前药为极细末,同蓖麻肉捣烂成膏。如干,加山东胭脂,如无,麻油亦可。

功能主治疔疮。

用法用量用时先将银针刺破疔根,入此膏少许,掩以膏药1对。周时疔自拔出矣。

摘录《经目屡验良方》

《梅氏验方新编》七集:拔疔膏

药方名称拔疔膏

处方去油乳香2钱,去油没药2钱,血竭2钱,人言2钱,儿茶2钱,飞净青黛2钱,蟾酥2钱,象皮(焙燥)2钱,麝香6分,冰片4分。

制法上为极细末,用枣肉以石锤打极匀为丸,如芡实大,飞净朱砂为衣。

功能主治一切红丝、蛇头疔,及诸疽毒。

用法用量用1丸,加蜜少许调匀,涂于疔顶,以膏盖之,1宿即消;如毒甚,明日再涂1次。

摘录《梅氏验方新编》七集

猜你喜欢

  • 灵通万应丹

    药方名称灵通万应丹别名平安如意丹、灵宝如意丹处方真蟾酥(舐之舌即麻者真)2两,茅术(小而有朱点者,米泔浸,炒焦黄)3两,明天麻(蒸、晒)3两6钱,麻黄(去根节、晒)3两6钱,明雄黄(水飞)3两6钱,朱

  • 艾叶饮

    《圣济总录》卷一五七:艾叶饮药方名称艾叶饮处方艾叶、当归(切,焙)、人参、生干地黄(焙)、地榆、干姜(炮)、阿胶(炙令燥)各等分。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半产后,恶露不断,心闷气短。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

  • 小朱砂丸

    药方名称小朱砂丸处方朱砂30克胆星人参茯苓真珠半夏(姜制)各15克 脑 麝少许制法上药研末,蒸饼为丸,如黍米大。功能主治化痰安神。治小儿睡眠多惊。用法用量每服4-5丸,不拘时用金、银煎汤送下。摘录《幼

  • 二宝散

    药方名称二宝散处方犀角、玳瑁。功能主治痘紫色,发热鼻衄,小便如血,口渴,乱语,痘顶色白,肉红肿而痘反不肿,或黑陷不起。用法用量《张氏医通》本方用生玳瑁、犀角各等分,为散。入猪心血少许,紫草汤调服。摘录

  • 润肺1号

    药方名称润肺1号处方南沙参10克,麦冬15克,桔梗10克,炙紫苑10克,款冬花10克,生甘草6克,光杏仁10克,枇杷叶10克,炙百部10克。功能主治养肺阴,顺肺气,清虚火。主肺阴不足,虚火上炎。用法用

  • 浆水葱白粥

    《太平圣惠方》卷九十七:浆水葱白粥药方名称浆水葱白粥处方粟米60克葱白30茎(去须)功能主治治小儿小便不通,肚痛。用法用量上药以浆水煮粟米作稀粥,临熟,入葱白,搅令匀,温服之。摘录《太平圣惠方》卷九十

  • 冬地三黄汤

    药方名称冬地三黄汤处方麦冬24克黄连3克 苇根汁100毫升(冲)元参12克黄柏3克 银花露100毫升(冲)细生地12克黄芩3克 生甘草9克功能主治养阴生津,清热泻火。主阳明温病,邪热伤阴,无汗,小便不

  • 脂溢洗方

    药方名称脂溢洗方处方苍耳子王不留行各30克苦参15克 明矾9克功能主治收敛止痒。治头皮脂溢性皮炎。用法用量洗前剪短头发,每次用药一付,煎水半盆,用小毛巾沽水,反复洗头皮,每次洗一刻钟,一天用原水洗二次

  • 清金化癣汤

    药方名称清金化癣汤处方润玄参剖麦冬白苏子 东白薇生甘草炙紫菀牛蒡子白芥子 蒸百部功能主治滋阴清热,化痰利咽。治虚火上炎,咽喉燥痒,微痛,红丝点粒缠绕,久则失音。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喉科家训》卷二

  • 地肤煎

    药方名称地肤煎处方落帚子。功能主治雷头风肿,不省人事。用法用量同生姜研烂,热酒冲服,取汗即愈。摘录方出《本草纲目》卷十六引《圣济总录》,名见《仙拈集》卷二